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扛鼎记 > 第36章 落叶归根

第36章 落叶归根

    黄花山产黄花菜,当地百姓以黄花菜为辅食。王啸到的时候,正是黄花菜绝收的季节,百姓俗称罢园。

    刚站在苞谷地头上,于倩师姐便出现了,来的真是时候。

    这边募地一愣,见于倩竟然又换了一个装束,花布包头长布裙,一副村姑的打扮,右臂挽了一个竹篮。神态也象。

    不服别人,就服你!

    若一个人铁了心去扮演一个角色,绝对能惟妙惟肖。

    她刚从苞谷地钻出来,肩上挂着拉拉虫。拉拉虫在爬……

    “师姐!”

    “唔!”

    他没问于倩之前的去向,多余问。有些事自己知道就行。

    “师弟脚力太快,师姐迷路了呢,到处打听,只好先到一步,守株待兔了。”

    后者闻言点点头,“不知师姐问过了没有,三十里铺是往东还是往西?”

    清正道人的老家叫三十里铺。

    “往西,”于倩笑道,“师弟且随我来……”

    说着先行领路。他注意到,师姐粗布长裙背后,有一滩血迹已干涸,创口近两寸宽,乃是飞剑留下来的。

    女修用剑的剑身较窄、较薄。正和创口一样。

    于是,脑海中马上出现了一个场景:

    一个村姑在路径上行走,为农田劳作的夫君送饭。竹篮中有盐渍的黄花菜一碟,红薯两个、一双竹箸、及一小罐清水。

    村姑脸上洋溢着幸福,可是突遭横祸,一把飞剑从后背贯入了胸腔,幸福便戛然而止了……

    杀人只为劫取衣裳。

    乔装打扮掩饰身份。之前的绿棉袍来历,王啸也曾有怀疑过。绿棉袍的主人估计给抺了脖子。

    虽未亲眼所见,仅凭猜测,但八九不离十。

    有些修仙者毫无底线,视人命如草芥,他之前是有所耳闻的。不敢苟同。

    没想到于倩也是这种人,这让人心下犯了嘀咕,遂有了自己的算计。

    不多长时间,到了三十里铺,傍山的一个小山村。有上百户人家各各门户紧闭。偶尔鸡犬一声。

    经过一户农宅门前,有人透过门缝向外张望。见有举止怪异的陌生人出现,门缝又关闭了。

    或许是战争的原因,使村民风声鹤唳。关闭的门窗,是抵挡不住秦军的铁骑的。

    少年人站于正街伫立,扬声道,“鄙人王啸,来自楚国,且遵先师遗愿,寻访杨守成的后人,请问三十里铺有杨守成的后人么?”

    他自信,整个三十里铺都能听见。连问三遍无人应答。

    无狗吠声,说明大黄狗给人捂嘴了。

    这时于倩说话了,“王师弟,你问的不对,那清正道长九十九而殁。同时代的人死绝了,再加上生前从未归家,名声不显,给人遗忘很正常……”

    “嗯!倒也是这个道理呢!”

    点点头表示同意。

    仔细回忆了一下,清正道长有一个妹妹叫杨令妹的。若能活到现在,也九十好几了。

    不过,清正道长曾经提到一件事,他离乡之间,堂哥杨守业的儿子刚出生,名字就是他给取的。此人叫杨继志,应该是一个年近八旬老人了。

    于是,王啸先唤杨令妹,再喊杨继志,并说出大概生辰。

    唤了几遍后,终于有了回应,前百步一户人家大门开了,出来一个中年汉子,情绪比较激动。

    中年汉子身后,跟着一个年轻后生。从面目上看是父子俩。倒是和清正道人,有那么几分神似。

    先一瞥王啸肩上的黑漆棺木,抱拳道,“不知外乡人寻杨令妹、杨继业所为何事?”

    这边少年人便长话短说,汉子最终听明白了,遂对王啸、于倩拜谢。然后请到宅内叙话。

    汉子乃杨继业的孙子,后生叫杨文忠,乃杨继业的曾孙。

    其婆娘和小女忙沏茶造饭。

    婆娘说,家中还有一个小儿,在尚武城内某杂货铺学徒,因战事的缘故,一家人皆担心万分。

    中年汉子叫杨宏达,家中排行第四。据他说,他祖父(杨继业)不在了,父亲如今卧病在床。杨令妹即祖父的姑姑,也早不在人世了。

    杨令妹十六岁嫁到外县,在一个姓周的人家做妾。周家在卢县有一个皮匠铺子。

    早年杨令妹还回乡探亲,在她过世之后,两家人的后代便渐渐断绝了往来。

    杨宏达与王啸,又去拜会了杨氏仅存的三伯杨继祖,和胞兄杨宏彬。

    这时,杨家三代之内的后人,几乎全部到杨宏达家聚集。少年人明白,这些人大多是冲在师尊的遗产而来。

    将天黑之前,几十个男女老少到了杨氏坟地,执揪掘挖。就在黄花山上。

    王啸道,“不必这样麻烦!”

    右手多了一把低阶道器宝刀,灵气走阴脉注入,手腕一抖以刀插地,篷的一下,地上便掘出二尺深的一个土坑。

    又接连三次,土坑深至五尺,基本达到下葬要求。

    这在凡夫俗子眼中,乃仙人神力,无不惊叹。但在于倩眼中,远远不够看。

    天黑之前,总算是棺材落地。了偿了徒儿心愿,及师尊的生平夙愿。

    少小离家九十载,如今落叶归根,清正道人可以含笑九泉了。

    封土之后,将择日立碑。

    将下山之前,王啸面向众人抱拳道,“鄙人王啸曾立下誓言,棺不落地,如今师尊已入土为安,便请杨氏后人做个见证!”

    “这个自然!”杨宏达道,“我等是有目共睹的,王仙长吃食行走,均未落棺!”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又转向于倩,后者面色十分复杂。

    “于倩师姐,您认为呢?”

    “不得不说,王师弟完成了师尊遗志,师姐十分钦佩!”

    于倩道,她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王啸一路之上,逢人便讲。原来早有谋划。将八万里扛棺不落地,弄得人尽皆知。

    正所谓,众口铄金。

    哪怕于倩杀了杨氏后人灭口,也无济于事。她一个人否认,也挡不住悠悠众口。

    清正道长的善后事宜,包括立碑,暂且略过。

    师尊留下的资财散尽,足够杨氏置房置地了,连在外奔波学徒的后辈也沾了光。自不必说。

    由于杨令妹是师尊生前最在意的人,其后代又不在本地,王啸便将一锭五十两金锭,交给杨宏达、杨宏彬几人。

    几个杨氏中人一看,立刻眼冒绿光,包括于倩。

    五十两金系王啸个人物品。于倩见过,是陈光宝箱中的一个,有楚国铸造衙门的标记。

    要知道,五十两金相当于纹银四百八十两。放在乾元界任何一个地方,均是一笔巨款。

    几乎能买下半个三十里铺,或在尚武城繁华地段,兑换一间中等店铺。

    王啸嘱托一定要转交杨令妹后人手上。他说过,待来日将会回来给师尊烧纸、探视的,咱丑话说在前头云云,这让杨氏断了侵吞金锭的念头。

    俗话说得好,无“棺”一身轻。就象是久久压抑后的释放。或者经历牢狱之灾的人,出狱之后的心情。

    几天后的王啸,将孝服甩的远远的。

    象欢腾的小马驹儿,纵身于山水间,欢快的跳跃、奔跑、大喊,畅快淋漓。

    “啊……哩哩啦啦……”

    于倩差一点儿被感染、感动。同时又深深陷入迷惑,不能自拔。她实在看不懂这个人,他的背影就象是一个谜。

    若非亲眼所见,谁也不相信一个炼气小修,能扛棺八万里,棺不落地。毕竟眼见为实。

    令于倩彻底的服气,被这个人的执着打败了。

    若说扛棺之行,乃人类史上的一大壮举。并不为过。

    况且,“棺不落地”实际上是一个坑,强加于人的。

    但也将成为伴随王啸终身的一大亮点,一直存在且被平民百姓,乃至修仙者津津乐道。之后郊仿者如云……

    在返回途中,他重点修习了升腾术,毕竟炼气期不会升腾术,是说不过去的。

    并佐以“步云决”法门,与升腾术结合,可惜效果不太理想。

    每提一次灵气,可纵身腾飞百米。堪堪离地三尺,达到蒿草的高度。

    若施展步云决,需骤加灵力,拔高到一棵树之上。

    速度和高度,较纯脚力要差上许多。所以,他又尝试着脚力中的腿法,与前两者相结合,正在摸索实践中。

    于倩一路跟来,对他的行为了如指掌,但不是很清楚小师弟的修炼路数。

    不禁迷惘。这个少年的身法,远远超过了她的认知。

    甚至产生的怀疑,想去问:你到底是谁?

    路上自然要遇上一些人。有好多人记得这个扛棺少年。人们纷纷问询,王啸每次均不厌其烦回答。

    幸不辱使命!

    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每一次出现在人群中,少年均能引发轰动。很快传到了位高权重之人的耳朵里,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结交和宣传的对象。

    米脂国的君王和陈国君王,甚至派人邀请他宫廷盛宴,均给王啸婉言谢绝了。

    楚国的冬季很短。

    王啸出发的时候下第一场雪,等回去仙鹤林,冰雪正消融。

    某人的名声,早不径流传于各地、各国……

    花喇国白头山,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庄园。即修仙者家族齐家的所在地。

    一间会客室里,齐家家主齐之焕与一个中年书生打扮的人会面。

    絮絮叨叨之后,终于步入了正题。

    中年书生道,“上古秘境再有两年便开启了,难道齐家主就没有相关的筹划?实难相信呢?”

    齐之焕正色道,“不瞒周老弟啊,我家族之力式微,又无心攀附大树挂靠,所以上古秘境之事,暂不做考虑。”

    他早明白周掌门的心思,此番前来,主要是商讨联合事宜。

    周柏乃下四级仙门之主,筑基十期巅峰修为,与齐家交好多年。

    听齐家主这样说,有些失望,但可以理解。

    上古秘境之行凶险异常,争斗在所难免。上有东明王室与二级仙门风云宗、四个三级大派,下有上四级仙门。

    象他们这等,位列于下游的小门小家,如乞丐讨食一般,境况堪忧啊!

    “是啊!若想分得一杯羹,何其难哉?上古秘境探宝无异于虎口夺食,或有灭门之险,也说不定呢?”齐之焕道。

    适才周柏所言,说出了他的顾虑,正是他该思索的地方。

    齐之焕修为和周柏一样。象他们这种孕丹不成,无法突破者大有人在。大家均遭遇同一个瓶颈。没办法,唯有“火离丹”不可。

    可惜一丹难求,皆被风云宗垄断了。

    再者炼丹大宗“济善堂”,又因极缺一种灵草,无法炼制“火离丹”,进而断了很多人的念想。

    而最近又有传闻,说各大炼器商铺的“筑基丹”已经售罄。有囤积居奇者,售价也贵到离谱。而引发了修仙界小范围内的动荡。

    所以,上古秘境之行,对某些修仙者或势力而言。倘或成为一个契机、势在必行。

    据悉,那里灵气充裕、灵草遍地,筑基丹或火离丹紧缺的材料,或者俯首可拾……

    话又说回来。

    周柏所代表的下四级仙门“灰仙洞”,乃上古鼠精遗留的洞穴。

    其师祖曾于洞中得过一本修炼心法和一箱宝物,凭此而发迹,开山立派。

    白头山庄的会客室里,古香古色的家具有年头了。落地芸香木柜则镶有瓷砖画。木案框内有长条瓷砖,釉色为五彩乃白头山水图。案上有灵茶二盏。

    这时,有族中弟子通禀。齐之焕宣弟子入内,当周柏的面对家主耳语数句,后者惊愕张大了嘴。该弟子随之告退。

    “齐兄发生了什么事?”

    问话的书生,刚刚放下茶盏。

    “额!为兄遇到了一个奇人,此人为师尊扛棺,八万里不落地,竟然做到了,令人匪夷所思……”

    齐之焕道。

    “噢!小弟也曾有听闻,对此人十分钦佩,但兄长不至于这般惊讶吧?”

    周柏说着,又呷一口灵茶。

    “呵呵呵……”

    苦笑一声过后,齐家主才将他在米脂国立誓一事,娓娓道来。周柏闻言,差点儿将茶水喷出。

    草率了!齐之焕并非戏言,乃是对一个晚生后辈的鼓励、赞赏。并有结交之意。

    关键点在于棺不落地。没想到坊间竟然无人置疑。且以一面倒的口风愈传愈远、愈演愈烈。

    后世有人专为孝义少年著书立传。

    书中是这样评价的。

    扛棺少年能得到大众认可,皆在于一个“礼”字。戒骄戒躁,对路上每一个人,哪怕是身份再低贱之人,也能做到谦恭有礼。

    大家看在你有礼貌,且苦情的份上,说好话是一定的了。

    要知道,修仙者是很看重承诺的。上文提到过不再赘述。齐之焕不得不认真的对待。

    据弟子通禀,扛棺少年目前已到达陈国。暂时没有打扰齐家的意思。不过,在齐之焕和周柏看来,那一天不会太久。

    因少年人乃仙门弟子。有意结盟的齐家和灰仙洞,便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

    在陈国境内,王啸以三十两纹银雇了一辆车马。因多宝腰带容量有限,有许多东西不得不用马车装载。

    车把式赶车,于倩搭坐一边,王啸步行。马车不紧不慢行在官道上。

    过了陈国国都不远,再往前百里便是“凤凰城”。陈国著名的三大古城之一。

    官道上贩夫走卒或驿差,络绎不绝。

    “师弟啊!陈国有多处名胜古迹、风景绝佳之处,反正也不急着返回宗门,不如去逛一逛呢?”

    于倩或许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态度于无形中发生的转变。其眼神朦胧,语气柔和。

    “好的呀师姐!”

    后者闻言道。寻思了:这娘们发春了,别是个圈套,且小心着点儿。

    马车上装满了赠品。

    米脂国的君王,赠送了金质酒具、茶具各一套。

    皇室之物,制作当然精美,尤其是茶壶镶嵌几种名贵的宝石。皆因听闻扛棺人喜欢饮茶的缘故。有心了!

    他当时回赠黄花菜干一包。后来被米脂国历代王君供奉于太庙。

    三百多年之后,正因为这包黄花菜,强秦兵临城下之时,米脂国慕容太后将黄花菜高擎于顶,直敢面对秦军的百万雄狮……

    而陈国就没这般好运了,王啸没留下东西,后来被强秦灭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