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歌汉骨 > 第二百九十四章 聚明本性

第二百九十四章 聚明本性

    “张宗衡终于露面了,太原此时官军齐聚,很有可能将对流贼进行一次大规模会战!”

    方楠思絮飞快转动,在儿女情长中走出,分析起明天这个宣大总督如何议战。

    “思音与兄弟早已熟识,让大家都进来吧!”

    此时天过晌午,传信应该早就到了,众人定是见自己与刘宗周和萧思音相聚,才拖到现在禀报。

    “是呀!我就说过,思音姑娘也不是外人。”

    方楠话音刚落,牛聚明,黄得功等人笑呵呵鱼贯而入。

    萧思音款款而礼,取出茶海摆放在几案上,准备煮水烹茶。

    牛聚明自进来之后,眉头始终紧皱,不像其它人那样嘻嘻哈哈一副大条模样。

    “小楠,你说明天入城兄弟们都去吗?”

    黄得功显然看过传书,但却提出这个问题,到是让方楠为之一愣。

    “传书内容该不会只有寥寥数语,连与会人员都没有标注?”

    方楠忽感事出蹊跷,不禁又看了牛聚明一眼。

    “当家的自己看吧!”

    牛聚明在衣袖中抽出一张纸柬,平铺在书案上。

    “平定百户启阅,贼落数州,会攻府城,素闻和光枭勇敢战,荡敌盈野,兵戈所至,哀鸿千里,明日群缨汇集,共讨剿贼之策,望过府一聚。宣大总督。”

    方楠眼光一扫,便发现传书问题多多。

    虽说自己降为百户,但前军督都府督都同知这个实衔可没有被免去。在当前这个情况,张宗衡在书信中当以此为称呼。

    其余之言,如兵戈所至,哀鸿千里,这句话措词亦有不恭,隐隐透着些许贬意。

    “铛,铛,铛……”

    方楠指节轻轻敲击桌面,众人识文断字,这时也看出书信中不妥之处,皆是表情肃穆。

    “呵呵呵呵”

    “看情况,这位张大总督是不欢迎我们介入山西战事啊!”

    方楠不怒反笑看向众人,“即然方某令人厌烦,本当引兵东去,可老子这几天脾气渐涨,到还不在乎他这个总督有什么三头六臂,明日定要去城中讨杯茶喝。”

    俗话说的好,“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方楠到是不在乎面子,但手下一众兄弟和上万兵马,却不能因为自己失了锐气。

    “小楠说的没错,理当如此,我们有圣旨在身,他宣大总督还能管到千里营头上?”

    “秀才哥说的对,我们有圣旨,当家的无需看他张宗衡脸色行事。”

    一众兄弟拍案附合,大川的嗓门最高,看样子去京城给崇祯当了几天护卫,他的脾气也是明显见涨。

    方楠负手而起,几步走到舆图旁边,盯着各色旗标略有所思,片刻后回头看向众人,“这封书信虽寥寥数语,却尽显张宗衡心思诡异,即有驱离我等之意,又隐藏激将之法,诱导千里营为陷阵之锋,亦当小卒过河之用。”

    “他对我们另眼看待,这件事或许别有隐情,该不会与杨国柱有关吧?”

    “当下谁都知道延庆军和千里营同气连枝,张宗衡图谋杨国柱手下兵马已久,把我们视为异己那是必然的!”

    “呵呵呵呵”

    “小楠所度,十之八九。”

    牛聚明淡淡一笑,不慌不忙拈起萧思音调好的茶汤,洒脱举起以示敬意,放至鼻下轻嗅片刻。

    他这一副悠闲儒雅的作派,足见几年来,与达官显贵交往中,整个人的学识和气度已然今非昔比。

    “如此看来,我们退也不是,战也无功,这个张宗衡到是打了一手好算盘。”

    “不过他摆出这个局面到也不难破解,先不说千里营万余兵马陈于城外,咱们底气深厚无所畏惧,单是马祥麟那四千白杆兵,那也是一份不弱的力量。”

    “说话不是看谁的嗓门大,别人就能唯命是从,而是要比拳头更硬,张宗衡虽为宣大总督,手下兵多将广,但是当家的脾气来了,他还真就束手无策,毕竟千里营这么一大坨兵马,不是谁想动,就能动得了的,纵观大明,还没有发现谁有这么好的牙口。”

    “呵呵呵呵”

    黄得功抚须轻笑,下巴微扬是满脸傲气,他大眼圆瞪,闪烁间竟还透出一丝兴奋。

    “秀才说的不错,小楠狗脾气名声在外,也可以说是臭名远扬,张采的腿伤估计还没有痊愈,想那张宗衡应该有所耳闻。”

    “哈哈哈哈”

    “唉?”

    “千万勿要胡来!”

    牛聚明恶狠狠瞪了黄得功一眼,“张宗衡此举应该是布局已成,击溃太原城外流贼手拿把捏,为防止我们赖在山西不走,才出此下策。”

    “当家的虽说是个武人,但此时政商关系庞杂,渐渐颇具势力,虽然难及朝堂,皇上不在乎这个变化,但张宗衡却不希望我们在晋地落脚。”

    “宣大总督掌控两镇州府,能坐上这个位置的人,绝对不是个简单人物,张宗衡原本就了解我们根底,现在又发现千里营战力强悍,那就更不会留让当家的在山西了。”

    “这个人不同于张采,他在朝中与温体仁互为犄柱,细算下来是皇上稳定北方的重要依靠,当动不得刀枪。”

    “凡事有一弊,也有一利,因为这种微妙关系,所以我们胡搅蛮缠他也没什么办法。”

    牛聚明轻轻摇动折扇,此时是一脸的有恃无恐。

    “即然张宗衡不待见我们,明天当家的就在大厅广众之下,与他来个分而战之,我们火炮众多,与流贼打阵地战正是优势,即便单干也有那个底气。”

    “只要能击溃流贼,张宗衡即便告到皇上那也没用。”

    “呵呵呵呵”

    “秀才哥这个大掌柜,可真不是白当的,对朝廷上下关系洞若观火,即然他张宗衡作得初一,我方某人就唱个十五。”

    “哈哈哈哈……”

    方楠此言一出,众人接连拍案大笑,帐中突然生出些许江湖味道。

    毕竟还是正营军伍,方楠右手轻扬,笑声便戛然而止,大川,吴彪胸脯高挺正襟危坐,其他人也立刻整理仪态,具是一副肃然之色。

    牛聚明扫视一圈,轻轻点了点头,对千里营军容规矩非常满意,“据闻黑云龙已经由榆次回到太原,一会我和大川就过去拜访,我们对他有救命之恩,这个人也不是忘恩负义之徒,只要能把宣镇兵马拉过来,张宗衡在山西就颜面扫地,闹到最后,恐怕要走的人就是他了。”

    “对,就该这么做,还有曹文诏叔侄和我们相处的也不错,何况昨天还救过他们,秀才哥的办法真毒。”

    “呵呵呵呵”

    丁成双眼冒光,显然这种焉坏阴险应对,非常附合他的胃口。

    “不行!”

    听到这个操作,方楠立刻挥手制止。

    心说牛聚明啊,牛聚明!到底还是未脱谋臣本色,虽然历史偏转,牛金星没有投贼,与自己情同兄弟,但骨子里奇策诡念是一点未变。

    “我们对曹大哥和黑大哥都有过援救,因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以想像,让他们处于决择之境,那简直是一种折磨,太强人所难了!”

    “不行,绝对不行!”

    方楠宁可退出山西战局,也不想利用这个方式分化张宗衡手下兵马,作意气之争。

    “加上马祥麟的白杆兵,我们兵力虽然仍有些单薄,但流贼缺少补给,固营而守却非常被动。千里营拥有火炮之利,只要形成战术上危慑,增加炮击力度,他们必然难以坚持,会提前分散溃逃。”

    “与张宗衡斗气,必竟是件小事,无须如此劳师动众。”

    方楠此言一出,众人听闻也感觉的确如此,纷纷点头附合。

    “张宗衡拉笼延庆卫杨国柱不成,在辎重补给上常有刁难,但皇上却无暇解决这种细碎琐事,若不是当家的商货支撑,杨国柱的延庆卫,能维持五千规模就不错了,至于现在的骑兵和铳炮部队,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牛聚明这番分析当属实情,杨国柱现在是日防夜,才稳住部队局面,可见张宗衡确实给他很大压力。

    “黑云龙旧疾难愈,虽为宣镇总兵,近两年已无进取之心,生出卸甲归田之意,他本不是张宗衡嫡系,巳已之变后才被招揽,现在想退下来也不容易。即然走到这个局面,我们就顺势推杨国柱一把。利用与张宗衡斗气这个契机,扩大矛盾。”

    提到杨国柱现在的处境,方楠心中一动,捏起黄泥小杯,放在鼻下轻轻转动,在心中反复揣摩起崇祯的态度,毕竟涉及到一镇总兵任免,这就不算是小事了,犹其宣镇是大明北方屏障,直接拱卫京城安全。

    崇祯是什么人,那就不是个喜欢天下无事,一片祥和的皇帝,臣子斗的越凶,他就越是高兴,如此便能插手其间掌控局面。若是自己闹的动静小了,估计他老人家还会不高兴呢!

    “看情况,秀才哥这个谋划还是有些操作余地。”

    “帮杨国柱上位,此时正是时机。”

    牛聚明见方楠投来问询的目光,立刻精神一振侃侃而谈,“只要黑云龙肯递上请辞,我们再掌控山西战场的话语权,令张宗衡无地放矢,空率一众兵马无法在战事上建功,便大事可成。”

    “呵呵呵呵”

    “杨国柱不依附朝中势力,这点很得皇上青睐,所以弹劾他贩运商货的奏折全部留中未议,从未东窗事发过。”

    计策已定,方楠放下茶杯看向众人,“曹家叔侄与张宗衡关系密切,不同于黑云龙,情感上要深得多,暂时不要联系了他们。”

    “另外……”

    方楠话锋一转,起身走到舆图之前,手掌上扬盖住漠南蒙古诸部所在,“玄著立刻令飞虎亲自去趟延庆卫,告知杨国柱,塞外林丹汗与建如交战正酣,让他派人想方设法追踪到玉玺下落,这可是件天大的功劳,即便未果,也要搂草打兔子,寻机歼灭几支建奴小队。这样一来,也为皇上升赏他创造借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