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西游际 > 315坐饿

315坐饿

    他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条红鳞大蟒,乃正是他在五百年前,五行山天降之时,口喷鲜血所致。而这蟒蛇当时本就普通,有感天灾,无处可躲,于是一路向西逃,直逃到此地,无路可逃为止,哪里知道五百年已过。

    那蛇被就是蛟龙血脉的受益者,自然知道蛟魔王的厉害,虽五百年不敢忘也。是以一路匍匐而来,权当磕头,哪里知道蛟魔王受伤严重,驾云都不能,在此烦恼呢。

    蛟魔王有脑壳,可这红鳞蟒少智商,数日里沟通下来,原来此怪只懂得吞吐点儿雾气拢身,全然不知道其他。至于说西行之路,也在此被阻隔许久,无奈住下了。

    两人同病相怜,也就真个在此住下,蛟魔王教他以舌做枪耍,红鳞蟒满山做害爬。蛟魔王不害人,但坐不住这大蟒胃口大,山下村落请了道士拿它,这一日,却是舌头根上被刺了一剑,灰头土脑的回来了。

    蛟魔王也不问它好歹,只见它进食也困难,想拔了这舌头上的长剑,可也恼它伤生害命,干脆顺着舌头根子往上一破,把他一条舌头给破成了两条来。那大蛇也不很疼,舌尖血不久既止,反是开心得意,一条舌枪,做两条舌枪耍。

    蛟魔王很是无奈,你跟个畜生计较啥,自己又不是人,作为高等级物种,人类不是食物,那是啥?

    经夏入秋,西风渐起,七绝山上烂柿子的味道纷纷而来下,蛟魔王是越来越呆不住了。既然坐不住,那就要想办法,干等着做什么,飞不起来,做个筏子划……可这样就偏离了取经团西去的路线,路上的布置,就大概率遇不上它。

    无奈之下,蛟魔王就训练着那条大蟒盘起来。原来这蟒蛇身子太大,没什么地方可让它能盘起来,是以一直也不大会。而蛟魔王让他盘着的目的,乃是要把这蛇当作一个弹簧,把他丢过山去。这难度可大,也不知能不能成。

    随着周围的气味越来越大,冲进鼻子里面实在难受,就有水雾环绕,蛟魔王也实在不想再呆下去。这一日,一切准备就绪,蛟魔王站在蛇头上,让那大蟒盘起来,越盘越紧,渐逐收拢身躯,一个震身,弹跳起来,蛟魔王一脚踏它下去,直冲天际……

    六百四十九年,天开后四万七千零三十六年,取经团骨头冻断了几根,这才等来了开春。一行缺衣少食,真个似爬雪山过草地,马步也尽缓起,地面显平,却都没什么力气。正行之间,忽见一座高山,远望着与天相接。

    这一番景象,在许久不见景色的空旷之地,可以说是振奋人心。三藏法师强行笑了笑,打气般扬鞭指道:“悟空,那座山也不知有多少高,可便似接着青天,透冲碧汉。”这话乃是提一提士气用的,至于直指悟空,这不是后勤太过糟糕么。

    那猴子本就是个顶嘴的料,也知道自家师傅意有所指,干脆负气顶回道:“古诗不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但言山之极高,无可与他比并,岂有接天之理!”

    猪八戒闻言,顿时不高兴起来,师傅说你两句,你还不乐意,你事儿做好了?于是怼道:“若不接天,如何把昆仑山号为天柱?”这意思并非是字面意思,乃是合着唐三藏的话语,意有所指,师傅还是对的。

    可那孙猴子管你是谁说的,就所有人都错,我也是对的。于是咬着字眼儿道:“你不知,自古天不满西北。昆仑山在西北乾位上,故有顶天塞空之意,遂名天柱。”

    沙僧一看,这又吵起来了,就算把那猴头踢走,又能如何。于是偏帮一下,笑道:“大哥把这好话儿莫与他说,他听了去,又降别人。我们且走路,等上了那山,就知高下也。”

    猪八戒哪里不明白沙僧变质了,赶着沙僧厮耍厮斗,老师父也是马快如飞,不再理会孙猴子。话题谈不出去,后勤也没有保障,有气无力的取经团这一下斗气,倒也加快了自家的步伐。没多久,就到那山崖之边。一步步往上行去。

    说实话,这山不但高,还很险恶,唐三藏一路看过不少山,可还是见此心惊。

    想是孙行者知道自己又差点儿犯了众怒,沿行剖路,这才能让气虚体弱的取经团顺利登上高山,行过岭头。正下平处,却忽见祥光霭霭,彩雾纷纷,山路口竟有一所楼台殿阁,隐隐的还有些钟磬悠扬。

    三藏法师甚是高兴,也不叫悟空了,反正那猴头就不明白自己的筋斗云到底是派做什么用场的。却道:“徒弟们,看是个什么去处。”这意思,其实就是不让那猴头乱带节奏,毕竟取经团当中,现在也只有那猴子有力气为所欲为了。

    可那猴头看罢,却回复道:“师父,那去处是便是座寺院,却不知禅光瑞霭之中,又有些凶气何也。观此景象,也似雷音,却又路道差池。我们到那厢,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

    取经团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希望!那猴头的话不异于给了大家希望,又非得亲手把希望毁掉了。唐僧就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你休误了我诚心,耽搁了我来意。”说实话,希望这东西,在什么时候的作用最大呢,那不就是在绝望的时候么。

    老和尚几近声嘶力歇,就好似饿昏了头一般。孙猴子乃是此时营养最好的人,也最是明白,赶紧道:“不是,不是!灵山之路我也走过几遍,那是这路途!”这话本也算是实话,毕竟去过两次,可现在的氛围不对,场景不对,大家都不在清醒的时候。

    猪八戒也帮腔道:“纵然不是,也必有个好人居住。”

    沙僧也干脆和稀泥道:“不必多疑,此条路未免从那门首过,是不是一见可知也。”

    孙悟空能怎么办,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下的大坑么,这要是都吃一口饭,真不至于看不明白。本来也是,一路少人,可这庙宇修在紧要处,路难行不说,关键规模太高,立在此处其实是不合理的。可现在的人众,却纷纷没有了看白骨精时的警惕。

    这事儿其实就和金皘山时没什么两样,那孙猴子也明白了,不见棺材,说什么有用呢,毕竟现在都是在抓救命稻草了,有棺材总比没棺材好吧。他也只得道:“悟净说得有理。”

    唐长老回光返照,策马加鞭至山门前,见“雷音寺”三个大字,慌得滚下马来,倒在地下,口里骂道:“泼猢狲!害杀我也!现是雷音寺,还哄我哩!”

    那猴子也不再一力强势,反陪笑道:“师父莫恼,你再看看。山门上乃四个字,你怎么只念出三个来,倒还怪我?”看来,他倒是明白了几分儿牙齿落了,舌头还在的道理,就是不知道能记得多久。

    老长老战兢兢的爬起来再看,真个是四个字,乃“小雷音寺”。毕竟是根救命稻草,他就道:“就是小雷音寺,必定也有个佛祖在内。经上言三千诸佛,想是不在一方。似观音在南海,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这不知是那一位佛祖的道场。古人云,有佛有经,无方无宝,我们可进去来。”

    确实,别跟我这感觉快要被饿死的人说什么凶险了,不管救命稻草救得救不得性命,那都是要抓住的,死马当活马医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