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章 情深义重

第二百章 情深义重

    一艘艘沙船靠上码头,千余名身披素稿,手捧骨灰坛和灵位的士兵依次登岸,在码头上列队整齐。

    当他们出现时,岸边人群渐渐骚动起来,一阵阵哭嚎声,覆盖了码头上所有声音,一声声呼唤飘荡在鬲津河上空。

    “儿啊!”“儿啊!”“我的儿啊……”

    一声声呼喊,牵动着方楠心弦,滴滴豆大的泪珠,在他眼角落下。

    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哭声,震憾着天空,像是不忍见人世间的悲凄场景,片片流云转瞬间飘向了远处。

    “想想您的背影,

    我感受了坚韧。

    抚摸您的双手,

    我摸到了艰辛。”

    码头上的士兵,面对工坊中家属,齐声唱起了“父亲”。

    一个个脸上布满了沧桑的老汉,黑红面孔上布满泪水。

    虽然他们经历太多艰辛生活,身体中充满了坚韧,但望向一块块灵牌的时候,已经止不住眼中的泪水。

    “不知不觉你鬓角露了白发,

    不声不响你眼角上添了皱纹。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

    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听听你的叮瞩,我接过了自信。

    凝望你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

    有老有小你手里捧着孝顺,

    再苦再累你脸上挂着温馨。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

    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

    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我的老父亲”

    妇人一边撕心裂肺的哭喊,一边向灵牌伸出双手,似是要扶摸儿子,把他由密闭的坛中拉拽出来。

    一群身体矫健的铁甲郎中,冲入人群,将老参丸塞入因悲伤过度而晕厥的妇人口中。

    方楠举起手臂示意,吴彪指挥士兵将骨灰和灵牌,送入河边临时建起的一座大殿之中,由五百名和尚,进行七七四十九天的超渡。

    “升白幡,结素缟。”

    方楠看向牛聚明,语气十分沉重。

    这时,黄浒山,赵小虎,吴石头,九百名重伤士兵,也由船上抬了下来。

    “这场战役打的太惨了。”

    方楠暗自在心里发出一声长叹,飞快抹掉眼角上的泪水,转身走进八抬大轿返回工坊。

    午后,工坊在大门和围墙上,挂起了白色围幔,汽笛也长鸣两个时辰。

    很多来往商客,纷纷议论猜测,工坊中发生的事情。

    不少人涌向工坊,但都被门口身穿紫色和黑色短襟,腰捌短刀的武士拦阻。

    在方楠书房中,方宝,牛聚明,周茂兰几人,向他简单汇报这几个月工坊生产和经营的状况。

    “迁到德州两年来,产品已经在全国铺开,收支总体比较稳定,每个月都能有上万两利润,除了造船之外,工坊中其它几种商品,在市场上已经驱向供需平衡。”

    “虽然山东受到孔有德叛乱影响,但总体盈利仍有小幅上升。”

    周茂兰手执折扇,打开后又缓缓合上,沉思片刻双手一辑:“当家的,昨日学生在阺报上看到,上个月皇上下旨关闭了月港。”

    方楠听的不明所以,看向周茂兰。

    “自隆庆开海以来,大量白银由月港涌入本朝,购买物资兑换黄金,已经持续了七十余载。”

    “犹其是近三十年来,白银涌入量翻倍,造成物价一直在上涨,近几年黄金与白银汇兑,由三十年前的一兑七变成了一兑十。”

    “半年间,工坊物料成本始终在上涨,但这些情况,一直都被良好的销售势头所掩盖。”

    “近段时间利润上幅减缓,这些问题才显现出来。”

    “学生现在觉得应该加大造船规模,一方面可以开拓市场,如倭国,吕宋,交趾等地。”

    “第二个方面,海上匪寇纵横,而且多有家资。”

    周茂兰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面色徵红讪讪一笑。

    方楠闻言,指向周茂兰哈哈大笑:“周先生,越来越像咱们千里营的人了,以后大家还是以兄弟相称吧!”

    众人见此,也都随声附和,阵阵大笑中,书房里的气氛也活跃起来。

    “哎~”

    “战船下海便可以赚钱了,终于没有白造。”

    方宝这时叹了一口气,如释重负靠在椅背上。

    他统筹工坊生产,自是清楚方楠在各个方面的投入,常为银子和周转物料配给绞尽脑汁。

    现在有了增加进项的途径,方宝忽然感觉如释重负。

    方楠此时暗自叹息:“眼界限制了智慧,一百年前欧洲大航海时代开启,大宗远洋贸易和殖民地掠夺,才是最赚钱的,海匪再有钱也比不了。”

    牛聚明手捻胡须,眼中精光闪烁。

    他近两年在京城交际很广,早知刘香称雄于海上,每年强取十几万两,这都不是什么密秘了,此刻正在琢磨,什么时候能去驾乘战船,去干一把黑吃黑的勾当。

    突然发现方楠正看向自己,牛聚明马上面容一正,道貌岸然的说道:“剪灭肖小,拓展市场乃是长远大计。”

    方宝伸了一下懒腰,表情兴致缺缺:“秀才大叔,咱们还是说点有营养的吧,什么剪灭肖小拓展市场,我看您老是眼热海贼窖里的银子了吧”

    “嘿嘿嘿……。”

    “每个月工坊再挤出一万两,这次也不需要建造太大的战船,一千多料就成,再建三艘,只要能抓住海匪便可。”

    我方宝就是直率,就是要到海上去抢,有什么大不了的。

    “哼”

    方宝说完向牛聚明呶嘴翻眼,一副把你看穿的表情。

    “豆子,去把大山喊过来。”

    方楠斜靠着床塌,轻轻把茶杯放到几案上。

    “现在埕口船坞,正在建造两艘福船改型战舰,没有地方再造船了,一会听听大山有没有什么办法。”

    “哟,几位老大都在啊!”

    “呵呵呵”

    头上沾着几片刨花的张大山不请自来,笑呵呵贴着方宝坐下。

    而方宝却是双眼望向房梁,一副熟视无睹的样子。

    张大山谄笑着搓了搓手:“宝哥,一会去看下样炮吧,肯定不会让您老失望的。”

    方宝翻了一个白眼,哼哼唧唧的说道:“算了吧,小弟只对银子感兴趣,要钱造炮,没有。”

    他端起茶碗吹了吹,突然对张大山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大山哥,如果是为了战舰要银子,还是可以考虑一下的。”

    方宝态度瞬间变化,让张大山有点发懵,他嘴巴微张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方楠简单讲了一下,需要再造几艘战舰的想法,张大山呵呵一笑:“当家的,船体可以由江南船厂的船坞建造,之后拖回到埕口,再加装蒸气机便可。”

    “只是在铺设龙骨时,需要咱们把钢才运过去”,其它方面并没有什么难度。”

    张大山用力搔了几下脑袋,有点尴尬的看向方楠,“前段日子与何伯在一块监督造船,感觉咱们造的战舰,还可以在水线之上加装钢甲,虽然投入增加了一些,但可以大大提高船体防护力。”

    “而且以后减少炮位,建造同款商船,抗击打能力加强,会大幅降低损伤。”

    还没等方楠说话,方宝和牛聚明就互视一眼,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

    “周兄怎么看?”

    方楠觉得张大山说的不错,以后不能只建造战舰,远洋贸易才是经营根本。

    周茂兰转动手中折扇,沉吟了一下:“今后工坊需要将大量货物运向海外,海船装载量不能低了。”

    “是否可以在保证航速情况下,增大船体减少一些设备?”

    周茂兰看向张大山,似是在争询他的看法。

    “这样是能扩展商船货舱,装备战舰蒸汽机,航速也会提高不少。”

    “只是……只是……”

    “只是战船蒸汽机虽然制造出来,可传动设备还须要增加一点改进。”

    “呵呵”

    “宝哥,你也是知道的。”

    “呵呵”

    张大山贼兮兮看向方宝,见他脸色又垮下去,一双秀气的杏核眼都笑成了月芽。

    方楠闻言点了点头,据他所知,大航海时代初期,战船与武装商船没有什么区别,卡拉克船、盖伦帆船等经典的船只,它们既可以作为战舰也可作为商船。进入17世纪,战舰越造越大,首艘真正意义上的风帆战列舰皇家太子号,在1610年的诞生,也使得武装商船逐渐退出海战序列。

    “船队进行远洋贸易,船速与载货量,直接影响到成本和利润,虽然商船减少火炮数量,但倚靠船速优势,与谁打都不会吃亏。”

    张大山立刻接上话茬:“当家的,三寸舰炮威力很强,但多重炮管制造工艺耗时耗力,工坊还不具备大量生产的能力。”

    “钢制火炮照比青铜火炮,优势明显,整体重量轻,便于随同部队转移,开花弹结构新颖杀伤范围广,所以今后工坊生产火炮,应该配给步兵和主力战船。”

    而筹建中的武装商船,只需设计一层火炮甲板,二十个炮位,完全可以外购与炮弹匹配的青铜六磅炮,毕竟炮体较轻,不会对运载产生影响,只是大量采购,须要多渠道与南方联系。

    “二年时,皇上在澳门的卜加劳铸炮厂购买十门三十二磅舰炮,安置在京城门楼上,并且赐名为神威大将军,咱们也可以效仿这个方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