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圣人不死 > 第二百八十八章:景泰七年

第二百八十八章:景泰七年

    景泰七年,大年初一。

    通政司先是呈上,天元各地文官和武将的新年奏报,再就是朝堂文官和武将的新年奏报,最后是五军都督府和勋贵们的新年奏报。

    大量新年奏报入乾清宫,堆积成一座小山。

    新年奏报内容,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全部都是祝贺皇帝文治武功。

    只是,景泰帝看着新年奏报上,对于自己的文治武功,极为的刺眼,强忍怒气,挥手屏退了内宦。

    景泰帝很清楚,通过三年来的学习,自己开始掌握权力,皇权得到了展布,不再局限在小小的四方城中,最起码在北都通行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也仅仅是在京而已,无法做到像是自己父亲,爷爷,太宗皇帝,太祖皇帝那样。

    看起来是他自己胜利了,其实不过是百家文官,一次怜惜的均衡而已。

    景泰帝依旧是百家的傀儡。

    ”去南宫。“

    景泰帝走出乾清宫,道。

    南宫,也是南苑,属于紫禁城范围,又不在紫禁城内,曾经是太宗皇帝的燕王府邸,后来成为临时行宫。

    在太宗皇帝迁都北都,被赐予了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汉王。

    后来,宣康帝上位,汉王造反被囚禁在汉王府,直至宣康帝烹杀汉王,改汉王府为南宫,重归紫禁城宫苑。

    只不过,后来南宫一直没有被启用,渐渐荒芜了起来,直至上皇北狩回京,景泰帝把他安置在了南宫软禁,派遣魏王护卫严加看守,不允许上皇见任何人。

    整个南宫被简单修葺,除了被软禁的上皇正雍帝,居住在这里的还有上皇在草原的妻子,以及一些没有门路的内宦和宫女。

    景泰帝来南宫,与自己的大哥,在后花园相对而坐,久久无言。

    他没有嘲笑自己的哥哥,心中则是认同起来,最终无奈的叹气。

    “怎么了,是来笑话我的。”

    正雍帝看着自己的弟弟。

    两人同父异母,关系却极为亲密,为皇帝的哥哥,每年都会大量赏赐为周王的弟弟,更是准许周王生母吴王妃,出宫入住周王府,允许周王赡养生母。

    可惜,一场土堡天崩,改变了两人的关系。

    “我曾经笑话你,看不起你,认为你不过是因为嫡长子而已,才坐上了皇位。

    每日的嬉笑打闹,玩物丧志,与父亲又有什么两样。

    直至到了今天,我才知道是我想错了,最起码是我太过天真,被诸子百家灌输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景泰帝苦涩道。

    点滴的权力,却根本出不了北都,内阁的相权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皇权。

    如果,不是自己的父亲,宣康帝,启用内宦,赐予司礼监批红的权力,今日的皇帝,就真的跟吉祥物没有什么区别。

    “收复河套,扩地南方三千里地,一封封新年奏报,称颂文治武功,在我看来无比的刺眼,就是百家文官在打自己的脸。”

    景泰帝苦涩道。

    陆陆续续,说了一大堆,他也不在意自己的哥哥,是什么想法,又为什么没有回应。

    直至景泰帝把心中的烦闷,全部说完,起身离开。

    “亲亲相宜,准太子可以随时来南宫见上皇。”

    离开前,景泰帝开口道。

    允许太子朱见深,可以随时来南宫见自己的父亲。

    。。。

    全楚会馆。

    当朝首辅张正在京居所,是无数百家文官,趋之若鹜的地方。

    可惜,在没有得到全楚会馆腰牌,无论是什么人,都不会被允许进入会馆。

    大年初一的全楚会馆,有点冷清,张正不喜奢靡生活,除了跟随自己一辈子的老仆,就是一些在老家的老人们了。

    会馆别院中。

    张正正在接待两名百家圣人。

    杂家半圣,吕放问。

    名家半圣,马自强。

    两位圣人在面对张正的时候,表现很是谦虚,没有拿出圣人的脾性来。

    原因很简单,张正的老师,是一位儒家亚圣,况且对方还是当朝首辅,名望天下的大儒。

    当初,三杨在内阁的时候,张正入阁是一个小透明,根本无法展现自己的才华,直至土堡天崩,三杨死在了土堡。

    在接替内阁权柄,张正很快展现出自己的政治才华。

    重用于谦,拥立周王,平息天元动荡,让朝政再次归于平稳,挽救了差点崩溃的天元。

    而后,他迅速与杂家和阴阳家至圣联系,实施诸子百家的谋划。

    就连杂家至圣和阴阳家至圣,都承载张正的政治才华,与治国理念。

    可以说在景泰七年中,张正在稳固天元的情况下,更是扩大了诸子百家的权力,达到了巅峰,就算无法像是旧宋那样,也超过了天元仁宗皇帝在位的时候。

    特别是在天元军权方面,基本上是架空了五军都督府,把权力回归到了兵部。

    诸子百家的圣人认为,当张正卸下首辅的时候,就是成圣的时候。

    “陛下,还是太过优柔寡断了,没有半分宣康帝的果决杀伐。”

    张正看着老仆送来的消息,轻笑道。

    “父子相见,自然是没有问题,是会被赞誉的。”

    马自强笑道。

    “寻常人家自然没有问题,天家就不同了,权力的争斗,向来是有死无生,何况上皇是什么人,刻薄寡恩,心性薄凉之人。”

    张正平静,道。

    他经历了三朝,科举从地方一路到内阁首辅,经历丰富,一眼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什么性格。

    当年,群臣上奏,监察御史和科道言官们伏阙,阻止上皇北伐,结果是什么。

    八位文官下狱,伏阙的全部监察御史和科道言官被杖毙。

    就算上皇为了皇权展布,要效仿自己宣康帝,以北伐草原来煊赫自己的威望,也不应当如此做。

    张正更是看的清楚,便是正雍帝大胜而归,结果也是皇权依旧得不到展布,反而会让文官们更加坚定权力的争夺。

    毕竟,死在杖毙下的监察御史和科道言官,没有犯错,都是出于自己的职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