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九州游侠传 > 秦宴会赵衰唱诗 黄河边狐偃盟誓

秦宴会赵衰唱诗 黄河边狐偃盟誓

    重耳听了齐东的话,顿觉有理,欣然接受了秦伯的好意。

    秦伯说道:“寡人与公子渊源颇深,先是我娶了献公的女儿,也就是公子您的姐姐;献公薨逝后,寡人又打算助公子回国继位,不过被公子婉拒了;如今我们亲上加亲,公子又娶了秦国公室之女,以后我们还要赓续秦晋之好呀!来,满饮此爵!”说着,提起一杯酒,与重耳同饮。

    重耳待侍从斟上酒,也举起一爵酒道:“秦伯款款厚意,重耳不胜荣幸与感激,要说渊源,不但是秦晋两国之间,就算秦伯与我重耳个人之间更是深厚不已:义弟齐东乃是秦伯的座上宾,齐东的师父百里奚和蹇叔乃是秦伯的左师和右师,连这次救我们的孙阳,都是齐东的弟弟。如此深厚情谊,再饮三爵也不觉得多!”说罢,掩爵而饮。

    “好!不但事实如此,公子所言不虚!”秦伯说着,又要对齐东举爵,侍从赶紧斟酒,“齐大侠乃当世侠义之士,几乎走遍了诸侯之国,谁要是能再得其相助,何愁霸业不成?来,与寡人共饮此爵!”话未说完,爵已经举起。齐东只得饮了此爵。

    齐东想道:“劫后重生,又行将回国,义兄自然是高兴的;再续秦晋之好,秦伯也是高兴地,然而若任由他们喝下去,不但损坏了身体,也会耽误了大事,须得缓一缓,慢慢来。”齐东边想边四下环顾,先看到了伯夏,心想可以让他表演舞戟,可是又想到长戟太过笨重,况且伯夏还不熟练,恐怕有失。后又看到了魏犨,心想魏犨勇猛,然而秦国没有貘兽可以制服,便摇了摇头。再看到先轸、贾佗、狐偃、介子推,心想他们或者武艺高强,或者忠心耿耿,但没有适合在这个时候表演的本领,又摇了摇头。再往下看,齐东看到了赵衰,心想他可以呀,在楚国就能把貘兽的前世今生讲的头头是道,难道还不能在宴会上控制下节奏嘛!

    想到这里,齐东微微一笑,对赵衰说道:“赵衰贤士,在楚国时听您讲貘兽的事,我感触颇多。今日情形,公子与秦伯都很畅意,有没有表达这种心情或者助兴的玩意?”

    赵衰想了想,说道:“新奇的玩意确实没有,但是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可以吟给大家听。”秦伯和重耳也听到了这话,忙说:“快吟来!”

    赵衰清了清嗓子,唱道: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这歌声绵长,曲调悠扬,秦伯不断称好。歌曲唱罢,百里奚笑道:“赵贤士所吟者,是周宣王时徒役赞美召穆公的《黍苗》。”

    蹇叔也笑道:“赵贤士借着徒役之口表达想尽快回晋国去。”

    秦伯听了,笑道:“寡人知道你想尽快返回晋国,公子也必定是同样的想法吧?”

    赵衰听了,与重耳相互一望,便站起身来,离开了座位,对秦伯拱手道:“我们这些孤立无援的臣子仰仗您,就像百谷盼望知时节的好雨一样急切!还请秦伯早日为我们归晋费心劳力!”

    秦伯也站起来,说道:“列位放心,于公于私,于长远于眼前,寡人都没有不尽快送公子回国的理由。如今夷吾病重,寡人料其不能久矣。他一旦归天,晋国必乱,彼时可趁机回国。”

    这年九月,夷吾薨逝,谥号惠公。太子圉继位。秦伯见时机已来,遣使到晋国以吊唁为名谴责晋侯圉,并准备派孙阳为将,讨伐晋国。

    晋侯圉害怕秦国讨伐,又想到:“秦国讨伐寡人,无非是想让重耳做晋侯。重耳现在身边的能人太多了,得一一除掉才能不让秦国觉得有取代寡人的可能,况且重耳年龄大了,只要寡人顶上几年,他也会被熬死了!”该怎么除掉重耳身边的人,圉一时没了主意。

    吕省看出了圉的顾虑,说道:“君上,欲除掉重耳身边的人也不难,除了齐东那帮人,其他人都是晋国人,只要我们限期让他们归晋,逾期者诛全族,没有不回的。只不过这样做的话,那些对惠公有怨言的人就彻底站在了重耳那边,而且那些不归晋的人也更加笃定追随重耳了。”

    晋侯圉毕竟年轻,哪里顾得上长远的事,他要的是解决当前问题,于是说道:“只要能剪除重耳的实力,寡人以为可以做!”

    吕省于是拿重耳的外公狐突开刀,限他一个月内让重耳的舅舅狐偃归晋,狐突答应了,当即写了一封信给狐偃。然而一个月过去了,还不见狐偃归晋,晋侯圉大怒,又问狐突狐偃为什么不回国。狐突笑道,我劝狐偃不用回来,好好辅佐重耳,将来杀了你替我报仇就可以了。晋侯圉不胜怒,即可令人杀了狐突。

    消息传到秦国,狐偃、重耳痛哭不已,重耳怒道:“竖子!本念在你是夷吾唯一的儿子,要留你一条性命,今天你却做出如此行径,待我归晋之日就是你的死期!”与这消息同来的还有晋国大夫栾枝、郤谷等人的书信,大意是劝重耳归晋,作内应的人很多。

    秦伯知道时机到了,派出三千人护送重耳回晋国。晋侯得到这个消息,派出晋师来抵挡,谁知晋师知道是重耳归晋,不但不抵抗,反而纷纷依附重耳。

    重耳、齐东到达黄河岸边,此时已是春天,虽然还是冷,但是暖和的日子越来越多了。临登舟之时,狐偃突然对重耳说道:“自从少年时我就跟着你,为公子做了很多事,也有很多的过错,单就是灌醉公子离开齐国一事,公子当时就差点杀了我。今天,渡过黄河,公子就回到晋国了,也会顺利登上国君的位置,我还是在渡过黄河之前离去吧。“

    齐东见到这个场景,初时有些惊诧,同心同德的舅舅和外甥,这么多年来都没说过见外的话,如今成功在即,如何就生分了。后又想到郑厉公对待有大功的傅瑕,说了一句“厚德无法报答”,然后杀了他,也就不再纠结了,心里默念道:“难道一个人做了国君都会变得如此冷血无情嘛?狐偃是个聪明人,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个,是让义兄继位后不能辜负了他,甚至杀了他。”想到这里,越来越佩服起狐偃来。

    重耳一听这话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后一想,才明白舅舅这是提醒他不要忘了狐偃的功劳,便说道:“如果我回到晋后,有不与您同心的,请河伯作证!”一边说着,一边把自己的璧玉扔到黄河中,与狐偃明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