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零三章 华服青年

第二百零三章 华服青年

    大名知府见状一笑,翠衫骑兵若无要事,是不会来到大名府的。

    董飞虎这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不过他也不笨,转身看向方楠坐的小轿。

    “城门全开”

    知府马上了然,感觉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立刻吩咐身边的百户。

    几个兵卒,马上将平时关闭的另外半扇城门打开,精神抖擞列于两边。

    知府换乘一顶小轿在前引路,董飞虎骑上战马,伴随在方楠小轿一侧入城。

    吕大武,孟达仁面带艳羡之色,让马队留在城外,跟在小轿之后也进到城中。

    小轿最后进入一家富商府阺,方楠在小豆子搀扶下步出,向大名知府抱拳一礼:“讨扰了!”

    大名知府还礼道:“和光兄不要客气,义父十天前已经由辽东返回,孙宏这才知晓和光兄统率千里营,救援出大凌河城中的军民,此等壮举真是让人钦佩不已。”

    孙宏抱拳施礼,方楠伸手扶住他的手臂:“这都是老督师运筹之功,小弟只是略尽迎头小卒之力而已。”

    两人又寒喧几句,孙宏并未问及方楠来此何事,只与他聊了一会大凌河战役,见方楠伤势未愈,便告辞而去。

    方楠心中挂念着萧思音的安危,第二天一早便向孙宏辞行,匆匆赶往开封。

    孟达仁和吕大武通过昨天的事情,深刻感觉到,方楠与他们大不相同,因此心中愈发敬重。

    出了大名府,便进入河南境内,只用两天时间,方楠一行人就抵达开封。

    开封是七朝古都,古称汴梁、汴京、东京,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

    北宋时期,开封称为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一百六十八年,历经九代帝王,留有“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是当时世上最繁华的大都市。

    其建设规划的城垣分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郭三条护城河。城内交通水陆兼容畅通无阻。

    进到城中,小轿放缓速度,方楠掀开轿帘,浏览街边鳞次栉比的酒楼商铺。

    牛聚明下马步行走在轿边,为他介绍街边景物。

    方楠看到街巷中行人如织,穿着不同地域特色服装的商客来往窜行,心中不由感叹,如此繁华壮丽的古城,几年之后也难逃战火加身。

    牛聚明见他神色有异,便出言安慰:萧大家与刘宗周并非普通百姓,劫匪必不敢轻动二人。

    “当家的,不必担心,孟达仁在此关系颇多,定能寻回一些消息。”

    方楠轻轻点头,暗想牛聚明分析的不错,萧思音这两年名动京城,天下书生几人不知。

    刘宗周性格刚直不阿,虽然脾气不好没少得罪人,但故友众多,普通劫匪还真不敢对二人下手。

    想到此处,方楠心中一紧,劫掠两人的匪贼,也定然不是普通劫匪。

    “铛铛铛”

    房门敲响,小二端着五香豆腐干、桶子鸡、花生糕、走入房中,放在桌案上后便垂手退出。

    孟瘸子和吕大武随后一同进来,方楠招呼两人坐下吃东西。

    孟达仁放下茶碗,沉思片刻:“萧姑娘和刘老头被劫的事情动静挺大,衙门上已经派出人手追察,不过还没有消息。”

    “坊间有人议论,这件事并非本地豪强所为,事发之后渡口张贴二人的画影,没有发现他们北渡黄河。”

    “此事传播速度很快,沿河驿站,洛阳等地均未发现两人踪迹,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劫匪向南去了。”

    吕大武将茶杯顿在桌上咧嘴说道:“书生,这种消息还用出去打听,小二比你说的还清楚。”

    “刚才也没有白出去,只是打听到的消息与这件事情无关。”

    孟达仁笑了笑:“这事与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刚才听经常走北路的朋友说,最近西面过来几伙人收了不少粮食,来晚的只好去江南那边收了。”

    孟达仁低头偷瞄了一眼方楠,小声对吕大武说道:“听说这几伙人身上带了不少黄白货物。”

    吕大武哈哈一笑,拍了拍孟达仁的肩膀,“咱们兄弟贩运工坊货物赚的也不少,别寻思那些事情了。”

    “打不着狐狸惹一身骚”到头来再丢了方公的脸面,让人知道在背后议论,好说不好听。”

    孟达仁马上腰背挺直,是满脸正色:“自打咱们组建商帮那天开始,我老孟就洗手不干了。”

    方楠拿起一块花生糕慢慢吃着,对两人淡淡一笑。

    孟达仁正襟危坐:“刚才打听到的消息,大体上与吕兄听闻的差不多。”

    “刘老头被劫这件事,发生的很意外,谁也没有想到是被一名走坊货郎,在官道边的草丛中看到,又拖了两天才报官,经过察实又用了两天,消息这才传出,前后算起来已经半个月了。”

    “事发地点是杞县以南,通向湖北的官道上,所以大多数人都推测这伙劫匪是向南边去了,货郎偶然间听到,九江,扬州这两个地名,所以官差正组织人手向南追寻,但官道不靖,常有匪贼出没,所以没有人愿意办这趟差事。”

    方楠取出一张河南舆图,铺在桌案上察看通向九江的官道。

    “两位大哥,现在各庄事物都不少,明天就都回去吧!”

    “有飞虎在不会有什么危险,吕大哥回去后,加派一些人手去扬州察探一下。”

    孟达仁与吕大武还想坚持,但看到方楠说话时十分果决,便抱拳退了出去。

    两人将内家功夫最好的八名轿夫留下来,然后勾肩搭背,口中“哥哥,弟弟”的叫着离开了客栈,隐入灯火繁华的街巷之中……。

    方楠想到孟瘸子探听到的消息,心中琢磨这些流匪派人去江南,真的是收购粮食吗?

    傍晚时分,牛聚明外出归来,此时他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一件五福捧寿的青丝道袍,手里还拎着一包衣物。

    方楠笑了笑:“秀才哥,你这是把裁缝店抢了吧?”

    “呵呵呵”

    “当家的,你看我都买了些什么?”

    说着话,他打开包裹,拿出一件宝蓝缎的团花道袍,在方楠身上比量一下,满意的点了点头,“当家的,我们这次出来,虽是追查萧姑娘行踪,但会接触到很多江南仕绅,如果还像以前那样穿戴,返而会引起很多麻烦。”

    “劫持刘宗周和萧姑娘的那伙人,也不是普通劫匪,必是有所图谋。”

    “如是谋财图色,在河南境内早该有了结果,即然在这里没有发现蛛丝马迹,就说明二人没有什么危险。”

    “现在传闻这伙人去了江西,按江湖上经验分析,萧姑娘和刘宗周,可能与劫匪所谋之事有关。”

    “只要到了江西,寻访一些名士,打听出近期发生的事情,必会寻得一丝痕迹。”

    方楠凝神思索,感觉牛聚明分析的很有道理,劫匪即不劫财也不劫色,必然是有另有图谋。

    第二天清早,牛聚明帮助方楠穿戴整齐,然后又拿出铜镜给他照了一遍。

    穿越到明末快三年了,方楠也没照过几次镜子,穿铁甲的时候,也多过了穿着布衣。

    方楠心想:“找到萧思音后定要游览一番,当下工坊经营稳定,运河上也没有匪患,东面孔有德那边,有余大成在顶着,西面有卢象升拦着流匪,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走一走大明江山。”

    方楠看到镜中的自己,头带黑丝网巾,身穿宝蓝团花道袍,脚穿一双红履,不但色彩搭配的挺好看,而且还显出点贵气,俨然成了一个华服青年。

    虽然面孔不够白析,但五观还算端正,眼角眉稍带着一股硬朗的豪气。

    “呵呵呵”

    “当家的脱下盔甲,竟然是神丰气朗一表人才。”

    牛聚明笑着递过一柄象牙骨镶金折扇。

    方楠接过来,唰的一下在胸前抖开,刚想学着李国桢的样子走两步,小腿便传来一股撕裂般疼痛。

    他脚步一踉跄,牛聚明和小豆子齐动,立刻伸手搀扶。

    “我这还是个病公子呢!”

    “哈哈哈哈”

    几个人来到客栈院中,看到八名轿夫,头戴六瓣帽,身着一色的青绸短襟,腰悬短剑,肩上斜挎手铳皮盒。

    “公子早”

    见方楠出来,众人躬身齐声唱喏。

    牛聚明掀开轿帘,扶着方楠坐到轿中,并解说道:这都是昨晚在飞虎那取的装备,以备应急之用。

    方楠点了点头,取出一本《孟子》开始阅读。

    没过多久,小轿便出了开封,踏上官道后轿夫加快速度,疾行超越路上车马轿子,在路人啧啧称奇声中飞快远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