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天选春秋 > 第十三章:知子莫若父

第十三章:知子莫若父

    当晚,李慕在一间精致的雅舍内休息,本来打算趁着梅剑寒不在,先哄着玉茹学吹拉弹唱,可谁知道青雅红着脸进来,死活不肯离开,而且还把王可卿一起带来了,说什么非常时期,殿下安危重要,完全不顾李慕眼神警告,让李慕自己在里间床上睡下,青雅则拉着玉茹和可卿三人在外间挤着打地铺。气的李慕望着青雅圆滚滚的屁股,恨不得扑上去打她几巴掌!

    青雅发现了殿下盯着自己那部位的眼神儿,面上一热,心想道:“得赶紧跟红袖和紫钗几人商量一下,日夜贴身陪伴殿下两年,殿下虽时常流连那些青楼烟花地,竟对自己和蓝瑶几人视若无睹般,从不曾做出过半分出格之事,便是如先前那些不堪入耳的话也不曾说过,怎的这几日倒像是转了性子一般。也不知玉茹到底是真傻还是有意为之,自己和红袖蓝瑶、以及紫钗,还有洛阳府里墨染四个姐妹,才是陛下亲自为殿下挑选的贴身侍女。可眼下可卿和玉茹,一样也成了殿下的贴身下属。可卿玉茹及这里所有人是要跟着殿下一起回大齐去的,等回了大齐可不能让梅玉茹这狐媚子鸠占鹊巢,把咱们的位置抢了去,不行,便是从现在开始,也要仔细看着的,实在不行,即便殿下要教那吹拉弹唱,观音点莲台之类,那也得从了,绝不能被玉茹占了先机。

    李慕可不知道青雅的小心思,只是闭着眼仔细想了想明日该如何安排,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李慕睡了个饱觉,次日醒来已近辰时,揉揉眼坐起身来,外间地上被褥已经收拾了去,想必三女早已醒来,应该是去梳洗了。正要自己下床,青雅却端了盆水进来,见李慕已起身,忙走近了放下盆,过来将李慕扶起,伺候着整理好衣衫,又帮着拢好了头发,让李慕洗了脸,转身出去端了碗煎好的汤药来。李慕胸口掌伤还没痊愈,也不用青雅多说,端过碗来将温热的药一饮而尽。这才问道:“此处分舵的人呢?可是都去准备了?”李慕放下药碗,门外便有两人送了早饭进来,却是一碗素粥,几个精致的清口素菜,外加两张面饼。李慕示意青雅坐下一起用饭。

    “夜里梅剑寒便领着百余人,将此处所有财物都运去了船上,可卿姐姐也已按殿下的意思给王一白传书了,方才听说洛阳又来了信儿,可卿急着到前边去了。梅舵主接了讯息,已带人回来,顺便把定边侯派来的三十几人也一起带了来,此时梅舵主和梅剑寒几十人在前边用饭,定边侯府的首领也在,其他人已经全部被安排到船上去了。”青雅边陪李慕吃饭边详细的回报。

    “嗯,能做到行动如此迅速,可见王一白确实是有些本事,对了,杜先生和红袖他们可有消息了?”李慕边吃边说。

    “据梅剑寒留在城里的人发来讯息,夜里已通知了红袖和魏叔,此时他们应该已出了城,在赶来的路上,贺老三领了十几个人接迎去了。杜先生昨日去寻徐善大人,却是彻夜未归,梅舵主已派了人去打探。”

    “嗯?彻夜未归?”李慕心中瞬间有些不好的感觉,直接推开空碗便起身出屋,向前厅赶来。刚迈步到院中,就见王可卿和双眼布满血丝的梅剑寒,以及梅玉茹,引着五六个精壮汉子和一个锦衣老者进来。那老者已是须发灰白,双目闪着精光,面色有些蜡黄,微微有些驼背,双臂直垂过膝,一双手却异常枯瘦,整个人若非那眼神,竟如重病初愈一般。

    “属下影卫暗部秣陵分舵舵主、死士梅修远拜见殿下!”。那老者便是梅修远了。

    “属下影卫旗下,暗部所属秣陵分舵执事,马长庭拜见殿下”。另一个中年精壮汉子却是秣陵分舵四执事之一。

    “定边侯府内院教习陈保、幽州镇北军五品将军、镇北军拒马营都统曹随风、镇北军游击营都统萧良、拜见定王殿下”。陈保和曹随风、萧良却是舅父派来的人。

    “都是自己人,免礼吧!”李慕虚扶一把,转头看向了王可卿,似乎在等她回报朝廷传来的讯息。

    “禀告殿下,奴婢昨夜已按殿下吩咐传讯京城,想必两三日后洛阳便能收到讯息;今早也收到王大人传讯,陛下已发明旨,昭告天下,立殿下为太子,并派礼部官员向白家送了聘礼,准备等殿下回朝,便为殿下举行纳妃大礼和册封大典。陛下已料到殿下请求处置与东楚外交,传讯上说陛下近日身体状况已大有起色,昨日竟能临朝听政,且当朝下旨,让殿下以储君之身份,处理与东楚国外交事宜,还力排众议,下旨让殿下以监国储君身份,巡按沿途各州、道、郡、县,若发现有不法官员,由殿下全权处置,三品下官员可先斩后奏。”

    “我那皇帝亲爹对本王倒是偏爱的紧,呵呵,近十年未见,竟能如此宠爱。”李慕不无自嘲之意。

    “殿下,有道是知子莫若父,殿下与皇上虽远隔千里,然血脉相连,自然无需赘言便可心有灵犀。”梅修远适当的宽慰了一句。

    “呵呵,梅老所言极是,只是如此一来,恐怕要有些人坐不住了吧?可卿啊,王一白不可能不跟本王……哦,本太子,他不可能不给本太子透漏些讯息吧?”

    “殿下聪慧,讯息中提及,太师高喜暗中派人去了左大营,左大营有两营军卒连夜开拔,自陈留城西进至官城,同时宁王殿下已自幽州启程回返洛阳,荣亲王应是知晓高太师有此异动,已将安王送入右大营中,并令右营军马借演武为名,自函谷关东移三十里。慕容丞相与高喜已暗中频频会面,只是不知如何安排。”

    “宁王去了幽州?幽州不是我舅父在守着?李晖去我舅父军中做什么?”

    “太子有所不知,前些日子定边侯回京祭陵,陛下和内阁恐幽州不稳,便加左卫将军高承为靖北侯,令他和宁王殿下赴幽州代行镇北军军事。陛下昨日已发庭报,因东楚索要徐州,已命定边侯赴徐州调度军马,严防东楚暗中作祟。”

    “糊涂!”李慕惊怒道:“舅父知道我必行徐州,怕高寅会趁机做梗,不惜以镇北军军权换处处受掣肘的徐州军权,徐州刺史高寅是高家三子,怎会甘受舅父摆布?这岂非以小而失大?”

    “殿下有所不知,如今高寅已调任洛阳令,新任徐州刺史是白家二爷,白敬亭!”梅老回答道。

    “嗯?可即便如此,以十余万镇北军换徐州一州之地,也终归是吃大亏了,高家本就掌握左大营军权,如今又有镇北军在握,再加上青州林家和吴子云,铁定是势力水涨船高,他倒是稳赚不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