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寻翊者1:都市星火 > 序章(中) 源断

序章(中) 源断

    众人踟躇间,一位实力较弱,年岁也排在幺位的大能却坚定地起身,答应守护金匙,在满座前辈惊讶的目光之下,同时承诺以三千年为期!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旁座大能慨叹不已。

    大战过后,中心阵眼处一直生灵涂炭,生机尽数流失,满眼所及,那是一片荒原!

    且阵眼遭受天劫雷霆轰击,形成方圆近万里的巨坑,除了沙石便是沙石。守着这寸草不生的荒地三千年,那便是半辈子的光阴!要知道彼时远古大能的寿元也很少有超过万年的。

    这么漫长的时日,何其煎熬啊!

    而那主动请缨的大能,自然是考虑到这一点的。

    他号为“九武丹尊”,来自离阵眼较近的小世界——通灵界。此界历史悠久,起源早已模糊,与大世界的隔绝程度一直都比较低,故而于他一人,守护金匙倒显得极为便利,不见得那般单调。

    太乙十分认可他的选择,更欣赏他身上的那种情怀。两人结识可谓相见恨晚,不久,丹尊竟拜太乙为师,潜心修习阵法及太极五行之道。

    接过昏乌金匙后,丹尊又建造了“通灵殿”,殿设两处,一处在通灵界之中,另一处便在中心阵眼边缘,如此,他便可在两处自由往来。

    两界中人知晓丹尊的使命,借“通灵“二字,敬称他为“通灵王”。

    三千年一过,丹尊修为精进,足以飞升,安排好一切后,便追随师父而去。

    自他之后,每三千年,守护金匙的大能便会轮替一次,但“通灵王”这个尊号却不再变化。

    直到第四任通灵王——锄引守护期间,发生了一场大变故……

    锄引接任后,虽只在两地来回,见识与境界有限,但凭借体内特殊的金元灵性,修为依然进步神速,上任仅仅五百余年,实力已逼近引发天劫的地步。

    在他一次试图冲击瓶颈时,至纯的金元灵力,融合浩瀚的本源之气,其威力竟然强行唤醒了大阵金元阵眼!

    这股力量较以往灵王引发的位面破裂之劫,都更强悍,更暴烈!

    混杂着各种惊人力量的巨大雷霆时隔万余年再次击中阵眼,周遭空间被狠狠撕开数道裂缝!

    乱流涌动之下,锄引一心应劫,缩小状态下的昏乌金匙根本无法受到控制,几回空间震荡后便消失地无影无踪。

    然而锄引自身的力量,并不足以借此劫飞升,多数雷霆之力被阵眼吸收,随后散至五行阵眼中,复归平静。

    等他查看时,昏乌金匙早已不知去往何处,空间裂隙的传送一不分方向、二不分远近,能不能找到,只能听天由命。

    失去了昏乌金匙的五行大阵,不仅仅无法观测大世界五行元力是否平衡,少此阵眼,大阵都难以稳定开启,也意味着失去借天劫产生的强大防御力。

    同时由于远古大能陆续飞升,新一代大能修为上竟显现出弱化的趋势,阴阳两界的壁障也因此更难破除,大阵便几无重启的可能!

    然而邻近文明在数万年内,始终在发展,星环文明虽被彻底击垮,但浩渺宇宙中还可能隐藏着其他强大文明,觊觎海源文明的资源。

    昏乌金匙丢失的那一刻起,大世界所有修炼者陷入迷惑与恐慌,然而紧接着,另一条如同噩耗的发现,虽然被大能级别的人物极力掩盖,还是传了开来。

    本源之木出现了无法恢复的衰老化!本源之气的浓郁度较万年前记载中的成倍下降,也难怪大能修为弱化,飞升困难!

    大世界的源气减少,那小世界呢?

    无疑,稀薄到几乎让修炼者无法感知!

    小世界本是大能开辟,留出的通道过于狭小,在天劫轰击之时挤压进入的微毫五行元灵气和本源之气,经万年消耗,已经所剩无几。

    加上已飞升大能的残留力量随时间推进,竟使小世界的空间性质发生质变,开始与大世界相排斥,难以互相融合。

    其差异也产生出较先前更牢固的空间壁障,源气被阻隔,因此让众多修炼者逐渐丢失运用本源之力的能力,再无法成为大能。

    众多平行小世界之间都有间隔,这正相当于相当于无限弱化后的太极位面,想要突破小世界,必须让壁障破裂,而这引发的海量雷霆轰击,也让进入大世界变为一次危险的渡劫!

    后人便将之陈述为“位面下沉”——这些小世界已经形成了新的一级位面,该位面世界群大同小异,而“太极位面”这一说法一直都在其中流传着,反倒是原先的大世界被认为是“上位面”,那新的位面则只能是“下位面”。

    下位面本源之气几乎断绝,致使本源之木的存在逐渐为众生所淡忘,竟演变成了传说故事……

    彼时,飞升无果的锄引,内疚于心,自知是因突破过于鲁莽,玩忽职守,便主动请辞,去四方世界搜寻。为表决心,与通灵殿定下灵魂契约,生死同命,一损俱损。

    没有阵眼杵的中心阵眼,失去了对周遭五行阵眼的制衡作用,自然就没有时刻看守的必要,但通灵王位,还是需要有人继任,其职责更加明确:要在未来的大战之时,亲自平衡五行元力。人们起初认为,灵王体内需要同时拥有五行元灵之气。

    然而自万年前的大战起,体内元灵气最多者,不过拥有三种,何来五行兼备之说?

    几十位大能汇集在通灵殿,苦思冥想,又翻遍万年前的古籍,进行尝试,如此数十年未能寻得答案。

    虽然有人提议再造金匙,但昏乌作为炼器祖师,早已飞升,紧急关头,炼器之法没能尽数传授,后人屡次尝试制造的阵眼杵,都不能达到昏乌金匙的品级。

    直至一天,某位大能在九武丹尊祖地——通灵界的故居,发现了他飞升前草草收拾的手卷,其中有几行像是即兴而作的文段,正是关于昏乌金匙丢失的应对之法:

    “金匙首尾调和五行,好比阴阳两仪兼容五行。

    若将阴阳五行之气固化,当拟作世界本源之木,扎根而后生叶。

    将诸多元气各自炼化为灵根,无形化成有形,再借灵魂体去滋养,则可自行发散元灵气。

    若体内修炼出五行灵根,居于中心阵眼,则可人为调和五行力量。

    枉自猜测,灵根可影响修士体质,而体质容易代代相传,转为先天特性……”

    这位大能飞速浏览过去,直到最后一句话,让他茅塞顿开:

    “完全炼化的灵根兴许也可传递给他人,若是这般,想要集齐五行,只需寻找愿意相送灵根者,不必全在一人而阴气五行灵根,也应当如此。

    至于灵根与灵魂体剥离,代价如何,则不敢详谈……”

    众大能知晓后,无人对先辈的独到见解表现出怀疑,因为本就有一批大能是先祖后辈,先天拥有五行元灵气,可传代一说便足够说服众人。很快他们各自开始闭关,尝试炼化出灵根。

    至于阴气五行灵根,众多大能知道那定是必不可少,便选择大世界宇宙空阔之处,破开壁障,打出几道极狭窄的通道。

    这个过程虽然很短,但也惊动了大半个阴魔界,魔界大能得知后,却出乎意料的,表现出毫无信任之感,更以金匙丢失为由,竟试图撑破通道,大肆入侵阳界,获得大世界的主导权!

    如此麻烦,却不是让阳界大能最为纠结的缘由——大世界本源之气虽然减少,阴魔界仍旧可以通过阴气相互吞噬,自行壮大,经过万年,魔界大能数目虽少,但实力未见削弱。

    想要让他们主动提供阴灵根,着实难办,实力差距之下,根本无法强行夺取!

    阳界大能担心魔界一味入侵,只得合力封锁通道,再另派人看守,以防不测。

    于是自那时,阴灵根一事便没了后话。

    然而转移灵根这一过程,却成为又一道大坎。几百年内,众多修炼者用失败的教训,得出其中代价,全在于人力。

    只有灵魂体足够稳固的修士,才能承受住凝化千万倍后的元灵之气进入体内,那互斥冲击的威能,意味着失败的巨大可能。

    而提供灵根者,虽应弱于接受者,却也需要稳固的灵魂体,正是因为灵根与灵魂体结合相当紧密,稍有失误,便会自损灵体,落得重伤。

    最后仍旧是那位发现丹尊手书的大能想出更妥当的办法——寻求五位分别拥有灵根品质相近的大能,与灵王一同守护中心阵眼,以备在危难关头,及时合力将灵根融合进入灵王身上。

    如此以来,灵根便仅需转移一次性转移,让五位大能可以继续滋养灵根,提升修为,在大战之前,减少损伤。同时阳界需要五位,阴界也自然需要找到五位,即使当时遇到了阻碍。

    这十位大能,拥有着同样的称号——“翊者”!

    以上,便是翊者的由来。

    从那时启,新任灵王需要周游大小世界群,寻找十位合格的翊者,其中的阴界五行翊者,更需要灵王与阴魔界交涉,寻求阴灵五行魔修的帮助。

    只是,符合要求的翊者着实难寻,需要完全靠灵王的眼光与缘分。如此大任,足以让每一任灵王吐食握发,历经世事沧桑,也留下无数传奇经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