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76章张伟回京,从未改变

第176章张伟回京,从未改变

    张伟得知张兴民带着燕国子民向南撤退时。

    自然没闲着。

    他让张家商行的人一路随行。

    然后在他们的领地内设立商行。

    这是他给张家留的一条后路。

    只要张兴民在一天,张家商行便不会有麻烦。

    不仅如此。

    在启辰回京的时候,张伟让张家商行的人做好准备,将他们这些年积攒的所有财富往南转移。

    试图离开大汉的权利中心。

    当然,张伟自然是成功了的。

    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妥当之后,张伟便坐着马车,悠哉乐哉的起程回京。

    从今天开始。

    他便是张兴国。

    这些年,他操纵张兴国日夜不辍的练习,武艺超群,完全可以担任军中之职。

    在启程回京的时候。

    张伟已经得知,刘彻给他封的官职。

    虽然不是什么大官。

    但左京辅都尉在皇城还是有一定权利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在一年之内连续往上爬三个台阶。

    要是他能在一年之内达到寺令,便可以直接进入权力中枢。

    甚至能直接位列九卿。

    他现在的目标就是尽快成为寺令。

    ……

    京都之中。

    张兴民已经受到来自张伟的书信。

    当张兴民得知张伟已经启程回京的路上,嘴角微微上扬。

    虽然张家商行和张家的所有资源都在他们手中。

    可在张兴民看来。

    和他有关系的,就只有张伟一人而已。

    他唯一牵挂的便是张伟。

    要是没有张伟,他现在可能已经在朝堂上杀疯了。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他们父亲之死有联系。

    当他把事情查清楚之后。

    有一个算一个。

    他不会让任何一个凶手逃脱。

    他会让这些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把书信看完后,张兴民拿着它走到旁边的炭火前,将其焚烧干净。

    “把天下酒楼的东家给我叫来。”

    张兴民把书信烧完后,净了净手,默默的坐在旁边的案几之上,对着下面的随从说道。

    “喏!”

    下面的人应声离开。

    大约半刻钟之后,一个灵活的胖子,抹着额上的虚汗,快速进入书房。

    进入书房之后,灵活的胖子直接跪倒在地,冲着张兴民恭声说道:“小的见过大人。”

    他们之前见过张兴民。

    也知道张兴民是他们背后的东家。

    虽然不知道张兴民这样做的目的。

    可他们也不敢妄自非议。

    只能按照张兴民的指令行事。

    大约是七八年前。

    两个小屁孩找到他们,说是要给他们投资,让他们在京都开一家酒楼。

    酒楼取名为天下酒楼。

    这家酒楼存在的意义便是囊括天下美食。

    然后将其汇聚在一起,给京都的达官贵人享用。

    等他们将天下酒楼开起来之后,两位小公子再一次找到他们,这一次对方给他们输送了一批仆从。

    这些仆从便是天下酒楼的小二。

    这些小二和他以往见过的完全不一样。

    他们好像读过书。

    而且特别有学识。

    每个人都能识文断字。

    在处理客人关系上,也很有一套。

    甚至集合了青楼妓院的一些操作方法。

    将这些东西整合在一起,让天下酒楼瞬间红遍,整个京都无人可以企及。

    正是因为天下酒楼的存在,京都的达官贵人都喜欢来这边喝酒聊天。

    而两位小公子安排的人则在酒楼之中四处游转,甚至把他们的所谈之事全都记录在册,从而整理成了一个巨大的情报网。

    他当时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吓得魂不附体。

    甚至想要报官。

    最后毫无疑问,直接被人拦了下来。

    他也是第一次认识到两位公子的厉害。

    明明年龄不大。

    但做事都滴水不漏。

    面前的这位公子还算好糊弄。

    就算此人再怎么聪明,但商业上的事情这人懂的不是特别多,他完全可以阳奉阴违。

    他之前也确实偷了很多油水。

    不过,当他看到这位公子的兄长之后,他连搞小动作的心都没了。

    那人才是真正的老女干巨猾。

    明明是个小孩。

    却如同老狐狸一样,把他耍的团团转。

    还能知道他的所有行径。

    甚至连他投了多少钱,对方也了如指掌。

    那一刻起,他才收起了自己所有的小心思。

    老老实实经营酒楼。

    甚至将所有营收全部都奉献给两位公子。

    幸好这两位公子也没亏待他,这些年,他确实赚得盆满钵满,在京都甚至只办了宅院,让自己的家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如今。

    当他得知张兴民已经成为大汉九卿官员时,他虽然有点震惊,但也在情理之中。

    来到张兴民府邸之后,他自然不会犹豫太多,直接倒头就拜。

    “起来吧。”张兴民淡淡的说了一声。

    等对方起身之后,张兴民这才开口询问:“公孙贺和其他人的罪证都收集齐了吗?”

    公孙贺和其他朝廷官员都喜欢去天下酒楼。

    他们在酒楼谈天说地。

    虽然嘴很严,但时间久了之后,他们会将天下酒楼认为是天底下最安全的地方。

    有的时候喝大了。

    他们会无意间吐露一些消息。

    公孙贺是大汉的第

    11位宰相。

    前面的那些宰相善终的没有几个,基本上都落得凄惨的下场。

    其中便有他叔父。

    他们叔父和他们父亲一样,都是忠心与大汉的,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最后落的什么下场?

    还不是被放逐,然后被人欺凌?

    他们这次回京都就为了给张家的人报仇。

    等将张家的仇报完之后,再看要不要忠心于大汉。

    天下酒楼的管事一听这话,浑身的肥肉都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公子真是好大的胆子。

    一来就要大汉宰相的罪证。

    公孙贺虽然是天下酒楼的常客。

    可对方能成为宰相,嘴自然比一般人严实很多,他们虽然探听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但不足以为凭证。

    面对张兴民的询问,这人想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公子,对方怎么说也是大汉宰相,我们真的要对他们动手吗?”

    “那位宰相来天下酒楼的时候,都会带很多仆从,有他们的人在外面守着,咱们的人也不好在侧旁听。”

    “并没有得到太多有用的凭证。”

    “现在掌握的都是从别人口中探听而来,不足以为凭证。”

    张兴民闻言。

    把手放在了桌案之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着。

    和他兄长说的一样。

    公孙贺确实是一个特别谨慎的人。

    有了前面的前车之鉴,后面的宰相都圆滑了很多。

    他们在对刘彻的事情上都处理得十分妥当,而且十分的善于察看人心。

    总之,这人不好处理。

    “不用着急,你先回去守着。”

    “这段时间,公孙贺来天下酒楼的时间可能会增多,你安排人守在外面,但凡看到他,就刻意和他接近,但不要被人发现。”

    “喏!”

    东家点了点头。

    心中莫名的松了口气。

    他就怕张兴民做出什么莽撞的事。

    张兴民怎么说都是一个未及及冠之年的孩子而已。

    万一冒冒失失,让公孙贺察觉什么,那倒霉的可就不是张兴民一家了。

    他这一家可能也会落得尸骨无存的下场。

    再说,那些人都不是傻子。

    之前有不少人已经在探寻天下酒楼背后的人。

    只是被这两位公子给遮掩过去了,目前为止,并没有人知道天下酒楼背后的东家。

    可纸是包不住火的。

    天下酒楼这么火爆。

    刘彻的几位皇子已经大了。

    他们也会在京都游玩。

    而天下酒楼又是京都最火爆的酒楼之一,里面囊括了天下美食,几位皇子怎么不会亲自品尝?

    总之,这段时间他们必须得小心。

    甚至不能露出任何马脚。

    张兴民的话正合他心意。

    张兴民又叮嘱了一会儿。

    把事情都吩咐完后,才让天下酒楼的管事离开。

    等此人离开后,张兴民在房间转了一圈,眉头微微皱起。

    张伟南下的这段时间,他就如同失去了主心骨一样。

    明明他才是张家的话事人,可他总觉得,自家兄长的实力在他之上,只是不喜欢拘束,恣意洒脱惯了而已。

    想到自家兄长的为人,张兴民无奈的摇了摇头。

    然后转身离开书房。

    准备上门拜访一下自己的岳父大人。

    他们来这边之前,他们的叔父早就已经给他们安排了一门亲事。

    他的岳丈大人正是长官刑狱的廷尉,银引青绶,是正儿八经的九卿人员之一。

    而他要娶得的正是这位廷尉的嫡出姑娘。

    据说这位姑娘聪明好学。

    且身材壮硕。

    一看就是好生养的。

    他们叔父也正好看中这一点,才会为他们定下这门亲事。

    因为他们张家的子嗣实在是太凋零了。

    他们叔父临终的时候,还在念叨这件事情,让他们和他们的几位堂兄多努努力,为张家开枝散叶。

    或许是因为他们父亲的缘故。

    在他们未及冠之前。

    族中并未给他们安排通房或者小妾。

    这也导致,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是童子之身。

    当然,张兴民能明显地感知到,自己这些年的体质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

    或许和未同房有关。

    张兴民一边想,一边让旁边的门房给自己准备了一些礼物。

    然后让人驾着马车,来到廷尉的府上。

    当张兴民来到廷尉府上的时候。

    廷尉府上的人对张兴民热情款待。

    甚至只有张兴民热情地迎进了府。

    全程都带着笑脸,已然是将张兴民当成了廷尉府的姑爷。

    张兴民进入廷尉府后,眼观鼻,鼻关心,目不斜视的坐在大厅之中,等着廷尉归来。

    廷尉身为九卿之一。

    自然是在忙碌。

    他现在也在廷尉下方任职,也算是自家岳父的属官。

    今日来拜访岳父的同时,也是来汇报一下今日的就职情况。

    明日开始,他便要去固定地方上任了。

    大约半个时辰后。

    廷尉府的主人这才紧赶慢赶地回到了府中。

    “老爷,您回来了?”

    “张公子在大厅等着呢,说是要见老爷。”

    廷尉听到管家的话,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却没有表现的过多。

    然后将自己的官帽摘了下来,放到旁边的管家手中,之后便进入大厅。

    刚进入大厅,他便看到坐在上方的张兴民。

    张兴民确实风姿绰约。

    而且身板结实。

    一看就比他们父亲要强很多。

    当初,张旺景上门拜访的时候,他就知道对方的想法,只是当时没同意而已,直到他看到张家的两位公子之后,这才改变了主意。

    张家的两位公子不仅是嫡出。

    而且十分有教养。

    尤其是张兴民。

    张兴民学识渊博。

    且为人机敏沉稳。

    这样的人适合成为廷尉府的属官。

    以后甚至有可能成为廷尉。

    他现在这个职位十分的重要。

    大汉现在歌舞升平,一片太平。

    没有了战争,百姓都安居乐业,但在这安定繁荣的表象下,还是隐藏着很多肮脏。

    而他的职责便是把这些全都揪出来,让大汉得以清明。

    张兴民是他看重的继承人之一。

    他自然得站在张兴民这边。

    看到张兴民之后,他生出了想要将自己提出的张家嫁给张兴民的想法。

    当自己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张旺景立刻就同意了,并没有拒绝。

    两家便结成了秦晋之好。

    张兴民来京都的消息,他已经听说了。

    虽然没见张兴民上门拜访,但他也没过于生气。

    他知道张兴民在干什么。

    直到在朝堂上,看到张兴民立于刘彻身侧时,他才知道,张家早已经非昔比,张兴民也不是他当初看到的那个毛头小子。

    这小子已经初出茅庐。

    而且仗着刘彻对张家的愧疚,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自己的要求。

    且这些要求都不过分。

    刘彻看在张家的面子上,会满足张兴民的一切要求。

    如今。

    张家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有不少人甚至已经去镇守边关。

    可以说是朝中的封疆大吏。

    他们现在在大汉的地位举足轻重。

    只是那些文臣还没有领悟到而已。

    之前有人提出,要削弱张家在军中的权利,可刘彻一概没听,继续让张家的人步步高升,甚至让他们执掌了一个军的权利。

    他当时还觉得这门亲结错了。

    因为他们就是一个廷尉而已。

    掌管刑狱之事。

    对其他事一窍不通。

    自己的张家和张兴民结为一体。

    廷尉府和张兴民一家边算是搭上的关系。

    众人只会认为廷尉和张家是互为依靠,同气连枝的存在。

    现在想扔,已经扔不掉了。

    幸好张兴民还不错,还不至于让他后悔。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