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西游际 > 320弥勒降世

320弥勒降世

    面对孙悟空的怀疑,弥勒却一丁点儿没放在身上。这也就是那猴头学了点儿小聪明,却没领悟什么大智慧,这小西天的事情,和那金皘山之事何其相似,那太上老君有半点儿显山露水么?可五百年前孙猴子盗丹酒醒,却觉得得罪这道祖的罪过,比天还大,远大于捣乱蟠桃会。

    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孙猴子以自己的情况,来以己度人,哪里看得透呢?毕竟别人的名声,多数都是大家喊出来的,可这猴头的名声,先不先,乃是自家先吹出来的。不过,毕竟小人,又怎么可能度得君子的心呢?

    若是孙猴子遭到怀疑,早就跳起老高了,马后炮他也不知放了多少。可这弥勒和尚果然是大肚能容,直接笑道:“我在这山坡下,设一草庵,种一田瓜果在此,你去与他索战。交战之时,许败不许胜,引他到我这瓜田里。我别的瓜都是生的,你却变做一个大熟瓜。他来定要瓜吃,我却将你与他吃。吃下肚中,任你怎么在内摆布他,那时等我取了他的搭包儿,装他回去。”

    说实话,这就是弥勒与太上老君的区别了,底蕴不够。法宝这东西,只要上了一定层次,那是一定添加防盗功能的,就好似太上老君的金刚镯,孙猴子都偷不走。不过弥勒佛的后天袋子和金铙,显然还达不到这个层次,毕竟这些法宝都是后天认为制造的。

    但是这后天人为制造的法宝,却是有一点必要条件,那就是科研技术必须要达得到一定标准。换句话说,这门儿法术自家得要够熟练,不然原理都搞不清楚,又怎么能把仙术神通附在之上呢?

    也就是说,弥勒佛自家炼制的金铙和人种袋,至少自己是有手段可以施为的。当然,既然能把自家法术技术化,少不得要有一定的反制手段,太上老君那金属性芭蕉扇克制金刚镯,也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主人家手段如何,骡子马还没有牵出来遛一遛呢,这一次吃了大亏的孙猴子,就已然心含怒意怼道:“此计虽妙,你却怎么认得变的熟瓜?他怎么就肯跟我来此?”

    也是弥勒佛的方式未免显得没多少底气,是以那猴头顺势更是怀疑起人家的实力来。可叹他不会当领导,难得孙猴子有所表现,并且急于表现,弥勒佛乃是给他机会表现,他却反过来怀疑人家的用心。

    其实想想也是,三清四御,又有哪一个是轻易出手的,就太上老君还魂金银童儿,不也没个人见着?弥勒佛对于自己的定位就比如来高,又怎么可能学他大乘佛祖,定然是学这道门太上,这才见得自家的本事。

    其实这孙猴子也就是吃定了笑弥勒乃是一个好好先生了,并没有杀心,若是个把不准的人物,他孙悟空胆敢放肆?远的不说,就真武的武当山上,那猴头就不敢如此调皮。

    弥勒佛也不置气,他也晓得自家童子的手段,这猴头吃了大亏,能不发泄下么。说来也是这孙行者贪心,这一次明知楼阁可疑,也仅仅只是随口一劝。这要是和观音亲送他回取经团以前比较,那猴头就不是作样子了,背着都要先把麻烦除去。

    其实真假孙悟空之前,那猴头心中哪里喜欢麻烦,完全是巴不得麻烦有多远滚多远。可自打真假美猴王之事过后,功绩却成了孙猴子最想要的东西了,这一路巴望的反而就是多惹麻烦,又哪里想得到,这一次“麻烦”老和尚而惹出的麻烦,这麻烦竟然是如此麻烦啊。

    笑弥勒哪里晓得这猴子变了这般性子,炫耀这东西也不是个身教大于言传的人该干的事儿。可是人家问了,这难免还得跟他解释,于是笑道:“我为治世之尊,慧眼高明,岂不认得你!凭你变作甚物,我皆知之,但恐那怪不肯跟来耳。我却教你一个法术。”

    孙行者被转移了注意力,也问道:“他断然是以搭包儿装我,怎肯跟来!有何法术可来也?”其实这却是刚好相反,人家就没想拿搭包他,否则也不会每次让你逃脱。这其实就和在火焰山的牛魔王夫妇是一样,若是铁了心要打要杀,先用芭蕉扇打扫战场,那猴头一个人连罗刹女都怕是没办法拿下。

    弥勒佛也不做其他,乃是让那猴头伸手,只蘸着口中神水,在孙行者掌上写了一个禁字,教他捏着拳头,见妖精当面放手,他就跟来。这方式也难免似曾相识,毕竟都是佛门一脉的诱敌方式,当初号山火云洞,观音就曾在那猴头手中写上“迷”字。

    那猴头既然用过,纵然是知道这方式乃是极其好用的,当初那红孩儿之精明,不也乖乖动怒跟到了观音面前么。是以孙行者不在存疑,一手攥拳,一手轮棒,又打至黄眉怪山门外来。

    那黄眉怪闻报只他一个,却添疑惑,审思无得,只能整装走出叫道:“孙悟空,今番挣挫不得了!”这话自然是探底的,毕竟他并不清楚孙猴子能请来多大手段的援兵来。当然,他最怕的就是弥勒佛了,虽然自己是棋子,却不是很乐意当弥勒佛的棋子。

    确实,在弥勒佛身边这么久,黄眉怪的手段也不低,能和取经团三兄弟打上一整天,就有水分,也不下于毒敌山蝎子精,而那蝎子精还是用了原身之故。可就这般威能了,他自个儿也并未觉得得了正果,甚至自个儿闯下了山门。

    其实也是他想得差了,他还以为自己代替了取经团,就能得正果。也是佛门内部良莠不齐,弥勒佛身教之下,他也难明。想当初观音也尝提点过孙猴子,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换句话说,正果的要求并非是实力而已,还在于善恶的一念之间,这也就是为什么放下屠刀能立地成佛的原因了。

    黄眉怪不明白的事儿,其实这孙猴子也没明白,可他就是这么个跳脱的脾气。别的不说,就这手中真言,自己都见过两次了,他也没个深究的心思,还互相叫骂相斗了起来。

    可那黄眉怪见他一只手轮棒,心中却不放心,忍不住讽刺道:“这猴儿,你看他弄巧!怎么一只手使棒支吾?”黄眉怪也怕弥勒佛找来,毕竟他心思不纯,都想要投如来一脉了,是以他也小心翼翼防备着。

    可那孙猴子本就是个嘲讽脸,还激将道:“儿子!你禁不得我两只手打!若是不使搭包子,再着三五个,也打不过老孙这一只手!”

    孙猴子不是妖身,黄眉怪也不是妖身,齐天大圣有妖心,这黄眉童儿照样妖心不退。两个猴头都是心高气傲之辈,这黄眉怪闻言就应道:“也罢!也罢!我如今不使宝贝,只与你实打,比个雌雄。”即举狼牙棒,上前来斗。

    可那猴头的言语本就是笑话,想他被围攻之时,左右就是遁逃游击,哪里像这黄眉怪抵死不退。果然这黄眉怪受不得激将,那孙猴子却迎着面,把拳头一放,直接让他着了禁,不思退步,不弄搭包,却是只顾使狼牙棒来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