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西游际 > 187这一次,银角输了

187这一次,银角输了

    那孙猴子怎么可能知道这些隐秘?接过口来就问那银角大王一句道:“你那葫芦是哪里来的?”

    孙猴子不学无术,自然不知道,但是银角是老君童儿,科班儿出生,哪儿能不知道这啊。于是将根本从头说出道:“我这葫芦是混沌初分,天开地辟,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补到乾宫夬地,见一座昆仑山脚下,有一缕仙藤,上结着这个紫金红葫芦,却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

    这话的信息量其实很大,但是现在的孙猴子,那是只有大智慧,少了小聪明,敌人的话能相信么?但是银角这话的第一目的其实是试探,说得都是实话,两人拿着差不多的葫芦,可别大水冲了龙王庙。

    混沌初分,天开地辟,这是一元之始,可这种时候,已然有人了,有却不仅仅只有太上老祖。太上老祖者,就是三清中的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何也,天地就是他用手段开的,道法也大多由他亲自教授,是以当时就认作太上道祖。

    自此后,随着这一方天地的成长,慢慢的人多了。可当时传承的法术,多是大罗仙法,一个不小心就天崩地裂,反而让这太上老祖不得不解化女娲之名,炼石补天,普救阎浮世界。也就是此后,天庭成立,三界有了管束,仙法也不再轻传。

    天庭成立以后,却不能让三界之外的人专管,因此天庭三十三天,大多是后天之仙人,毕竟后天之仙才属于三界之内的人。这时的太上老祖早已收集不少宝贝,身份超然,被尊为道德天尊。

    直至“老子”降世,圣人临凡,再次飞升的道德天尊,自号为太上老君,“老君”者,这意思其实是自己也算是半个三界之内的人了。

    也就是说,尽管那“太上道祖”补天也要解化女娲之名,“道德天尊”也不该插手三界,但是这太上老君却可以对人对事上下其手。

    想当时大“闹”天宫,太上老君见玉帝之时,玉帝之下包括观音和四大天师,都呼其为道祖。此乃是高高架起,不让他随意动唤之策。唯有玉帝了解了情况以后,脱口呼为老君,正好让太上老君使了手段,没打死那孙猴子。

    是以,那老君留下到如今的紫金红葫芦,也正和金刚镯一般,乃是“太上老君”之物,后天形成,正合可用。而银角的意思则是,对战的两人,是不是也是“一缕仙藤”上的。

    银角这话也没有错,要知道老君装丹的葫芦可不止一个,至少也是五个。但是这下凡的童儿记得,那偷吃了五葫芦丹丸的孙猴子却不记得了,莫名其妙来了句:“自清浊初开,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太上道祖解化女娲,补完天缺,行至昆仑山下,有根仙藤,藤结有两个葫芦。我得一个是雄的,你那个却是雌的。”

    且不说那葫芦的数量不对,就雌雄这事儿,也是随口打洼洼,哪里对的上那银角的暗探。既然不是六个七个什么的葫芦,到最后自然还是要一决高下,是以,那银角立马高叫道:“莫说雌雄,但只装得人的,就是好宝贝。”

    那孙猴子却明知道银角大王手里拿着的是个假货,偏学了一番“君子”道:“你也说得是,我就让你先装。”这结果,可不是预先就能料得到的么!

    问题是,银角不知道那孙猴子倒换之事,更不知金角大王却是故意为之,心里甚喜,急纵身跳将起去,到空中执着葫芦,叫一声“行者孙。”那孙猴子底气十足,听得了,却就不歇气连应了八九声,只是不能装去。

    银角大王坠将下来,跌脚捶胸道:“天那!只说世情不改变哩!这样个宝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心里面却在暗想着自家主公是不是投敌了,太上老君那五个葫芦有一模一样儿的么?

    没有,这葫芦要是一模一样儿的,那这练出来的丹药又该怎么认呢?

    既如此,那“孙猴子”手里的葫芦不定然是自己手里的哪一个么,自家手中的葫芦不就定然是个假货了么。但是这葫芦刚刚才装了所谓的“者行孙”,现在却在已然这所谓的“行者孙”手里,即要掉包,就该发生在吃酒之时,吃酒之时,唯有倚海龙在身边……

    银角把这前前后后立想了个遍,即意识到了不对,那倚海龙去找自家干娘,干娘死了,倚海龙断没有活着的可能。这么一想,天哪,竟是自家哥哥把自己给卖了,你道那金角为何非要双手给自己递个盅儿,哪里是敬酒,分明是资敌啊。

    如此一看,这“者行孙”哪里是没装上,哪里是装的假身,分明就是孙猴子真身。但是自家哥哥却并非是要杀他,而是要放他,难怪说什么“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看”。“唉!”

    这一叹,却直接把自己给装进了那孙猴子手里的葫芦内。

    咿,这葫芦本是那银角大王拿了不少时候,没道理连孙猴子都懂得不应该答应,怎么反而是这熟悉许多的银角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原来,正是这银角大王心灰意冷之时,哀叹自己当时捉住“者行孙”,却没能懂得自家哥哥让“不要动,只等摇得响再揭帖儿”,反而曲解了兄长的意思。那孙猴子却急纵筋斗,跳起去,将葫芦底儿朝天,口儿朝地,照定妖魔,叫了声“银角大王”。

    就这么应了一声,却被倏的装在里面,被那猴头赶忙贴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

    那猴头是心里高兴至极,三番两次被人捉弄,一朝解气定要弄死。恰好,那山上都是些洼踏不平之路,孙猴子又是个圈盘腿,拐呀拐的走着,摇的那葫芦里悉悉索索,响声不绝。

    你道他怎么便有响声?原来那孙猴子是熬炼过的金刚不坏之身,这葫芦又是个物理攻击的葫芦儿,急切间化他不得。可银角本是转了鬼王之体,现在修了个妖身,也能腾云驾雾,却不过是些法术。到现在也是凡胎未脱,到这宝贝里,哪儿能顶得住呢。

    可那孙猴子果然是精明一时,却还不当他就化了,笑道:“我儿子啊,不知是撒尿耶,不知是漱口哩,这是老孙干过的买卖。不等到七八日,化成稀汁,我也不揭盖来看。忙怎的?有甚要紧?想着我出来的容易,就该千年不看才好!”

    这倒好,想当时那银角大王装了“者行孙”,也是只顾吃酒,何曾想过要揭开盖儿看上一看。就是这猴头两番大叫,可不论是“孤拐都化了”,还是“腰截骨都化了”,银角都没理会。要不是金角非让“揭起帖儿看看”,孙猴子可不死在银角手里了么。

    现在倒好,银角大王被自家宝贝给装了进去,装得如此儿戏,正真好似那太上老君不知道八卦炉中的巽位有风无火,坎位有水更凉一般。

    孙猴子自然是管他三七二十一,能弄死一个算一个,拿起葫芦儿得响,就开始不住的摇晃发课。可吓坏了洞内小妖,赶忙报于金角得知道:“大王,祸事了!行者孙把二大王爷爷装在葫芦里发课哩!”

    那金角闻得此言,唬得魂飞魄散,骨软筋麻:怎么自己把自家兄弟给害死了?

    真死了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