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神鬼异志 > 第七章 西汉末年

第七章 西汉末年

    他不易,他跟你道行差不多,那他最少也是结丹了。它只是不能说话,我都不能筑基。

    张柏舟在心里吐槽着,却没有把话说出口。

    “鹿兄的神异不是指这个吧。小师叔。”张柏舟特意强调了一个小字。

    “出门在外,我们之间也可同道相称,喊我张道友即可。柏舟师侄。”小师叔特意强调了师侄这两字。

    一边说着,一边将食指按在鹿兄的眉间。

    好似叮咚一声,一头长着大角的鹿变成了一匹棕黄色的马。

    指鹿为马,你小子应该姓赵才对。

    “师侄如果需要,可以用鹿兄代替脚力,这一路其实很远。”

    “打住打住,既然同道相称,为何还一口一个师侄。和你那师傅一样虚伪。”张柏舟接口道。

    “那就柏舟道友。”小张师叔一边说一边笑了一下。

    笑起来还挺好看,可惜不是一个女子。

    “嘿嘿,张昭道友,我刚想明白一个道理。”张柏舟顺坡下驴的说道。

    “是何道理。”张昭问道。

    龙虎山张天师关门弟子姓张名昭。在山下行走,已得小天师的名号。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哈哈哈,我早前怎么没想到呢。”张柏舟一边说着,一边感觉好笑,便笑了出来。

    “师叔这招变化堪为神奇,可否教我。”张柏舟继续说道。

    “龙虎山的规矩,柏舟你又不是不知道。非师不能授业。我现在虽被称为小天师,但确实还不是天师。”

    “说的你好像成为天师就能教我似的。你知道我不能再修炼了吧”人到中年就特别喜欢抬杠。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还是说出了这个修炼话题。

    “师傅跟我说过,柏舟师侄你的天赋悟性皆属天人。每每我骄傲自满之时,师傅就以师侄你为对象鞭策于我。”

    听到这句话,一开始张柏舟愣了一下。然后心里想到,小师叔其实不仅人好看,修为也高,说话也好听。以后得和他好好相处。

    “师叔,我以后还是叫你师叔吧。张天师真的这么对你这么说我吗?不会是骗我吧。”张柏舟打趣道。

    “柏舟你自便就好,我会对应的回应你的。”

    两个人边说边走,一个上午过去,就来到了龙虎山脚下的小镇。

    这一整个小镇自是龙虎山的产业,张昭走到一处,周围人便络绎不绝的人向他打招呼,口诵小天师。

    “得,我也叫你小天师得了。”张柏舟醋溜溜的说道。

    虽然在龙虎山天师府他也算是一个名人,但没怎么接触过龙虎山天师府的人们。确实不知道这么一个十九岁还没筑基成功的龙虎山道人。

    当然其他很多筑基成功的龙虎山道人,只有经常在山下办事的会被这些镇上的人记住。其他,也只有像小天师这么风华出众的特殊存在会被记住。

    就在两人坐着聊天的时候,一个掌柜模样的人走了过来,还带来了两个二三十岁的青年人过来。

    “小天师,这两兄弟就是想在江湖上闯名头的赵清、赵风兄弟。陈道长之前算过一卦,你就带在身边,时机一到,他们自有机缘。麻烦照顾一二。赵清、赵风还不拜见小天师。”

    一边说着,一边去踹两个青壮年。这两位的不情愿,张柏舟是能看出来的。

    虽然人的名树的影,可既然没见识过你的真本事,如何让两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对你心悦诚服呢。

    “好的,这趟出门比较长久,既然师兄已经算过一卦,那就跟着我们走吧。这位是张柏舟道友。”张昭一边应承着,一边介绍起了张柏舟。

    张柏舟随即还了一礼。

    一番整备以后,四人就一起出发了。

    而队伍加入了两人以后,小天师张昭的话就渐渐少了起来,基本上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而张柏舟与赵清、赵风两兄弟聊的很是投机。

    一人迫于了解山下的风俗人情,而赵风兄弟就是喜欢显摆的性格。

    对于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添油加醋的说了出来。

    可聊了半宿,发现这两人也是青瓜蛋子,之前根本没有出过远门。出了龙虎山地界的事,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听某某说的。

    山下的世俗张柏舟了解过一些,可山上的小道士能知道些什么呢。那些外门弟子也都是有计较。

    风土人情讲讲还好。真什么家国现状,明显也是兴趣缺缺。当然也有几人针砭时事,高谈阔论的。但当时张柏舟不凑巧没兴趣听。

    前段时间很想听,却没听人谈论了。

    基本知道的是目前好似是西汉末年三国并起。但西汉还未亡国,可已经有像魏蜀吴的三方势力分别执掌国政。

    一国三分,但这些有名有姓的人物,和印象中有太多的出入。搞的张柏舟也不能确认这个西汉是不是他知道的西汉。也许根本就不在那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位面上吧。

    而赵清赵风两兄弟是武修。

    好像一开始遇到的大当家也是武修吧。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他们这一阶段就像是修道筑基期前的练气、凝神阶段。

    有武修当然也有文修。只是从立意上不同。修行方法上不同罢了。

    张柏舟知道这种武修文修与修道最大的不同是:

    修道从练气开始,至凝神、筑基、结丹这四个境界是不会去刻意打磨的。

    就是夯实基础,以壮大自身为重任。

    当然也有一些修炼到筑基或者结丹,感觉此生无望了,也会去专研术法的。

    也有在专研术法进一步突破境界的,但少之又少。

    但更多的修士是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术法学习后就没精力再精进境界了。

    境界高的战力不一定强,战力强的境界不一定高。

    而武修文修从练气开始就压榨自身潜力了。凝神境即为巅峰。

    所以武修凝神境战力碾压修道结丹境的比比皆是。

    但武修和文修不能按部就班的筑基然后结丹了。

    筑基的过程像是在破坏他们的自身的躯体以及体内的精气神。往往只有大机缘者能一步结丹。

    然后结丹后的武修文修再次可碾压修道的一般元婴境。

    因为道教自身追求的清静无为,所以道士一般都不会选择武修文修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