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

    瞿珣光目瞪口呆。

    目瞪的,是曹文庆这老小子信口拈来的劲儿——要不是太子曾经问他是谁把开海贸一事传出来的,他都要真的觉得是太子与辽南王联合立项;

    口呆的,是这群商人,平日里一副钻钱眼里除了钱啥也不认的样子——在听到前面讲理由的时候还有皱眉思索的,听到立碑扬名的时候竟然就跟啥似的,眼睛里的光都要赶上奥特曼的镭射眼了好吗?

    不过,瞿渠不是去找太子殿下了,怎么还没来呢?

    ……

    青云会馆,阁楼上

    满室沉默。

    大家都震惊于下面那人胡说八道的胆量。

    瞿渠率先开口,奇道:“他凭什么敢信口开河说——”太子与辽南王商定了这些事。

    “因为他知道,即使本宫站在这儿了,也不会反驳他。”元熙昭站在瞿渠的前面撑着栏杆,她背脊挺直,神色难辨。

    “海贸一事本就是本宫倡导,这一众商人也皆是为此而来。

    “若在此情景之下本宫公然反口,虽然必然能将成昀和曹文庆的谎言戳破,日后在朝中再想议定海贸,再真的想要让这些商人支持,定然举步维艰——

    “更况且,他说的法子完全就是在推动海贸的开放。”元熙昭缓缓道。

    这群人一开始想要诈钱的法子未必是这么想。只是前日里她去找瞿珣光想打草惊蛇一番,这才直接将她的名号搬出来想要拖她下水的吧。

    倒是成昀一贯的作风呢。

    “他几乎就是在帮殿下。”洵淳皱眉道。

    “除了,”张崇钰说,“办法是他们想的,活儿还和我们一点关系没有。”出力不讨好的事,他图啥呢?

    元熙昭说:“他想要人,要钱。”

    她手指尖敲了敲木栏。

    他想造反。

    瞿渠睁大了眼,随即眉头紧皱,一言不发。

    此时,他无论是作为一个商户子,一个江湖文人,一位储君之友,在这种军国大事面前,一句话也不应该插口。

    另外两人也被她没说出口的意味惊到了。

    是的,那些钱、人将要的去向——就是造反。

    瞿渠回忆到,刚刚他们进来的时候,本想直接坐在下面那些商贾的坐席之中。但乍一进门,就被青云会馆的管事请到了楼上雅间。

    他注意到,这个掌事虽然恭敬却并不有惧意——大多数时候,平民对贵族的敬意一般并不来自于所谓确实身份的自卑,而是后者对自己的统治权。瞿老头说的那种,决定另一个人的财富,生死的统治权。所以惧意一般是情不自禁的。

    所以,这位管事是不知道来的这位是当朝太子,还是确实有所凭借丝毫不惧呢?

    “他不怕殿下知道?”瞿渠还是问了。

    造反这种事,不都该藏着掖着吗?怎么不仅不藏着掖着,反倒跑到一国储君的面前大喇喇地展现出来,甚至直接举着储君的旗号招兵买马呢?

    瞿渠看到元熙昭回过头,她眯起了眼。他注意到,她的脸上还是挂着微笑。

    “对呀,他怎么不怕本宫知道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