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锦衣辅国 > 246、筑城1

246、筑城1

    “绥德聚集百姓已达万余人。”绥德州知州张轼向张璟汇报这段时间来的成果,还算不错,几乎把散居在乡野之间的百姓都聚集起来了,“截至目前为止,已开垦荒地近十万亩。”

    现在有榆林城,鞑贼要先突破榆林城,才能进入绥德,所以,百姓的安全系数大大增强,几乎没有什么危险。

    张璟点头,张轼算是做了一件好事,有人、有田,还有耕牛,就不愁粮食。银子再多,没有粮食也没用,粮食其实才是民生根本。

    “好,张知州勤谨任事,实乃我等楷模”,张璟夸奖了张轼几句后,追问道,“可曾都播种作物,赋税定好没有?”

    此时的作物最多的就是小麦和谷子。玉米、土豆、红薯这三大产量极高的作物此时还未传入我国。等这三样作物传入我国,要到嘉靖、万历年间,满打满算,还有将近百年的时间;等完全推广开来,就更晚了。

    “种子由官府借给百姓,待秋收后归还即可,”张轼说道,“至于赋税,还未商定……”

    张璟抬手,斩钉截铁的说道,“不必商定了,三年之内,不收赋税,十年之内,税赋减半。”

    “这……”不仅是张轼,就连其余人也愣了,三年之内不收赋税还是能说得过去的,毕竟是刚刚开垦的荒地,要是收租的话,百姓们也吃不消,但十年之内,赋税减半,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国朝的田赋本就不算太高,十税一、甚至二十税一,再减半,绥德的财政压力可就大了。

    “对了,”这还没完呢,张轼等人不由得一哆嗦,生怕张璟再下什么匪夷所思的命令,但让他们反驳,他们也没这个胆子,张璟作为总兵,在巡抚还未上任的时候,他就是一言堂,“耕牛免费给百姓使用,百姓只需在使用耕牛期间负责喂养即可。”

    “这……”张轼等人面面相觑,好容易把散居于乡野之间的百姓聚集了起来,本想着能够大大改善一番绥德州的财政状况呢,这下子倒好,别说改善了,不雪上加霜就算好的了。

    看出了张轼等人的为难之意,张璟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田赋才收多少钱?百姓因我等而流离失所,我等为官,当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这才不枉朝廷的爵禄。”

    “百姓们好容易才聚集起来,我等就不必盯着那点田赋不放了,就算是为这些年因官府之故,而使他们流离失所的补偿吧。”

    张轼等人还能说啥?反正现在是张璟的一言堂,等巡抚来了,看看那位张中丞怎么说吧,若是同意了,他们这些当下属的自然也不必去反对。若是不同意,那也是巡抚和总兵之间的争执,与他们无关。

    张璟见几人默认了,遂略过这个话题,转向了榆林城的修建了,算是初具规模,继续修建也就是了,距离冬天还有半年的时间,足够了,连堡寨都能修筑几个,一旦东线堡寨形成规模,鞑贼想南侵,自然是更加困难。

    倒是巡抚张楷,这都快两个月了,还未到任,也不知是何缘故。

    处理完了公务,等张璟回到东院,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如今的总兵府比不得绥德的镇守府威风,那可是王祯十多年的扩建、修葺之功,才有了那等规模,依张轼的意思,就留在哪里,待张璟回绥德时居住。

    不过,被张璟拒绝了,这么打的府邸,空着着实是浪费,拆掉之后的砖石、木材能修建多少民居?

    张轼虽然可惜,但张璟都发话了,他自然也不敢违抗。

    榆林城的总兵府也就府衙气派点,毕竟是官署衙门,东西跨院就简陋许多了。幸好张璟是个不好奢华的人,否则,还真不一定满意。

    “此处简陋,怠慢居士了。”张璟对着清减了许多的水静居士拱手行礼。

    水静居士摇摇头,“贫道既已追随都督,自然不会计较这些,”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中的账簿递给张璟,“这是这些时日来的花费,请都督过目。”

    张璟摇摇头,“钱粮之事居士尽管做主即可。”如果连水静居士都无法信任,他还能相信谁?所以,尽管是事关重大的钱粮,张璟也是用人不疑,尽数交给了水静居士,他只管带兵,政务全部交给了水静居士,由水静居士统领幕僚。

    不得不说,水静居士真的是一位一等一的内政人才,不论是后勤、屯田,还是军纪、操练,都被她安排的井井有条,这让张璟对水静居士那位云深不知处的师父越发的好奇了,究竟是怎样的大才,才能教出如此高明的徒弟来!

    “修城的进度如何?”二人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公务,况且张璟此番前往庆阳府,一去便是一个多月,西线自然是理顺了,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也就是了,但东线仍是百废待兴,将总兵驻所由绥德迁来榆林,并非简简单单的把人迁过来就行了。

    这里面牵扯了太多的事务。

    榆林本来只是个千户所,现在设卫,又是总兵府驻地,其他的不说,城池、军营起码得有吧?还有屯田,此地土地几乎全部荒芜,可惜受限于人力,只能开垦极少的一部分。光这两项就足够忙活的了,更何况其他的一些琐事,可谓千头万绪。

    没看水静居士都累的瘦了不少,张璟心中感激,却也没办法,水静居士此时是延绥镇名副其实的大管家,除了练兵、出兵不需要她管之外,其余的事情都在她这里。

    “都督放心便是,入冬之前,定能修好。”水静居士给了张璟一粒定心丸,让他放心。

    “有城池为依托,鞑贼即使犯边,也成不了多大气候。”张璟松了口气,榆林城一旦修好,以此为依托,进可攻,退可守,即使鞑贼瞅准了空子,侵入绥德州,张璟大可借助榆林城与沿线堡寨形成的防御线,来个瓮中捉鳖,让鞑贼有来无回。

    “都督所言极是,”水静居士点头,“若想更好的防御鞑贼南侵,修建边墙势在必行。榆林城此时只是孤城,鞑贼只需绕过榆林城,都督即使将他们堵在境内,绥德、葭州仍免不了受到侵扰。”

    张璟又何尝不知,但修建边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的人力、物力他一个小小的延绥镇可承受不起。

    “唉,”张璟叹气,“某也有此意,只是修筑边墙,所费实在太多,朝廷怕是不会应允。”

    水静居士点头,这的确是个难题,“此事不急,车到山前必有路,等那位张中丞来了,都督可与此人好好商量一番,毕竟是利国利民之举,切勿因噎废食。”

    “就依居士,”张璟点头应了,“明日某再实地考察一番,先把路线勘定再说。”

    “贫道也随都督一起,”水静居士闻言道,“贫道随家师曾习堪舆之术,或许会帮上都督一二。”

    “呃……”张璟犹豫,“居士若随我勘察地形,本镇大小事务,又交予何人处理?”水静居士可是延绥镇的大管家,张璟可以不在,水静居士却不能不在。

    “这……”水静居士闻言,也有些犹豫,这大大小小的事务,的确离不开她,但勘察地形,修筑边墙也是大事,她是真跟着师父唐赛儿学了堪舆之术,并非风水那等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地形勘探之术,查明、分析、评价地理环境特征,并根据勘察所得,规划出最合理的建设意见。

    说白了,就是依势而建。大到边墙、城池,小道房屋、院墙,都需要依势而建,如果非得加上一些玄学色彩,那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

    “要不由都督坐镇,贫道前去勘察如何?”水静居士提议道,她是真心实意的想帮助张璟分忧,幸好她所学甚广,能帮上张璟不少忙。

    “居士不必多言,”张璟连忙拒绝,这怎么行,让水静居士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风餐露宿的,说不定还会遇上贼寇,不说其他,光是这一路上的劳累,她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子怎么可能受得了,“此事休提。”

    见张璟拒绝的干脆,水静居士知道张璟不会同意,遂也不再提及此事,心里却是留了个心眼,堪舆也是一门极深奥的学问,若是不明其中的道理,走再多遍,也未必能找到最合适的建造方案。

    “居士不必担忧,”张璟笑道,“实在不行,某请藩司出面,派几位精通堪舆的老师傅过来,本镇大大小小的事情,可都等着居士处置呢,居士可不能擅自离开。”

    水静居士也知道自己离开有些不现实,但自己明明有能力,却帮不上这个忙,却让她十分郁闷,可惜,张璟说得对,延绥镇许多事情都是需要她帮张璟处理的,一旦自己跟着张璟去勘察边境,总兵府、甚至延绥镇很多事情可就停摆了。

    二人正聊着,林大娘提着食盒进来了,“都督、姑娘,先吃饭,吃完饭再谈公务。”

    张璟闻言不由转头望了望窗外,原来天色不知道什么时候都黑了,不知不觉间,与水静居士聊了至少有一个多时辰了,“有劳大娘了。”

    张璟站起来,想要接过林大娘手中的食盒,不想林大娘一闪,笑道,“这等粗事,怎能让都督来做,您且坐下,老身来就行了。”

    “都督且安坐,”水静居士也笑道,“大娘不来,贫道都觉不出饿来。”

    林大娘没好气的瞪了自家姑娘一眼,“你忙起来能顾上什么?”一边数落,一边将食盒中的饭菜摆在了书桌上,“也别换地方了,就这么吃吧,眼见着你们吃完了还有的聊。”

    张璟有些不好意思的搓搓手,“怪我,怪我。”

    “都督这话可就见外了,”林大娘也不跟张璟客气,快言快语的说道,“我家姑娘现在是都督的幕僚,为都督办事是应该的,老身不过是嘴碎罢了,并无其他意思。”

    “哈哈,”张璟一笑,“某当然知道,若非居士,某这里还不知道该乱成什么样子呢,”一边说着,一边为水静居士倒了杯茶,“来,居士,某以茶代酒,敬居士一杯,有劳居士费心了。”

    水静居士不满的嗔了林大娘一眼,“大娘就是如此,都督万勿怪罪。”

    “怎么会,”张璟笑道,“大娘快人快语,某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居士多虑了。”

    “对了,李先生几人的起居可有人照料?”张璟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几个幕僚,有总兵府本来的人,也有徐欣为他招募的,不过由于是水静居士统管总兵府、延绥镇的内政,所以张璟跟这几位见面的机会还真没多少。

    什么事儿都是先报给水静居士,再由水静居士向张璟汇报,除非是事关重大,否则水静居士一般都直接处理了,并不需要事事都报给张璟。

    “都督放心,”水静居士笑道,“自有人伺候,委屈不了他们。”

    张璟点头,这他就放心了,“来,先吃饭,吃完饭还有事要跟居士商讨。”

    二人遂不再多言,默默的吃饭,约一刻钟后,二人吃完,林大娘收拾残局,又给二人端来热茶后,便告退了,二人于是接着商讨公务。

    “开荒的事情居士多盯着点,”张璟一边喝茶,一边对水静居士说道,“今日我看绥德知州张轼颇有些不以为然,就怕这些人敷衍了事啊。百姓的日子本就不好过,若是官府再盘剥无度……”

    水静居士微微一笑,对于张璟心忧百姓十分赞赏,现在大多数的官员都是想着怎么捞钱,有几个会在乎老百姓的死活?

    张璟能够做到这一点着实是不易,也难怪当初张璟会在朝堂上痛骂石亨、徐有贞为国贼!这样一个不忘本心,不问前程的人,能让他挂怀的恐怕只有这世间的公平与正义。

    这个世间,不正是因为有这等人的存在,才会越来越好吗?

    “百姓之事,无小事!”张璟叹气,“请居士一定盯好此事,若有人鱼肉百姓,甚至草菅人命,速报我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