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桃花源后记 > 十 发财机会

十 发财机会

    一早,李泰就起床准备早餐,昨晚得罪了小姐,今日必然要讨好一下,这就是所谓的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要问李泰为何要得罪小姐,那作为新时代的人谁还没点骨气呢,而且自己手里攥着小姐的胃,量她也不敢太难为自己。

    做好早餐,桃花还没来,王伯就先到了。原来老爷还未走,就等李泰的早餐后再去县衙呢。

    看来老爷的胃也被抓住了,王伯拿好烧饼,又嘱咐李泰隔三差五的给老爷准备饭菜,自会安排人送去县衙,老爷不能每日都来回奔波,只能出此办法了。

    李泰领命,以为王伯还有什么交代,比如老爷赏赐之类的,李泰就差明着问了。

    可昨晚王伯将李泰言行报给老爷后,昨晚思考一夜后还是决定不赏了。因为总觉得这小子目的不纯,至少是有别的目的是他们不知道的,所以严令王伯看好他,自己决定还是要多观察一下。

    王伯走后,李泰不乐,这泼天富贵终究没落到头上,还是要自己脚踏实地的去做,等攒点本钱,自己出去单干,一定可以豪赚一笔,然后美滋滋回家。

    等桃花了端走早饭后,李泰无事出来闲逛,反正除了给小姐做饭,暂时也没给自己安排其他事,正好可以出去见识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

    走出庄园,农田里都是忙碌的身影,正是春耕重要的时刻,看着大家使用的锄头等工具,李泰就眼馋的不行,想着桃花源村的人还在用青铜的甚至木质的,李泰告诫自己一定要赚大钱,早点回去拯救他们于苦难之中。

    又走了一段,李泰发现只有上好的水浇地才种水稻,大部分还是种的麦子,虽然河流水系众多,但产量估计上不去。沅陵县还是多山脉,只有临河的地方多空地,背后就是连绵不断山峰,李泰决定去考察一下看哪里适合做梯田,要是可以自己买下耕种,要是不行建议王伯混笔赏钱倒是不错。

    在山上漫无目的的走着,突然看到一小片空地,甚是不错,可以平整做梯田,就是这上面种的植物有些眼熟,正要上前仔细查看。

    突然一人大喊“你是何人,在茶园里意欲何为”李泰回头看去,但见一高壮男子走来,想来是看管此处的,没想到这山已经被人占了,但听到茶园二字后李泰震惊的问道“请问这种的可是茶树”

    来人没好气的道“正是,你是何人,来此作甚”

    李泰答道“我是下面庄子新来的,不知此山以被占去,多有得罪啊,在下这就告辞”

    那人道“原来你就是王伯领来的那小子啊,这片山就是老爷的,但也不可随便走动,免得踩坏茶树”

    此刻王伯走来,笑着说“你小子上山来干嘛,不好好准备小姐饭食”

    李泰道“闲来无聊上来逛逛,原来咱们庄子还产茶叶啊,我却未曾见过”

    还不等王伯回答,那人便说“自是没到时候,便是采摘下来即可就要饮用,如何留的。”

    此刻李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商机。茶叶在国内几千年进化后才成如今直接沸水冲泡既饮的。前千年李泰不知,但到唐代总会在煮茶时加入八角大料,称为茶汤,估计茶叶的味道都没了。等到了宋代,茶叶磨成粉末,然后冲水使劲搅拌,称之为茶道,这也是现在小日子的茶道的起源。后来又演变成茶饼,估计的元人喜爱茶砖,后朱元璋嫌贡茶制成茶饼耗费颇大,所以以后人们喝的都是这种冲泡的茶叶了。

    至于炒制茶叶何时出现的,李泰不知,史书也没写,反正不是他现在这个年代,那这就是发财的大机会。君不闻清代的茶商富可敌国,只要有文人雅士就爱喝茶,何况这东晋就喜欢一个论玄谈道,这财富不就滚滚而来了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