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浮生晚照 > 第三十一章 武痴、道长与书呆子

第三十一章 武痴、道长与书呆子

    擂台上的净静和尚面带惋惜地向裁判长回了个礼,“小僧明白了。”接着喟然长叹一声,对着那观海楼的弟子齐元欲言又止,显然忍话忍得十分辛苦。

    齐元生怕他又要开口,立刻持剑冲了上去,也顾不上什么招式了,那剑挥的,简直全无章法。

    台下众人看得直摇头,净静更是一脸悲悯之色,无奈地结了个手印,把腕上的一串佛珠掷了出去。

    那串金丝楠木的佛珠在阳光下隐隐泛着华光,瞧着极为贵重,齐元瞪大了双眼,一时也不知道手里的剑该不该砍上去,砍坏了要不要赔。但就是这一愣神的时间,蕴含了精纯内力的佛珠已经打中了他的胸口。

    他只觉一股沛然大力轰然而至,仿佛打中自己的不是佛珠,而是一座小山。

    所以,他毫无意外地被打下了擂台,而台上的净静依然还是之前那副神情,见他已经落败,便一拂袍袖,把佛珠凌空收了回去。

    “就这?一招就结束了还折腾这么久,没意思没意思。”李长祈看得骂骂咧咧,冷不防云晚照一个眼神看过来,顿时吓得一激灵,“怎,怎么了?”

    云晚照语气平淡,但很气人,“五十步笑百步。”

    李长祈不敢辩驳,但很委屈,他是为了让比武过程更具有观赏性,怎能与这场相提并论?

    “好了,虽然只出了一招,但也看得出这位高僧内力深厚,即便不论技巧,江湖上的年轻一代也鲜有人能与之相比。我们还是好好准备下面的场次吧。”陆浮生一边说,一边拉着两人回“洞仙歌”,至于这番评价,自然是“天命”得出来的结论。

    回到院子里的时候,日头已经偏西。虽说今早的比武韶风音未尽全力,但云晚照还是颇耗心神,下午又去观摩其他擂台的情况,未曾休息,便回房打坐调息去了。

    陆浮生则很自然地去了厨房。陵山上的厨子虽然不行,食材倒是种类齐全,他捡着阿照妹妹爱吃的做了几道专属的菜,转头瞥了眼门口,还在眼巴巴看着他的李长祈,又顺手做了几样,有荤有素,色香味俱全。

    今年的积分赛模式,注定赛程比以往多出不少时间,但因着陆浮生的这手厨艺,包括李长祈在内的丐帮众弟子却甘之如饴,丝毫不觉得漫长。

    只不过,对于被困在“长相思”的韶三公子来说,就没这么好了。

    想见的人见不到,想走也走不了,贼船已经上了,若再像第一场那般故意放水,只怕清晨庄的名声就真的毁于一旦了。

    韶风音无奈地泡起了温泉,一旁的庄中弟子拿着一张纸念道:“今日积三分者:日宗李意秋、镇国寺净静、飞隐峰贺兰阙、潇湘剑馆许瑶华、唐门……”

    “行了行了,都是熟人,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输不了。”韶风音只觉得毫无新意,“有没有什么特别一点的?”

    那小弟子看了看他,神情局促,嗫喏着刚要开口,只见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那场就不必提了。”

    一句话说完,小弟子便如释重负,肯定地摇了摇头,“那没有。”

    韶风音看他表情,就感觉胸口仿佛中了一箭,只得无力地摆了摆手让他下去。

    这世间之事总是这样,想他自诩风流倜傥,肆意潇洒,却也依然心存妄想,不得自由。

    第一场比完之后,各大门派自然都很关注结果,但也看不出太多端倪。

    许瑶华回转驻地“如梦令”的时候,秦吟也刚回来,两个人对视一眼,都极有默契地没提积分赛这茬,只是互相笑了笑,便知两人都赢了比武。

    然而氛围像潇湘剑馆这么好的门派可不多。

    作为幻剑阁日宗领主顾南霄的嫡传弟子,李意秋几乎承载了日宗新一代的全部希望。孤儿之身,幼年入阁,顾南霄于他而言,如师如父。因此,日宗的人练武成痴,他则痴得更加厉害,以苦修闻名江湖,绝不是浪得虚名。

    李意秋成年之后,再不是幼年瘦弱矮小的样子。那一对剑眉斜飞入鬓,一双星目不怒自威,高大修长的身形施展起浮金剑法来,既如行云流水般挥洒自如,也蕴含着大气磅礴的威势。

    武林之中,仰慕他的侠客不知凡几,爱慕他的女子也不在少数。

    只是他性格冷肃,虽不至于像傅洵那样淡泊无情,但也称得上孤僻了。即便是在日宗,同门对他也多是敬仰,而不是亲近。

    李意秋也并没有觉得孤独。他的世界里满是各种功法和招式,需要大量时间练习,还要用心体悟,哪里顾得上管那些不相干的人怎么看他?

    他正独自走着,忽觉一个人从他身旁飘然掠过,快得只能看见残影,只眨眼功夫,便不见了踪迹。

    如此高明的身法——李意秋好奇心顿起,足尖一点,便也运起轻功,顺着前面的路跟了上去。

    虽说已不见了人影,但前方的路也只有一条。

    那条路通往陵山上的思无崖,崖边矗立着一座五层高的阁楼。

    一块普通的牌匾挂在门楼处,上书“藏书楼”三个大字,苍劲有力,金光灿灿。

    李意秋看着眼前的楼有点发愣。这样的楼,幻剑阁总部莫远庄里有一座七层的,他作为精研各路武学的日宗弟子,把里面的武学典籍看了无数,因此这地方对他来说实在是很熟悉。

    但是吧,陵山上的这一座分楼,放的都是些经史子集,琴谱棋经,孤品字画之类的杂书,怎么也有人这般感兴趣?

    “你也是追着那人过来的?”一旁有人与他说话,李意秋转头一看,却是个身穿仙鹤道服,手执拂尘的年轻道人,清隽如修竹,一派仙风道骨。

    俩人这一打眼,各自心中都把对方的身份猜了个大概。

    “玉衡道长?”

    “李兄?”

    当下两人便各施一礼。

    李意秋端肃少言,礼数尽完了就仿佛被禁声了一样。那玉衡道长也听说过他这性子,便主动说道:“我在路上遇到一人,行走如风,直奔此处,正好师傅说过,陵山上的藏书阁里有几卷道家孤本,连他也未曾有幸读过,就顺便过来看看。”

    “玉衡道长道法精深,博闻广识,竟还如此好学。”李意秋钦佩地说道:“既如此,我陪道长进去一观吧。”

    玉衡笑道:“那便多谢李兄了,请。”

    藏书楼门口的弟子虽然认识李意秋,依然还是要按照规矩核验门派和姓名。这二人都不是自恃身份之人,很配合地拿出了铭牌,那玉衡道长还十分和气地问道:“请问这位小兄弟,刚才进去的是什么人啊?”

    守门的弟子已经知道,这位乃是飞隐峰道宗玄德真人的亲传弟子。但说起来,他的道号其实还不如他的俗家名字来得响亮,因为他叫贺兰阙。

    这片江湖中的世家很多,存续百年的也有那么几家,比如韶家的清晨庄,唐家的唐门,任时势变幻,始终以一家一姓屹立不倒。

    而贺兰氏,存世已有千年。

    拥有千年底蕴的武林世家,比镇国寺更超然物外,不涉朝堂,不入江湖,连隐世之地都不知道在哪,只是每代都会有贺兰氏的人独自入世行走,或孑然一身,或拜入师门,都全凭本心。不过,不管是哪一种,这些入世的贺兰子弟,就没有一个不厉害的。

    虽然贺兰氏的其他族人都十分低调隐秘,不知实力究竟如何,但即便是现在的幻剑阁,也不敢说比贺兰氏更强大。

    守门弟子对他的态度感到受宠若惊,忙把铭牌双手奉还,“适才是唐门的云和公子来此看书,他除了吃饭睡觉和参加比武,几乎是整日都待在这里的。”

    唐云和?

    贺兰阙和李意秋对视一眼,传言唐门这一代出了个书呆子,看来所言非虚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