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桃花源后记 > 十四 营销策略

十四 营销策略

    老爷听罢转身看着这个才弱冠的小子,这个他至今看不清是敌是友的人,这个不知是何目的的下人。思考良久才道“你的茶叶甚好,但也真的有办法将所有茶叶卖出。”

    每年的茶叶由于无法长久保存,大多都坏掉,更不用说销路了,往往在途中损之一半以上。李泰这茶叶虽然冲泡简单,也易于储存运输,但终究只是茶叶,如何能供不应求。

    李泰则答道“小子自有办法,还请老爷订立契约,小子自当详细说明,定让老爷心悦诚服”

    老爷欣然同意,吩咐人取笔来开始立约。作为穿越来的李泰,看过那么多广告,自然是懂如何营销的。何况自家茶叶独一份,显然的卖方市场,只要打响名气,何愁客人不来。倒时哪怕千里万里,权贵之人都要慕名而来。

    看老爷写着,李泰在身旁开始讲解起来“首先就是要收附近所有茶叶,然后用方法制茶。接着就是要选一合适时机,最好是名士官身之人在的场合,将此茶抛出,届时定可一战成名。最后就是选自己家族中商人代为售卖。”

    老爷自然是相信这茶叶甚好,只是如何能一战打响,具体操作李泰也没细说,老爷也不好细问,只是觉得此法可行,所以决定交由他去具体运作,至于需要什么帮忙就跟王伯说就可以了。作为官府中人,老爷觉得自己参与此商事不好,降低自己身份。

    其实李泰也知道,古代士农工商,士人将自己列为第一等,将商人列为末等,搞得势不两立。其实不然,士人家里或多或少都有从商,或自己晚辈,或依附家族的商人,要不哪来那么多钱养活那么多不事农事的丫鬟仆人。但对于普通黔首则态度不一样了,不种地就是下等人,搞得种地就能和他妈平起平坐似的。典型的双标,典型的用自己制度要求别人,和某大国如出一辙。

    其实大部分事情李泰可以自己做,甚至他想自己将所有茶叶炒了。但就是需要商人,毕竟很多事情和规矩李泰不懂,这时候商人的能力就凸显出来了。哪里有贵人,哪里好销售,根本不用李泰担心。

    老爷思考了一会,纠结中说自己侄子是从商的,可以招他来商议销路之事。说完就让李泰离开了。后来李泰才知道老爷当这个县令是运气加努力,怎么会喜欢自家出商人呢。在这个时代,商籍比奴籍强点,就算有钱也被处处针对,老爷也不想跟自家侄子太近。

    第二日李泰就跟王伯商议起具体实施的方法了,主要就是要起到轰动效果,最好震惊全县,传到郡里,甚至传到朝廷那里。收茶事情李泰不懂也懒得管,就让王伯去做了。

    种茶的人听说王伯来收茶,都乐意至极,价格也都很低,甚至有人决定要送茶上门,但被李泰拒绝了,因为他有营销方法要用在这采茶上。

    看过那么多广告,李泰印象最深的茶叶广告就两个,一个小罐子茶,主打的就是高端贵重,什么千里挑一,百斤得一斤,产地产量少。李泰觉得可以把茶叶分三等,自然好的更贵,对于这帮爱面子的士族来说都没问题。另一个就是所谓的处女采茶,主打的就是采茶过程的吸引眼球,要说茶叶如何,还真不一定好到哪去,但名声打出去了,自然会吸引好奇的人目光。李泰决定也用此法,要的就是这轰动效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