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五十一章 军容异变

第二百五十一章 军容异变

    丁成营士兵仍配戴着八瓣帽儿盔,身上甲胄只保留了上半身,而且较比旗卫大队白骨营的钢甲还短,只护住了胸部和肩臂。

    “这也太小了点吧!”

    方楠差点下台找丁成问问,你是咋想的啊!

    当看到士兵们铳口下的刺刀,不但厚度增加到半寸,而且在侧面开出血槽后,他渐渐明白了装备变化的来由。

    估计是在大凌河城外的壕沟血战中,丁成营总结到不少肉搏时的经验体会,感觉到身体灵活度和刺刀捅杀时进出的阻力,对近身肉搏影响很大。

    回来之后便调整了武器和盔甲,连同穿着的短襟,也染成了近似于泥土的褐色。

    浒山营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仍旧是半身明光甲,只不过将八瓣帽儿盔上的翎羽,换成一枝两尺高的小红旗,队伍之中仍可见部分士兵的衣领和盔甲中,偶有绷带露出边角,说明他们的伤情还没有全愈。

    轻风抚过时,两千多面小旗立刻精神一振,迎风抖动方向一致,发出呼呼啦啦的响声,形成片红色海洋,使军阵显露出沉着汹涌的气势。

    杨国柱和金国奇只是感觉“千里营”各部,自己设计装备的事情有些过于匪夷所思。

    在两人认知中,明军哪支部队不是按照兵部和朝廷标准,去统一服装制式,也就只有方楠才敢放纵手下私自乱搞。

    虽然他俩心知这些事情崇祯也是知道,并且将弹劾的奏折扔进了垃圾桶。

    但还是侧目瞟向方楠,眼神中满是“兄弟你真是放得太开了!”

    “咳咳咳咳”

    “两位老哥有所不知,在大凌河战役中,这个营突遭建奴近几十门小口径火炮齐射,瞬间就伤亡了半数。”

    方楠指向浒山手中,那面千疮百孔烧燎残破的军旗,“就是那面军旗召唤起被打晕的士兵,让他们在战场中蹒跚站起,阻挡住建奴突袭,掩护全军侧翼,在士兵心目中,迎风屹立的军旗,就是精神寄脱和灵魂支柱。

    两人得知这番经历,对他们的韧性和信仰肃然起敬,重新又仔细察看。

    “立正!立正!”

    口令声连续响起,吸引了几个人的目光。

    吴彪营人数和装备最多,所以才最后一个列队完毕。

    “嚯~!嚯~!”

    金国奇语出惊叹,然后又咂咂嘴:“这个营肯定是大明,装备火炮和迅雷铳车比例最高的部队了!”

    “两千多人的规模,火炮配置数量少于登莱营几门,但迅雷铳车绝对是没有的,听说造价也不低。”

    “是啊”

    “延庆军一万五千人,只有十六门六磅炮,论火力那都是在边镇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杨国柱抬手指向吴彪营炮队,回头看向方楠和金国奇,义愤填膺:“你们看看,不过是支三千人的部队,竟然装备了十六门六磅步兵炮。

    “对了”

    “还有那百余辆迅雷铳车,延庆军可是连一辆都没有!”

    “这次若不让老哥带走十门火炮和二十辆迅雷铳车,我就不走了。”

    杨国柱耍起泼来,一屁股坐在点将台上。

    “呵呵呵呵”

    “照方抓药,给我也来一份,不然就不走了!”

    金国奇模仿能力很强,笑呵呵盘膝坐下,学起了杨国柱。

    方楠又仔细的看了一遍吴彪营,正兵要比浒山营和丁成营多两个总旗,达到七个,算上辅兵,总兵力达到了三千余人。

    吴彪头脑很活络,被蒙古骑兵围攻的时候,他就后悔没有弄来几辆迅雷铳车,回到德州后天天磨唧方宝。

    最后牛聚明和黄浒山合计了一下,感觉可以偿试建立一支,以高强度火力为主要战法的部队,所以就对吴彪营进行重编。

    全营装备了十六门六磅炮,四门九磅炮,超出丁成营和浒山营火炮总和。

    尤其是四门九磅炮,以舰炮为蓝本改制,六尺长的炮管高昂扬起斜指天空,在军阵中显得异常突兀,就连炮营也只装备了十六门。

    吴彪的家底可不止这些,在大队尾部,还整齐排列着百余辆,正面带有三尺长钢刺的盾车。

    杨国柱对盾车并不陌生,但“千里营”的却造形奇特,让他禁不住走下高台,拉着方楠和金国奇走近了观看。

    明时盾车只有两个轮子,盾板是竖置在车轴前的木架上,后面有两根车辕用于士兵推动,盾面多是由几寸厚的木板制成,可以抵挡床弩打击,有的还包上了铁皮,在攻城或野战中,顶得住小形投石机的抛砸。

    而吴彪营的盾车,正面挡板不但使用了两公分厚的铁板,而且向后以四十五度倾斜,虽然高度低了点,但却具备了一定的防炮能力,六磅实心炮子,打在上面会被倾角弹飞,只留下一个小坑。

    若是被九磅实心弹打中,虽然盾面会被打凹,但车身结构却承受不住高强度的冲击,会被炮弹震散。

    在大凌河战役后,吴彪回想起与蒙古骑兵的战斗,心想:当时若有几十辆盾车用于方阵外围的防御,士兵也不会在骑兵的冲击下受到损失。

    回到德州后他便琢磨出了这个东西,于是找工坊中的铁匠做了五十部。

    方楠拍了拍他的肩背,“彪子哥,这盾车造的还不错,让大山和宋长庚帮你看看,有什么地方还可以改进。

    在方楠眼中,新式盾车可以防炮,虽说不是高端设计,但实用性很强,必须要大加鼓励。

    晚宴上,金国奇不禁为“千里营”调往涿州的事情担忧起来,他放下筷子,语重心长:“老弟在这支部队身上砸下的银子可不少哇!”

    “虽说皇上并未重设主将,但各营的将领会不会……。”

    “金老弟过虑了!”

    杨国柱喝下一口酒,咂了咂嘴:“方老弟手下可都不是看重利禄的人。”

    “你也不想想,他们动不动就要啸聚山林,根本就没有那些杂乱的心思!”

    “哈哈哈哈”

    “是我多虑了。”

    金国奇端起酒碗一干而尽!

    “说也奇怪,老弟的这些兄弟如此重义,真是很难得啊!”

    方楠翻了两个白眼,”两位老哥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我们兄弟像群土匪吗?”

    “哈哈哈哈”

    杨国举杯而尽。

    “不是像土匪,你们呐,就是一群土匪!”

    “哈哈哈哈”

    方楠轻嚼鱼肉,目光变的有些空洞,想起初到明末,在山谷中突围时的场景唏嘘不已。

    他面色肃然“原本我们兄弟几十人,大仗小仗一场场打下来,面对生死和利禄,有自行离开的,有战死的,如今只剩下不到十人了。”

    “犹其是在逃离流贼,和入京之后这两个时期,有很多人因为生活道路不同而选则离开。”

    “论起才能,留下的这些老兄弟并不突出,但他们性情淳朴,没有什么野心和欲望,而且渐渐懂得了学习和总结,不断在战争中提升自己眼界,以直行方式,走在人生道路上,心无杂念,成长速度也是惊人的。”

    “这就要比那些海纳百川,汇聚精英的队伍,人心更为着实坚定。”

    “不似因利害而聚集在一起的团队,成员内心多于变幻,使整体常会出现危险和忧患!”

    “至于说千里营士兵的忠诚度,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他们都曾是背井离乡的流民,生活朝不保夕,饱受战乱和贫穷的伤痛。”

    “如今家人依靠工坊和商埠得到温饱,生活也不再面对战乱危害。”

    “千里营兵马近万,若说其中会有人因利诱做出叛离的行为,那也并不奇怪。”

    “但这种现像只会出现在极为少数的个体上,在着实的人心之前,难以获得生根发展的机会。”

    “老弟这些话,正是杨某对千里营的感受,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真金,你根基打得牢啊!”

    杨国柱放下酒杯谓然一叹,“老哥整天是日防夜防,总是担心手下将官,会被其它势利拉走。”

    “以后方老弟若是遇到耿直忠贞之人,一定要告知杨某人。”

    “唉!”

    “带兵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金国奇手捋短须连连点头,看似同样深有感触。

    三人举杯共饮时,方楠还真想到了两个人,但当下不是谈论时机,所以也没有开口推荐。

    “哎!”

    “今天没有看到炮营真是太遗憾了!”

    方楠知道金国奇心思,不禁莞尔一笑:“炮营和剑锋大队外出训练,明日即可返回,两位老哥临行时,可以各自带走四门六磅炮,我这里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呵呵呵呵”

    “这怎么使得,这可怎么使得!”

    杨国柱和金国奇一同摆手,脸上的表情显得极为“虚伪”。

    “行!”

    “那就过几个月再说吧!”

    方楠话音一转,脸上露出狡黠的戏谑,笑着看向二人。

    “这就更使不得了!”

    “哈哈哈哈”

    三人举起酒碗互视,放声大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