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桃花源后记 > 十七 同道中人

十七 同道中人

    王伯几乎将方圆百里茶树都承包了,卖家也乐得拿钱,不用受罪采茶,还不怕担心茶叶腐烂浪费。李泰就每日早起将采茶女们沐浴梳洗后挨个茶山去采,这样保证更多人看到,这也成为这小小县城的一道风景了。

    采茶女们也慢慢放开了,不去在意众人目光,安心低头采茶。只有茶叶多了,自己才能赚到更多钱,还有很多人想为那笔第一名的奖赏搏一搏。

    当然就凭这些采茶女是采不了多少的,那些采过的茶山李泰都会暗中让甘春带人再去采,到时候分级别放在三种茶里,谁能知道呢。

    经过十几日采茶,每个茶山都采过了,宣传效果也到达了顶峰。李泰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等大家还未察觉,马上收手。让王伯给她们都结好工钱,各自离去。有些人还感到这美景不长,尤其老色胚们还意犹未尽,大有要凑钱让李泰再来几天的架势,终究归为笑谈,

    接下来就炒制茶叶,因为甘春带人的缘故,李泰也乐得清闲,只是偶尔去看看。屋里每次都紧闭房门,甘春对茶叶要求也很高,那些采茶女的都堆在一起,让人挑拣分为三等才可进行炒制。李泰则装作不知道,卖出去后谁知道谁采的,但甲等的就是比乙等的好就行了。

    闲来无事,李泰又开始给小姐做饭,虽然桃花已经学会了不少,但终究徒弟不如师,直到王伯来传话“侄少爷来了。”

    侄少爷就是老爷的侄子,世代经商供养家族。也就到了老爷这一辈,刻苦读书,终于在评中正时凭借出色才实,勉强被评了七品。要知道九品中正制起源曹魏,发展到了东晋早就成为士族大家的工具,士族最低不低于五品,寒门最高不高于六品,这都成为潜规则了,可见老爷多么不容易。

    后来朝廷和桓冲较量之下,这个武陵的县令才落到这没背景的老爷手里。为了做好这个县令,老爷很少和家族内商人往来,要不是李泰要求,都快忘了这个侄儿了。

    老爷家族为寇姓,此侄少爷名为寇彬,意为彬彬有礼,还是托人请老爷取名的。家族里都知道老爷这个县令不容易,轻易不敢来打扰。

    等人进屋,李泰还未行礼,寇彬就上前握住了李泰的手说道“是你想的主意让女子采茶吗”

    李泰拱手道“正是在下”同时心里暗叹:这商人的敏感性不是一般的高啊。

    寇彬接下来的话让李泰大开眼界“还有此事吗,要是有通知我一声,无缘见此场面真乃人生一大憾事啊”

    李泰心道:原来是此道之人啊,我还以为他看懂我想法呢。面上不以为意道“怕是以后都不会有了,为了打开销路,只好出此下策”

    寇彬道“那真是遗憾了,无缘一见了,要不是水路有事耽搁,怕是早就到了”

    李泰也没问什么,只是奉上一杯茶,说道“此乃女子所采之茶,用秘法制成,请公子品尝”

    寇彬端过来,还未喝就闻到茶叶香气,迫不及待来上一口,比之那些加佐料的清香更甚,唇齿留香。赞叹不停,言此物必会供不应求。

    随后二人商议一些具体细节,主要是一方面还要继续打响知名度,另一方面就是寇彬要负责售卖,这也是此次寻他来的关键。寇彬满口答应,表示在荆州地界,哪里都卖的。至于豫州江州甚至更远的扬州等地,就要去求他人了。

    李泰也不着急,等茶叶知名度打响,自有人上门寻求合作。二人继续闲聊,寇彬对李泰的一些想法愈加佩服,一定要宴请李泰,好好讨教。李泰推辞不过,也就只好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