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西游际 > 174复仇之火

174复仇之火

    花果山顶上,狂风吹落叶,沙雪自斑斓,蛟魔王紧赶慢赶,山顶上的这颗兵解石,还是不见了,原因不明,下落不明,一阵无名火起……苍天不爱大地不亲,爷爷不疼爹娘不管。

    抵不住的命运会输给时间,

    抵不住的月影会输给明天,

    抵不住的伤悲总是会怀念,

    抵不住的情深总是会触碰心田。

    落日映霞余晖掩颜,

    秋波漪水泪目不眠,

    何如人生恰只初见,

    冷了谁心、顾影怜。

    蛟魔王心中唏嘘嘴上呜咽,眼含泪光一片混乱,如此再三,本就内伤不治,又怎么承受得多少。好倒是冬日里一场大雪,水元充足,堪堪吊住了蛟魔王的性命,可如此,哀莫大于心死,早晚还不是要蒙十殿阎罗召唤。

    开天后四万七千零三十年,六百四十三年,宝象国的中央逐渐集权,这可是普贤菩萨座下的六牙白象下大力气建立的一国。身为大行菩萨,自然以身作则,还没怎么修行大乘佛法,就已然开始了收集人口。

    可现在,这一国之权力,收归了国王,自然是那三公主一力主张,费尽心思。可这么一来,宝象国虽然还叫宝象国,文化与祭祀什么的,全然变了。

    这文殊普贤,甚至观音都是小乘佛法修习上位的,本就对于人多势大不怎么感冒,但是如来得了大势,那就不得不学一学人家念经。就这,做一做样子也就行了,怎么也不会和天庭争。

    普贤的层次自然不及观音多也,可毕竟学了大乘佛法,只等精进。但是那普贤坐下的黄牙老象就不行了,修行的层次还不到位,却立转大乘佛法修行,普贤都还不到位,我老象需要的东西不是更多么,特别是断了祭祀,这事儿不是断我根基么?

    对于人来讲,修行是理性的,是自主的,可是对于妖来讲,更进一步是本能,短了修行,不就是短了寿筵么?六牙白象作为普贤菩萨愿行的象征,出了这等变故,等闲制之不得。

    妖怪,也就是化形时保留了更多原形的人形生物,对人做事那是非常情绪化的,如此“小事”,让这六牙白象的脑中不甚清明。这不,二月二十一,那普贤正在参大乘佛法,峨眉山金顶上闭关练就十方十面金身,这黄牙老象乘着其生日也不能出的机会,私逃下界。

    突然,那蛟魔王却是脑中清明,冷静了下来。原来,这六牙白象是普贤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他下凡,引动的就是愿行,而蛟魔王踱步在这三尺之地数月,就是想要知道谁干的。也不知若是他早知道这兵解石并非是毁坏消失,愿望会否是找到那猕猴王呢?

    那白象带来的愿行,让蛟魔王顿时清醒,变了只猴子,花果山上一打听,顿时黑化恶三分。五百年前就是你孙猴子惹祸,今日怎么还是你,这就可以说是旧恨未消,新仇又起。

    但是恼火的地方却在于,蛟魔王一伤再伤,那功力是十停去了七停,哪怕是黑化再恶三分,这也没有了与那孙猴子一争的资格。作为一个有脑子的魔王,知己知彼,全然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一再思考后,直往西赶去。

    蛟魔王要去的地方,自然是当初金角大王所说的平顶山了。既然靠自己俨然报不了仇,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只是自我安慰,更何况这孙猴子只要挨过取经之际,那硕大的靠山,也不是蛟魔王说破就能破的。

    也就是说,这一段时间不宜动手的蛟魔王,唯一可供选择的方式,那就是假手于人了。而这金角大王,正是一个非常好的利用对象。

    首先,这人对于取经团是不友好的,这从他对付唐三藏的手段就可以知道。其次,此人心智异常,算计无双,阴设阳谋,根本无从破解。最后,这人的背景似乎很是深厚,该不存在怕事的可能,也不存在后患。

    阳春三月,蛟魔王没下扬州,却是恐行迟,颤颤巍巍终于是来到了平顶山。不过,这莲花洞却要怎么进去呢?没错,蛟魔王也算得上是那金角大王的“盟友”,但那是建立在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的情况下。

    但是现在的蛟魔王,重伤摇摇,欲坠欲死,以妖的丛林习性,很可能是没有可以利用的地方,那你还不如去死。是以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进去找人,那是不可能的,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

    如此,那蛟魔王却在周遭转玩了起来,湾环深涧下,只听得唿喇喇戏水蟒翻身,这才传话进那莲花洞内:“旧友相逢,金角大王可否来深涧下一见!”

    刚好,那莲花洞本是两位洞主,今日却逢那银角大王巡山去了。那金角大王闻此音岚,也不怕事儿,操起玉净瓶,背上芭蕉扇,手提七星剑,慨然赴约。

    接天崖边,金角大王只一眼,就看到了蛟魔王,但是这姿态却少了三分自信,多了一丝苍白。双手横抱,白雾连天,山高云低,打着斜眼。金角大王不知其怎么回事儿,但是蛟魔王心里边清楚,自己伤重,随时准备跑路,脚下就是渊流,心中充满忐忑。

    金角大王相及尚远,却见那蛟魔王伸手一扔,远处飞来一卷轴,只见他虚张着手一捞,停下了自己的云。远远打量,方才开口道:“蛟兄远来,怎么也不进鄙洞休息休息?”金角大王虽不走进,却也有一二猜测。

    蛟魔王眼见人家有所猜测,却道:“多坐无益,终不能,帮我杀了那孙猴子吧?”这话,一般要达到自己目的的人绝不会这么说。但是,蛟魔王没有其他可以给对方带来利益的东西,也没有可以说服对方的手段。

    虽说金角大王肯定对取经团有想法,但是这想法是什么,终究不好说。在这种别人强势自己弱鸡的情况下,又什么手段都不好使,蛟魔王也只有赌了,实话实说,以真心换人情。

    可蛟魔王除了给出一份儿取经团画像外,还能有什么呢?并且,那金角大王展开一看,那上面除开唐三藏,也就只有孙猴子的样貌。疑惑中金角大王问道:“怎么只有两人,你不是和那孙猴子交上手了吧?这家伙杀是杀不得滴,弄不死也没什么意义……”

    此话一出,蛟魔王动了心思,杀不得,不是杀不了:“杀不得?那要是一个不小心,失手杀了呢?”眼看这金角大王对那孙猴子也不感冒,蛟魔王也只能撺掇撺掇,没其他的路可走啊。

    金角大王摸了摸额头,当然,头上并非有什么金角:“倒是可以设计设计,至于成与不成,我可没什么把握。”

    那蛟魔王是极其高兴,当全世界都抛弃了你,突然有个人向你伸出了手,哪怕是地狱呢,自己也要去闯上一闯。不过,人家金角大王为什么会对那孙猴子不感冒,又是为什么杀不得,既然如此,又为何要在此地拦截取经团,放些假消息呢?

    蛟魔王不会问,也不想知道,乃双手抱拳:“大恩不言谢,不管最后如何,恩情我记下了,若是有机会的话,定当以身报之。”说完跳河而遁走。

    金角大王看着蛟魔王遁走,自言自语道:“不会被那孙猴子给打伤了吧,不应该啊!”看来,这金角大王是个知悉那猴头的,怎么回事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