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这段历史有点乱 > 第十章、反派死于话多

第十章、反派死于话多

    午夜,星月俱暗,皇宫内静得出奇,只是偶尔能听到巡逻的卫兵的脚步声。

    御书房内,刘永正一手拿着玉米在啃,另一只手拿着一本书在看。

    “陛下,天晚了,您该歇息了。”

    侍奉在一旁的太监提醒道。

    “不急,再等等,应该快到时候了。”

    刘永啃着玉米,头也不抬的说着。

    “我说你就别催了,皇兄今晚不把事情弄清楚是不会睡的,我看你也累了,要不去帮我弄点东西吃,顺便出去走动走动。”

    一旁手里拿着小刀,不知在刻着什么东西的刘齐也说道。

    虽说刘齐也是领导,但在自己的直属领导前,肯定只能听直属领导的。所以太监听到刘齐的吩咐并没有动,而是为难的看着刘永。

    “就照齐王说的去做。”

    刘永还是没抬头。

    太监才走出御书房的大门,便惊呼道“国舅爷深夜带兵进宫,意欲何为?”,然后只听见刀兵出鞘的声音,紧接着便是倒地的声音。

    “砰”的一声,御书房的大门被人一脚踢开,然后蔡靖带着一帮手拿兵刃的士兵冲进御书房。

    刘永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出,还是假装吃惊的问道:“舅舅这是作何?”

    蔡靖越众而出,正气凌然的说道:“陛下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事事躬亲,实乃万民之典范,但,陛下年幼无知,错信朝中奸人所言,穷兵黩武,致使国家战火不断,民不聊生,臣斗胆,请陛下退位让贤。”

    “退位?”刘永放下书,看着蔡靖说道:“让贤?让给谁?让给这个嬉皮笑脸、毫无正行的齐王?还是将胡人挡在燕地之外的燕王?或是那些软弱无能,丢了封地只能跑回永安避难的藩王?我想这些都不是,我想舅舅是要让我退位给您才对吧。”

    刘齐一听刘永这话不乐意了,说道:“皇兄,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挤兑我可以,毕竟我也就你说的这样,你真要退位给我我也不想要。但咱们的二叔燕王,你把他和我相提并论干嘛?若不是他把胡人挡在燕地之外,现在让你退位的就是胡人了。还有啊,那些软弱无能的藩王?再怎么说也是咱们叔叔辈以上的人,你这样说不好……另外,舅舅啊,也不是我做外甥的说您,您刚才的话气势是足了,但内容不行。什么万民之典范?您就不是万民之一了?既然你一开始就夸我皇兄,后面就不要说什么穷兵黩武了,这样的转折太生硬……”

    “够了!”

    刘齐得理不饶人,抓住两人话里的漏洞就一阵吐槽,蔡靖听不下去,出声打断道:“现在逞口舌之利又有何用?陛下,若你之前愿跟胡人议和,你还是做你的皇帝,又何须走到今天这一步?但你呢,就算倾全国之兵也要与胡人死战到底。还不念亲情,与那曹腾设计害死我儿。今日若你肯写下退位诏书,我可以让你体面的去见先皇。若你还执迷不悟,我就算背上弑君的千古骂名,也要用你的血祭奠我儿。”

    “切,说道底我们都得死呗,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干嘛。”刘齐继续吐槽道。

    “哼”,刘永冷哼一声,说道:“不念亲情?如果我与胡人死战到底,挡了你的路,你会念亲情吗?你说我害你你儿子?曹家满门忠烈,只因你从中作梗,致使曹家七子去六子回。还有那些我们叫不出名字的兵士,只因你一心想着议和,有兵不援,有粮不发,最后枉死沙场。这些人又是谁的儿,谁的夫,谁的父?难道就许你害死别人的孩子,不许别人害死你儿子,这是什么道理?”

    “哼,冥顽不灵,给我拿下。”

    蔡靖后退一步,对身后的士兵命令道。

    后身的士兵得令,提着刀想着刘永二人逼近。就在这时,异变徒生,一直站在最后面的几个士兵,抢先几步冲到刘永身前,转身将逼近的士兵砍翻在地,然后慢慢的抬起头,冷冷的看着蔡靖。

    蔡靖看清对面之人后,顿时一惊,说道:“夏侯忠!你没死?”

    夏侯忠将手中长刀一甩,抖落上面的血迹,冷声说道:“在杀了你为我家六位少将军报仇之前,我是不会死的。蔡靖,你事已败露,马上投降,圣上仁厚,必会赐你一个体面的死法。”

    蔡靖怒极反笑,指着夏侯忠说:“夏侯忠,我知你有万夫不敌之勇,但就凭你们几个,拦得住我吗?来人,发信号。”

    几声尖锐的哨音划破长空。

    等候在皇城外的永安城守军听见哨音,迅速向皇城集结。

    皇城守备军军营内。

    正在和马涛喝酒的皇城守备军统领吴治听见哨音,将手中酒碗一放,站起身来,口中说道:“大富贵来了。来人,开门。”

    吴治说完,只见眼前寒光一闪,一团血雾喷出,睁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马涛,直直的倒了下去。

    马涛看着倒下去还在瞪着自己的吴治说道:“蔡靖意图谋反,罪大恶极,你助纣为虐,其罪当诛。”

    说完看着围上来的吴治手下,说道:“吴治已死,我便是你们的统领,我现在命令你们和我一起,共抗叛军。若敢不从,与吴治同罪。”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轻举妄动。马涛又说:“曹将军已得密令,现已带兵回京救驾,你们再不认清自己的位置,结果你们自己想象。”

    曹将军的名号众人自是知晓,更何况近日又大破胡人铁骑,永安城的10万守军怎么可能挡得了这支新胜之师。当下便对马涛躬身说道:“属下愿听将军差遣。”

    马涛见这边局势已稳,便下令道:“刘安,朱全,你二人带500人随我进宫护驾,其余人等,守住皇城大门,不能让一个叛军进城。”

    另一边,夏侯义见永安城守军向皇城集结,一声令下,200精锐便分头向东门摸去。

    永安城外,一直关注着城内的局势的曹腾听探子来报永安守军有异动,当下便下令全军上马,向永安进发。

    战马的马蹄声有如滚滚奔雷,由远及近。听得永安城墙上的守城士兵,心胆俱寒,两股战战。

    手上弓虽已拉满,但双手却因为恐惧,在不停颤抖。

    曹腾让军队在弓箭的射程之外停住,对着城墙上大喊:“我乃平西大将军曹腾,圣上有难,领兵回援,速开城门,若有不从,当以叛军论处。”

    这话可以这样翻译:你们若开城门让我进去,你们就可以活下去。如果不开我就杀进去,到时候你们都得死。

    这时候夏侯义带领的200精锐腰别长刀刀,手持短弩已悄无声息的摸到了城门边。因为留守的士兵都到城墙上参与防守,楼下并没有几个人。

    “嗖,嗖,嗖……”几声几不可闻的响声过后,楼下的士兵便软软的倒在了地上。夏侯义等人钻进城门洞内,将身子隐入黑暗之中。

    “城门门栓重逾千斤,人力不可开,全靠绞盘控制,绞盘在城楼两侧,上楼的楼梯只够5人并行。留20人在这里,其余的人每5人一组,隔3阶一组,跟我一起杀上楼去,不惜一切代价在其他各门守军赶来增援之前打开城门。”

    夏侯义简单安排了几句,就率先踏上了楼门两侧的台阶。

    城墙上的守城士兵正紧张的和城外曹腾的军队对峙,哪里晓得危险已从身后逼近。夏侯义见对面台阶上己方人员已就位,手一扬,数十只弩矢飞出,城楼上的守军便倒了一片。然后抽出长刀,冲入人群。转瞬之间,便将城楼前的守军尽数斩杀。

    远处的守军见有人摸上了城楼,将手上弓箭调转方向,一通乱射。夏侯义随手扯过一具尸体当着盾牌,喊道:“分10个人去升起门栓,其余人就地组织防御。”

    最终,夏侯义等人以零损失打开了城门,东门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曹腾的军队进了城门便开分行动,分几路向皇城进发。

    皇宫,御书房内。蔡靖听着从远处传来的喊杀声,内里已经在想象着自己称帝登基的场面。

    一阵马蹄声传来,听人远远喊道:“皇城守备军副统领马涛前来护驾。”

    蔡靖转过身,看见马涛已经下马,远远的朝着刘永跪下道:“陛下,臣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看着不远处的马涛,蔡靖心里隐隐有一种不详的预感,但还是自我安慰般说道:“马涛,看来吴治没能杀了拦住你,让你逃了过来。既然你如此忠心,等永安城守军攻入皇城之后你就给你家皇帝陪葬吧。”

    “禀告陛下,吴治参与谋反,已被格杀。另平息大将军曹腾已率大军回援,其麾下大将夏侯义已带人打开城门。从时间上算,不时便到皇城外平息叛乱。”

    马涛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在蔡靖的头上。

    蔡靖呆立了好久,才颓然坐在地上,看着刘永说道:“是我小看你了,原来从让我儿做大元帅的时候你就开始算计今天。”

    “舅舅,其实你输了还有一个原因?”刘齐似笑非笑的说道。

    蔡靖不解,问道:“什么原因?”

    “你的话太多了。如果你进来直接动手,夏侯忠再勇估计也拦不住你们这么多人。”刘齐解释道。

    蔡靖呆呆的看着地面,喃喃说道:“我就是死于话多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