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嗜人之夜 > 第四十八章 癫狂者的胡言乱语

第四十八章 癫狂者的胡言乱语

    “就算人生是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

    ——尼采《悲剧的诞生》

    离开弗洛伊德精神病院的阿瑟-浮士德回到了家里,他的家被人清理过,几乎之前所有的东西都被清走,只留下几件衣服还有一些生活必须品。

    那面巨大的镜子依旧放在原地,他站在镜子前审视了许久。他看着他的长发还有他脸上浮起的皱纹,没有任何的思绪。

    书桌上堆满了书籍,曾经的那本《罪与罚》依旧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上。那封写给玛甘泪的信就夹在书中。但是,此时的他无论如何也无法再记起曾经的一切。他呆呆地站在原地,看着这熟悉的一切——离开了五年,五年前的记忆愈加的模糊,也许是自己老了吧,记忆里衰退。

    他不再去试图回忆,他一思考脑袋就剧烈地疼痛。

    ——没有过往,就像叔本华【1】这个老东西说的一样:“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我不存在于过往,这不是形而上学的静止孤立,我也不存在于未来,这也不是故意扭曲时空。现在就是现在,我们永远都活在现在,过往只是回忆在作祟,未来只是预见与推测的诡计。

    现在就是现在,每个人永远都活在现在......

    他停止了思考,对着镜子笑了笑。紧接着是一阵不受控制地狂笑。他越发的控制不了自己的这个毛病,渐渐地他也不去制止,就任凭着笑意放纵。

    连续五年被压抑在一间房间里,他已经习惯了黑暗,任何的光明都使他不安与难受。光是什么?光代表着手术台那刺眼的灯,随之而来的是无穷无尽地电击。

    他讨厌光,任何的光。当然月光除外。

    他将窗帘拉得紧密,没有任何的阳光能够照进屋子。他也没开灯,房间昏暗无比。他习惯了黑暗,漫漫长夜才是他的归宿。他讨厌光,讨厌任何形式的光芒。

    而老大哥就是那种光芒,他普照着整座城市,他像太阳一样高高地悬挂在每个人的心中。他是每个人信仰,只要抬头仰望,就能看到老大哥的那一束光芒。

    阿瑟-浮士德在昏暗中抬起了手臂,陶醉在自我的世界之中,他高喊着——

    “‘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可他的黑暗紧接你们的强光。黑暗将会把你们笼罩,将你们的光芒吞噬。”【2】

    他深情朗诵着,又拿起稿子挥笔疾书。他的思绪在一瞬间如瀑布一般奔流不息:

    ——“我是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剧作家,我要指导一出喜剧,让你们每个人都清醒!喜剧?悲剧的兄弟,你们为何会被分割?就像天堂与地狱,就那般水火不容吗?

    “不!当然不!你应该看看维克多-雨果的《欧那尼》【3】!他会告诉你原来喜剧与悲剧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原来三一律【4】只是一种刻板的信条!那么你不也是吗?我伟大的弗朗西斯,你同太阳一般笼罩在这座城市,我歌颂你,歌颂你那呆板的教条,我歌颂那光芒四射的形式主义!喜剧就是悲剧,光明就是黑暗,那么——你们所谓的天堂又与地狱有何区别?天堂即是地狱,地狱即是天堂,神无非与人同形同性【5】,神无非是人的模样,克塞诺芬尼【6】说——‘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特拉基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每个神乃至上帝都有人的模样,那么既然是这样,上帝与神就没有欲望吗?

    “欲望是最根本的东西,是一切恶行的根源。《圣经》中一开头便说——‘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那么神想要有光,这不是一种欲望吗。欲望会衍生出罪行,世间所有的罪行都离不开欲望在暗中作祟。

    “那么既然连神都具有欲望,你们又有什么资格说天堂就没有罪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谎言?虚伪,极其虚伪。老大哥就是上帝,手段完全一样,无非是用一种谎言来诱骗虚伪的人心。

    “喜剧即是悲剧,天堂即是地狱也是人间的另一种别称。既然都有欲望,那么不管是哪一种,都好不到哪里去。你看看这座城市不像天堂吗?”

    我们姑且认为阿瑟-浮士德已经疯了,他说的每一句话无非都是一个疯癫者的心声,毫无逻辑可言。这完全是一种意识流【7】,一种对不幸人生的悲观嘲讽,亲爱的读者们不必信以为真。

    这种情况在阿瑟-浮士德入院接受治疗之后变得越发的频繁,他那是一种混乱的世界观。

    ——一个正常人,进入精神病院治疗之后,完全变成了一个精神病人。

    这不就是这个扭曲环境下荒唐至极却又时常发生的事情吗?

    不过阿瑟-浮士德是与众不同,其他人出院后都会对老大哥格外的着迷追从,这在老大哥诞辰日游行那天表现得淋漓精致。而阿瑟-浮士德在出院之后则变得极端的反对老大哥,甚至是反对所有虚伪的人。

    他整日待在自己的屋子里,奋笔疾书,写着那些惊人的剧作。当然他并不想也并不可能将那些剧作发表。他只是写于纸上并幻想着他已经成为了这世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像那些阿里斯托芬、索福克勒斯之辈的都不能够与他相媲美。

    昏暗的房间,疯癫的人儿。

    直到他感到饥饿,直到夜幕降临,他才意识到自己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

    ——伟大的剧作家被现实击垮。

    他在夜幕时分出门寻找工作。他忽然记起阿诺,记起那家印刷厂。

    但是他已经完全记不起那家印刷厂的具体位置。他隐约记得是在他家的附近,临近路易第十二大街的位置。但是,他在周边的片区绕了好几圈一直没有找到那家曾经的印刷厂。

    事实上,阿诺早已被监视者抓进了监狱。同莱昂一样,莫名其妙地就消失在这个世上了。人间蒸发,这在这座城市里时有发生。

    于是,阿瑟-浮士德不得不放弃寻找自己之前工作的印刷厂,他必须重新寻找工作——不然他会饿死的。

    但是他衣衫褴褛,头发混乱不堪,连道路上的狗都在歧视他。他这个样子一看就是一个比下层人还要低贱的人——也许是小偷,也许是乞丐,也许是疯子。疯子可能更接近一些。

    然而在这个阶级固化严重的城市里,他必然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那么,又有谁能够给他提供工作?

    --------------------------------------------------------------------------------------------------------------------------

    注释:

    1.亚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2.“‘他沉沦,他跌倒。’......将你们的光芒吞噬。”:出自尼采《快乐科学》的序诗《戏谑、阴谋与复仇》中第47首《沉沦》。在此有所改动。

    3.《欧那尼》:雨果著名剧作,打破古典主义文学戏剧的固守,打破传统三一律,打破古典戏剧中喜剧与悲剧的绝对界限。该剧一上演便掀起了一场古典派与浪漫派的文艺大论争。论争程度之激烈,卷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以及影响之广,都是史无前例的。这就是后来文学史家们称之为震动了欧洲的“欧那尼之战”。

    4.“三一律”: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琴提奥约于1554年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5.“神与人同形同性”:即古希腊神话的一种鲜明的特点。神与人同一形象,同一性格,是人的最高典型和个性最大的张扬放大。这是希腊宗教与其他宗教最本质的区别,古代希腊人是用典型的“神人同形同性论”来塑造奥林匹斯诸神的形象和性格的,神抵们的神性完全是人性的,神并未被抽离世俗人性,而是人性的夸张与放大,这是一种人类自我对人性的肯定,使得整个希腊文明都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即以人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和出发点。

    6.克塞诺芬尼:古希腊诗人、哲学家,爱利亚学派的先驱。其贡献可与泰勒斯相媲美。他认为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必须是绝对的,即“理神论”。与崇拜人格神的“有神论”相区别。(注:阿瑟-浮士德在那段独白中将这两种理论混为一谈。)

    7.意识流: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of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意识流文学是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说领域,在戏剧、诗歌中也有表现。(意识流可以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手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