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入城受阅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入城受阅

    工坊生产出新式香皂,方楠首先送入宫中一百块,然后又给李守锜父子,王丰,又送了一些。

    这到不是方楠市侩,而是他想观察一下这些人的反应。

    虽然表面上一切都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别以为运河边的那一万多个酒鬼,只知道喝酒,披上鸳鸯战袄,那就是一万多个军士,成天围着他留在那里的四百多人,谁站在这个角度都会迷糊。

    方楠看似一天到晚都挂着笑脸,忙东忙西好似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其实心里也是七上八下,每天琢磨的,就是他赠予香皂的那几个人。

    不过这些天,他也没有闲着,并且做了最坏的打算。

    吴彪带着一万两银子去蓟镇,与杨肇基已经打好招呼,只要情形不对,自己马上将工坊一烧,带着老兄弟和一直跟随的那些家丁工匠,由大安口出关,占据白马川,守着商道依旧是肥吃肥喝,逍遥自在。

    他没想到,早上刚把香皂送出去,还没等到中午,京城就来了个熟人。

    卢九德先到的抄关,没看到方楠,便又赶到了柳河村,轻车熟路一头钻进书房。

    接过湿毛巾,卢九德囫囵擦抹两下脸上的汗水,瞪着眼睛盯着方楠,抱拳说道:“哥哥呀!每天一万多人在眼前愰悠,你还真能沉得住气!”

    方楠寻思,卢九德上次进京时受到点刺激,怎么还留下病根了,张口就是“水浒体!”

    “即然圣旨下来了,小弟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人言哥哥,是个率性匹夫,依咱家看……。”

    方楠挥手打断了卢九德:“快点说吧!到底是什么结果?”

    “降三级,罚银万两,率部改建为“张家湾团练”招募乡勇,守备仓储。”

    方楠接过圣旨,又看了一遍,心道:“由正归军直接转为预备役,这个跨度还不小啊,不过到是有了一个独立番号。”

    看似又降级,又出血的,其实崇祯还是高举轻放了。

    方楠寻思,炮轰抄关的事情总算结束了,前后折腾二十多天,转眼间就到农历十月末,该为入京受阅的事情准备一下。

    冬月初一,方楠率领八总,一千五百多人,骑乘战马穿戴盔甲,来到东便门外。

    而营中的五百个闲卒,他几天前就退还给了李国桢,必竟现在已经不归京营统属,也不用再留下他们了。

    现在方楠部队的人员结构,是一百个“剑锋队”家丁,二百个跟随已久的刀盾兵,三百掷弹兵和陆在通州招募的九百新兵。

    距城门三里时,官道上行人渐多,方楠放缓马速,队列也变得整齐。

    看到人高马壮的部队经过,行人商旅并没有感到惊异,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纷纷有序避让,并未见丝毫慌乱。

    此时官道两侧,已经有不少支校阅部队建起营寨,排列有序看起来像是经过了组织。

    这次校阅,户部提前拨付军资,为各镇士兵提供粮响,许多支部队,便早早来到京城住扎。

    官道左侧为边军驻扎区域,右侧全部驻扎着内省的卫所兵。

    由于陕西山西边军,忙于追剿流贼,所以此次朝廷并未调遣这几个省的部队入京校阅。

    一路上,方楠看到了宣镇兵马的营寨,他早以得知,这次总兵黑云龙与杨国柱,也将率领新兵进京受阅。

    蓟镇和辽镇,分别派出了改编后的抚宁军,和祖大寿率领的二千关宁铁骑,以及三千步军。

    方楠路过一个营寨时,在门口竟然还发现几个洋人,正在与小贩讨价还价,他一看便知,这是登莱巡府孙元化率领的“登莱营”,看其规模大概也有六千人左右。

    官道右侧营寨,驻扎的都是地方部队,由于卫所兵战力相对较差,又缺少训练,兵部官员坐营监督操训,大多数营寨中尘烟四起,正在临阵磨枪。

    走到最后,方楠看到一座大约能够住扎七千人的营寨,中军处高高飘扬的大旗上,绣篆着一个斗大的“卢”字,他估计这个营寨中的部队,应该就是卢象升的天雄军。

    当“剑锋队”家丁经过时,披挂镶铁皮甲的战马,立刻引起不小轰动,很多士兵都站在路边观望,纷纷猜测这支骑兵隶属。

    重甲骑兵养护费用高昂,在明末这个时代,基本已经退出战争舞台,加之明军骑兵数量并不多,而且大多集中在边镇,重甲骑兵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剑锋队”家丁盔甲,延袭明光甲风格,只不过是分为了内外两层,内层是半袖风衣款式的双层皮甲,之外镶嵌了大幅钢板打制的甲片,正胸位置还有一块锃亮的护心镜,腰部以下穿着的是前后开襟的锁子甲裙。

    人与战马都披挂重甲,引得围观人群,不住啧啧称奇。

    在官道左侧边军中,有一些蓟镇官兵认出了方楠,纷纷抱拳施礼,与他打起招呼。

    方楠骑着高头大马,舔胸叠肚挥手回应,是一派军伍大佬的派头。

    走到城门前,方楠出示在卢九德那里讨要来的令牌。

    把守城门的军官,也是个机灵人,观其装备和队伍行进姿态,决不是城外那群泥腿子卫所兵能比的,不敢怠慢,唧唧歪歪呼唤着士卒,打开城门放行。

    方楠见城门守卫如此关照,左臂弯曲竖起掌心,作了一个致谢的手势。

    吴彪看到他的举动,随后大喝一声:敬礼!

    所有士兵和家丁,抽出钢剑举向空中,动作整齐划一,并且发出了“哗”的一声。

    城门口的军官站在路边,脸上堆满了微笑,不住向方楠点头示意。

    方楠进入城门后,看到牛秀才正带领着几个伙计,在官道旁站立,如果不是牛秀才走到马前喊了一声“大当家”,方楠都没认出来他。

    一个月未见,牛聚明穿着又讲究了几分,较之刚进京城时,又提高一个档次。

    他今天“头上带了一顶苏样的百柱騌帽,身上穿了件宝蓝色的湖绸道袍,腰坠羊脂白玉,手握一柄玉骨描金的折扇,脚踏一双红履,面色红润而又白析,头发光亮,三缕须髯修剪齐整有致,竟还生出了一种翩翩气质。

    与做流民时,穿着露腚的裤子,拎着一根木棍,光着半边膀子,脸上脏黑满是褶子的形像相比判若两人,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方楠向他呵呵一笑。

    “牛掌柜好久不见,风姿让人羡慕啊,是不是最近看上了谁家的姑娘?”

    牛秀才习惯性的白了方楠一眼,然后呵呵一笑:“还是当家的“风姿卓越”不然的话,怎么敢炮轰抄关?

    “哈哈哈哈”

    方楠大笑之后,又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牛秀才坐上一顶小轿,引导方楠来到崇南坊一座占地十亩的院落,这座院子在京城虽只能算中型府宅,但却有几十间房舍。

    院子两侧是商阜和客栈,早先曾是一片菜地,附近有菜农在此耕种,但土地贫瘠多种寡收,牛秀才便轻松将这里买下。

    在沿街修建了几处商阜,客栈,和车马行,并且在后院空地上,建起了五座大型仓库。

    得知方楠入京,牛秀才提前停止了客栈和车马行的对外接待。

    一切安排妥当后,方楠和老兄弟们一同调侃牛秀才,后院之中响起了阵阵欢笑声。

    掌灯时分,李国桢就摸上门来,拉起方楠去香音楼喝酒听曲。

    两人坐上马车,聊了一些近期京城中发生的趣事,不知觉间就进了正阳门。

    香音楼,是一座占地五亩的三层木楼,飞檐上挂满了红色灯笼,霞彩流转,映照在往来行人身上,如同披上了一层红纱。

    此时,香音楼门前空地停满了披绸挂彩的马车,二十多个小伙计,不时引领三五成群的顾客进入楼中。

    在人群之中,常会出现妙龄少女和华装妇人,可见香音楼并不是一个妓馆,而是一座大型娱乐场所,当然妓女也是有的,不过那种低端消费项目,并不是香音楼的主营。

    李国桢向方楠介绍:香音楼掌柜名叫柳微澜,是个四十余岁的妇人,年轻时在秦淮河上,也曾领过一时风骚,结交了不少文客才子,达官显贵和富商豪客。

    后来她随一个富商,来到京城做了侧室,三十岁时富商病死,获得一部分财产。

    香音楼原主人因得罪了魏党,被下狱处死,柳微澜多方活动,才低价收购此处。

    之后,柳微澜在教坊司,妓馆,挑选购买了一些幼女,精心培养数年,现在都已经成为香音楼的柱石,萧大家也是其中三名姣姣者之一。

    萧大家的父亲,原是河间府一名县令,文人气节很重,参予弹劾魏忠贤后,被罢黜官职下狱砍头。

    萧大家因此被送入了教坊司,柳微澜见小姑娘聪明可爱,八岁时便能书写诗文,所以将她带回了香音楼。

    李国桢掀开车帘,看着路边的行人,若有所思:“二年时,皇上为惨遭魏党迫害的大臣洗冤,萧大家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

    当时她的身契也恢复成平民,但感念于柳微澜几年来照顾,所以并未离开香音楼。

    李国桢用异样的眼神看向方楠,玩味笑道:近日萧大家偶得几首小曲,没唱几日便红遍了京城,隐隐成为公认花魁。

    因此香音楼更加火爆,每日只有晚场,萧大家才会蹬台献唱,并且场场爆满。

    李国桢轻拍了一下胸脯,眉飞色舞的笑道:“方大哥要是有意于她,这事就包在小弟的身上。”

    方楠连忙摇手,神情略显无奈:“京城这里马上就要校阅,你看我还有功夫想这些事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