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扛鼎记 > 第33章 扛棺万里行

第33章 扛棺万里行

    仙门也是一个小江湖,脱俗的地方,从未免过俗。

    也有恩恩怨怨,红尘俗念。

    忙于应酬、巴结师长的弟子不在少数。

    当这种应酬成为一种风气时,对仙门的发展,不是件好事儿。

    你比如,在神算堂之内,以刘香、许君为首的弟子,一直忙于拉帮结伙聚会应酬。

    排挤“不懂事”的弟子,拍师尊马屁,算计他人资财。荒废了修修,间接导致了整体修为低下,最后难逃解体的噩运。此乃后话,暂且不说。

    不可否认,修仙者自然是以修炼为主要目的。

    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在神算堂的日子里,王啸并未闲着。除了应付宗门杂事,利用一切的空闲时间,学习和修炼。

    《三阴真经》读了个大概。他发现,其中只有一章对他有用。其他章节反倒与《白莲心经》运行法门相冲突。

    这很难取舍的,一旦学习了三阴真经,之前的努力将付之东流。毕竟说前者做不到时时刻刻修炼。王啸决定将其放弃。

    而真经关于灵气释放的章节,是有用的。摸索着修炼。

    有不懂的地方,去请教孙德茂老兄。也询问过徐长老。徐长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加上清正道人的心得,让王啸获益匪浅,少走了一些弯路。

    神算堂这些鸟,真指望不上,十句有八句是假话。

    这期间认识了方杰,堂内少有的正义青年,偶尔聊上几句但不敢深交。万一被许君、吴喜这些人看见,方杰会受连累的。

    人体的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和灵气的作用。手臂上一共有六条经络,三条阴经在手臂的内侧,三条阳经在外。

    按《三阴真经》灵气释放的走向,先入手太阴肺经,位于手臂内侧的前缘;再入手太阴心包经,及手少阴心经。最后于小手指释放。

    也就是说,修仙者食指、中指并拢释放,走的是阳脉;而用小指的罕见,因为走的是阴脉。

    这与大多数阴修相似。

    所以,王啸的起手式经常被误认为是阴修,解释多了后来也不再解释了。

    灵气首先起于丹田,经阴脉至小指尖。第一次修炼,王啸用了三个时辰,当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假设在战斗之前,没有人会等你运行三个时辰,再激发兵刃或施展法术的。

    正如当初习练武艺时,一个拳法招式要演练很多次。这需要一个熟练的过程。

    直到这个过程,缩短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在他扛棺之前,已经能在十息之后,将低阶道器兵刃悬空,且颤动不稳。

    多宝腰带中有一件法器,乃邵杰的遗物灵猿头骨。

    他悄悄试过,将灵气注入使头骨放大,目前还载不动人呢。

    话说王啸和于倩出了宗门,但见宗门之外迎来了入冬的第一场飘雪。而宗门内因法阵的作用,只是稍稍变冷,但仍旧生机勃勃。

    放眼四处,皆银装素裹。

    王啸心说,中原之地气候就是好,冬季时间及寒冷程度,比北地千国好上许多。不怪人们喜欢向南方迁移,北地确实不宜居住。

    二人一路无交流,各怀心事。很快到了紫竹观。

    二级弟子于倩,廿七、八岁年纪,比大王啸大上不少,炼气十段巅峰。

    模样儿勉强算得上清秀,宽松的道袍下,身板儿则单薄得可怜。风一吹,仿佛能把人吹跑似的。

    就这样一个娇小的女修,却是个杀人如麻的女魔头。在外表上看不出来任何端倪。

    她对王啸一直无好眼色,反之王啸也是。

    紫竹观内,徐长老交给王啸两个包裹,一份是肖家村肖让的,仍是些特产吃食。

    还捎来口信,说枣红马照料的很好。曾几次脱缰到老山集寻旧主人。教人听了大为感动。

    还有陈光将军,派人送来的一个木箱,黑漆带铜扣的箱子,贴有封条。

    乃是为向少年王啸,表达谢意重礼相赠。由紫竹观代收。

    据徐长老说,陈将军因驱鬼有功,受到楚王嘉奖,赏黄金万两及府邸。

    目前调任“中州城”,官升一级为一城之主。再遇上白帝城主武千秋,可不用下跪了。二人现在平起平坐……

    一掂木箱的份量足有百斤,猜测当中财物不少。王啸收了,但他不是小气之人,在开箱之前,招开执事头领闻古道等相熟之人,当场将木箱打开。

    “嚯!”

    人们皆被木箱中的宝贝吸引,赞叹不已。

    但见满满一箱,即凡人眼中的金银财宝。王啸个人觉得,礼太重了,若不及时散出,恐怕真不是件好事儿。

    女子佩戴的玉石手镯、耳坠,珠宝项链什么的,琳琅满目。大锭的金元宝,每锭有五十两重。其中倒是有散落的几十枚灵石,这才是王啸关注的,陈光有心了。

    他便拿出来一小部分财宝,灵石当然全收了。

    其他由徐长老全权发放。等于是间接卖了一个人情。

    身旁的于倩大为动容,巨大的财富,令她浑身滚烫。极度贪婪写在脸上,丹凤眼能喷出火焰来。

    这孩子傻!她心说。

    假如一箱子财宝在她手上,他人休想分得一毫。同时也代表了大部分内门弟子的心理。

    一时间紫竹观内轰动了。

    春晓、春平道长、春江道长、靳勇及闻古道等人,皆兴高采烈。皆称赞王啸讲义气。

    “二师姐,请借一步说话,”

    王啸扭头对于倩说,停顿了几秒钟后,于倩应了一声,随王啸走出后堂。在一株桃树下站定。

    将一个灰布包裹递给她。

    “于倩师姐,请收下师弟的一番心意吧!”

    “呵呵呵……师弟有心了!”

    灿烂的笑声中,于倩无比的惬意,没有推脱,稍稍客气一下。

    包裹中有一副羊脂白玉手镯、两条珍珠项链,大大小小的几锭金元宝,及一枚嵌红宝石的金钗。

    都很喜欢,最喜欢的是金钗。

    要知道,这些宝贝可抵她至少十年的收入呢。

    财帛动人心。白板似的脸上潮红布满双颊。她没有多宝腰带,只能塞进随身包袱里。

    “王啸啊,你不要以为这样,就能改变什么?”

    见王啸一愣,于倩又皮笑肉不笑的,缓解尴尬。

    “那谢谢王啸师兄啦!”

    她扬起手中的金锭道,又收回包袱里。

    “不必客气!”

    王啸回应道,微笑如斯。心下挺不是滋味儿。

    或许是又想到了什么,他继续道,“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下倒想听听,于师姐对在下有什么看法呢?”

    既然说到了点子上,早晚有这一天,于倩的泼辣劲上来了,“王师弟你……”

    一张口时,头脑立刻混乱了,一回想平日里师兄妹们,凡谈及王啸皆是脏污之词,全是污蔑人的言语。

    回想平日,新人弟子王啸没什么不妥,无可指摘……

    是啊!究竟有什么问题呢?

    “是在下礼数不周么?若有不周之处,请指出来?”

    “这……”

    听者瞠目结舌,一回想确无不周之处。

    但有些话不见光的,她不便说出口。

    “呵呵呵……”

    王啸又道,“在下也懂得人情世故,但请于倩师姐设身处地的想想,克扣在下全部的修炼物品,是不是太过了?”

    杀人不过头点地,你总得留人一口气啊?又非杀父之仇,何苦做的太绝?

    “这、这……”

    于倩彻底无语。之前不曾觉得什么,一旦说开了,竟然也认为太过了。但她轻易不会承认,承认等于是认输。

    “罢了罢了,出发了。”

    王啸道。

    话说王啸扛起棺材的一刻,神色是庄重的。

    多亏徐长老有这方面的考虑,重新置办了一口棺材,由肖家村的肖让几兄弟,打制了干杨木的轻棺木。

    较之前的重量,减轻了许多。

    付出的,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有回报。你比如这一回。

    三百余斤的棺木,未用一丝灵气,全凭体力上肩。

    王啸心说:弟兄们有心了!

    见王啸小跑在路上,目视黑漆棺材五百斤之上。

    御剑腾空的于倩,心下一阵冷笑:看你能撑到什么时候?

    鹅毛大雪纷飞,百米内不见景物。

    “啊……”

    他向旷野中大喊,“师尊!我送你回家啦!”

    旷野中只有回音。四周白茫茫一片。

    他象一匹骏马,纵横天下自由驰骋。奔跑、奔跑,向远方的地平线奔跑。

    仍旧能保持一步三、四丈远的距离。在不负重的情况下,一步可达五、六丈远。

    脚力比刚来仙鹤林时,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三百多斤,对于他来说宛如无物。

    但也忘记了一句老话,叫做远路无轻载。春晓担水时曾说过这句话。

    一天过去了,御剑紧随的于倩暗暗心惊,没想到这厮脚力惊人,比同阶的武修不相上下。

    若再快一些她恐怕要跟丢了。

    天黑之前,有一条河流阻住了去路。

    河流有十几丈宽,接近岸边结成薄冰,河中央水流湍急。十几丈大概三十几米的样子。

    若渡河,可找船只或者找寻桥梁。

    但让于倩惊讶的事发生了,那王啸非但不止步,反而加快了……

    “啊……”

    随着一声长啸,王啸整个人连同棺材凌空跃起,在空中接连踏步借力。

    由于熟读《步云决》,遂将灵力贯注双腿,依法提气,勉强能多跨出一步,向上拔高一尺有余。

    接着灵力溃散,连人带棺材疾速下坠。

    后方的于倩差点儿惊叫出口,因为某人下落的位置,不到河岸。距离河岸有一丈远,下面是一层薄冰。

    眼瞅着掉进河里。千钧一发之际,但见某人在下坠之时,仍表现沉稳,双脚交替踏向薄冰,赫然是他自创的顿步。

    冰碎、人起、上岸,一气呵成……

    “师弟等等我!”

    于倩喊道。

    至此,她再不敢小觑王啸。凭她的眼界,这身法与筑基武修不遑多让。

    听了于倩呼喊,扛棺少年脚步慢了下来。

    于倩在身前降下,“王啸师弟,天色已晚,不如找个人家投宿吧?”

    “也好!”

    所幸在天黑之前,到了一个村庄。

    有炊烟袅袅,灯火初上鸡犬相闻。

    风更大了,下起了鹅毛大雪。

    敲开一户人家,开门的是个老妪,见一身道袍负剑的女道士,知道是仙人驾到,不敢怠慢。见了扛棺的孝衣少年,也不敢多问。

    晚饭后,于倩一洗风尘。执意与王啸睡一间房,后者不解,寻思孤男寡女的……多不好意思啊?

    他又哪里知道于师姐的算计?

    王啸刚要将棺材放下,只听于倩说话了,“切莫放下,若放下做不得数了,此乃柳师尊吩咐过的……”

    你自己也不想想,出坏主意的是你,又想做个好人,分分钟把师尊出卖了。

    坐在火炕边的于倩,语重心长道,“王师弟,师姐对你的孝心十分敬佩,若完成壮举,必将流传青史……”

    听她啰啰嗦嗦,听明白了。这是监视他呢,又上纲上线,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一夜扛棺无语。心事只能给清正师尊说。

    颅海中的金蟾子,出了一个主意,或者出点灵石什么的,堵住于倩的嘴。

    还是算了吧!陈光的财宝也只不过换来了三分钟笑脸。

    贿赂于倩,没有实际意义。

    思忖再三,他也来了脾气。

    不就是棺不落地么,小爷让尔等睁开狗眼瞧瞧,小爷是怎么做到的。

    万里扛棺,棺不落地。此时不仅仅是一个承诺,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了。

    后来,因为听闻此事,司马家暂时放弃了追杀。

    同时,他潜在的敌人,一个小仙门的长老,遂决定放下恩怨。

    该小仙门的长老,有一个兄弟当县令,县令有一个侄子叫孟获,而孟获的养母叫张定芳,张定芳有一个徒儿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