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秦夏

    那一年,公伯贤还是个少年。

    因从小体质异于同龄人,被下山游历的六星阁长老发现,带回六星阁。

    初入六星阁接触修炼的他,迅速跨过感应、炼气和灵气境,仅仅五年就突破至“炼石境”。标志着他可以接触并初步炼化一些智石里的“素石”。

    素石虽然只是智石被更高阶的修炼者提炼后剩余的残渣,但里面所蕴含的灵力仍然非常可观。

    说到智石,它是一种跨越了灵气,直接由灵力浓缩聚集而形成的高纯度能量体。因此炼化智石修炼比吐纳天地灵气修炼要效率很多倍。

    然而,炼石境和灵气境之间却有着巨大的鸿沟。因为凡是能突破至炼石境的,无一例外都是资质优越的修炼者。

    公伯贤就是这资质优越的修炼者中的一员。

    毕竟他是近六百年来,六星阁突破至炼石境第二快的人。

    在七百多年前开启的人族时代,人族连续一百二十年享有圣萨山智石开采权,因此那个时代人才辈出,修炼界百花齐放。

    人族时代一过,由于智石数量变得紧俏,很多人即便有着炼化智石的能力,却因为智石供给有限,而严重拖慢了修炼速度。

    而近六百年六星阁突破至炼石境最快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公伯贤的师姐,秦辰的母亲,秦夏。

    对于这个仅用一年就突破至炼石境的近乎妖孽般的天才,即便是公伯贤这样的人,恐怕也只能拿一生去仰望。

    秦夏很少出现在六星阁的公众场合,无论是比武场,藏经阁,还是修炼室,这些给普通弟子提供的场所和条件远远不能满足秦夏的进步速度。

    现任六星阁阁主当时亲自教导培养秦夏,几乎将秦夏视为己出,六星阁里私下也有传言说秦夏将来会接任阁主之位。

    公伯贤原本和秦夏也没有什么交集,最多只能算是点头之交。

    直到那一天...

    六星阁所有建筑都建在永灵山主峰南侧,主峰北侧没有任何建筑,站在主峰上可以俯瞰整片山林,主峰基本上算是整片山林的分界点。

    六星阁的弟子原则上不允许去北面山林,因为传闻永灵山北面山林偶尔会出现“暗潮”。

    暗潮是一种很罕见的现象,成因不明。

    山林里出现暗潮的地方,所有的树木植被甚至泥土岩石都会分泌出一种黑色的黏稠液体,附着在表面。

    同时这些黏液挥发性很强,几乎出现的同时都会伴随有淡黑色的雾气。

    这些黏液拥有很强的黏性,陷入其中不仅难以行动,而且不慎吸入这些黑色雾气的人,灵力在体内也像是被粘黏住一样,难以催动运转。

    吸入的量多了甚至会腐蚀人的经脉,破坏人的修为,且损伤不可逆转。

    从某种意义上说,暗潮就是天生克制修炼者的利器。

    年少的公伯贤并没有见过暗潮,对于六星阁的规定也并不在意。他经常违例前往永灵山北面山林,因为北面山林里的灵气会更加充足。

    六星阁每个月分配给到的有限数量的素石并不能满足急于精进修炼的他,因此去北面山林里炼化更加浓郁的灵气,成了他日常修炼的一部分。

    那一天,对于公伯贤来说和平常一样。

    傍晚时分,夕阳像橙色的袈裟。多数弟子从比武场和修炼室出来,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平和与美好。

    人群的后方,白袍高髻,左手持一把墨绿折扇,消瘦青涩眉宇间三分凌厉的公伯贤,匆匆掠过人群。

    “这个月素石消耗得太快,师祖留下的心法对于灵力的消耗简直叹为观止。”

    公伯贤一边急急行走着一边在心里暗自盘算:

    “永灵山北面灵气尚且浓郁,虽无法比拟素石,但也聊胜于无,这几日我就呆在山林里罢了。”

    心里盘算着事,公伯贤很快就走到了六星阁的边界。

    为了不那么显眼,他没有选择从山门直接出去,而是来到崖边,纵身一跃。

    悬崖下有几座矮峰,尖耸陡峭,远看像是几根细细的石针直指天空。公伯贤此刻正以极快的速度飞行,从这几座山峰的正上方掠过。

    今日霞光格外盛大,将山林染成猩红血色。山峰颀长的影子落在了血色的山林上,摇摇欲坠。

    公伯贤只是淡淡瞥了一眼那石峰的影子。

    可能是角度问题,当他下意识收回目光之际,身躯猛然一震,某种因为震惊而产生的酥麻感从后背延伸到后颈和手臂!

    “那是什么?!”

    远处影子的顶部非常玄妙地组成某种排列构造,细看像是某种阵法的轮廓。

    阵法的中心约摸是有一片不大的湖泊,距离有些远,看得不是很清晰,只是有些光斑在摇曳。

    公伯贤心里泛起了疑惑:

    “天然景象形成阵法,简直闻所未闻。还是说是某种上古遗迹?要不然,前往一探究竟?”

    即便潜意识里有一丝不安,但年轻的公伯贤仍然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立马调转方向,向石峰影子的尽头飞去。

    背后夕阳,将他的影子打在一片片高低起伏的树冠顶部。由于极速飞行,那影子不断在树冠顶部拉伸缩短拉伸缩短。

    由于公伯贤全部的心思都在前方奇景,却没有注意到,自己影子拉伸和缩短的速度越来越慢。

    这种变化起初还不甚明显。可是越靠近,这种变化愈发强烈,直到公伯贤恍然发现:

    “怎么回事?怎么飞行速度变慢这么多?”

    他停下来,拂袖擦了擦额间细密的汗珠。

    “不对,有蹊跷。想我踏入炼石境也有些时日了,这点脚程怎么可能用这么久?”

    想着,公伯贤又扭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湖泊。那点点光斑依旧不明晰地摇曳着,温柔地摇曳着。

    缓缓地,那光斑似乎变大了一点,伴随着极其轻微的风铃声,散发出摄人心魄的力量。

    公伯贤自己也没有注意到,在一种神秘的力量笼罩下,他缓缓落下,直到双脚触碰到林间的土地。

    “叮叮──”

    公伯贤猛然从风铃的声音中惊醒,诧异地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林间:

    “我,我刚才怎么了?”

    他举目望去,四下都是古老粗壮的树木,地上的藤蔓有碗口粗细,盘根错节。

    很明显这是一片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山林,甚至于动物都很稀少。

    “太诡异了,我得赶紧离开!”

    心里这样想着,公伯贤正欲扭头,忽然又传来一阵风铃声。

    “叮叮──”

    “该死的,哪里来的声音,我八成就是着了这声音的道了!”

    虽然心里唾骂了一句,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声音听起来并没有什么危险的气息,相反还让人有些期待。

    “呃啊!算了,去看看!就看一眼,看完就走!”

    林间根本没有路,几乎布满了藤蔓,公伯贤在藤蔓上艰难地行走了一小段距离。

    此时夕阳几乎完全落下,只剩一些余晖,被眼前高大的古树遮去大半,落在林间的光线已经非常有限了。

    “可恶,是我太慢还是今天夕阳落得太快?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不过这里灵气充裕,除了有点瘆人外,倒是个修炼的好地方,若是在这...啊?!”

    公伯贤倒吸一口冷气。

    眼前,兀自拔起数根井口粗的藤蔓,缠绕在一起,形成高达几十米的巨型拱门。或许是因为夕阳已经落下,藤蔓门的里面黑漆漆一片。

    公伯贤不自觉攥紧了手中的墨绿色折扇:

    “这片山林我来了数十次,为何从未发现这样的藤蔓拱门?那风铃声彷佛从门后传来的,要不进去看看?”

    公伯贤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一个猛子就扎进藤蔓巨门里。

    走进去的一瞬间,眼前豁然亮了起来,皓月当空,洁白冰冷的月光把眼前的景象照得清清楚楚。

    一湾浅浅的小湖,风拂过,微凉。湖面上泛起点点涟漪,一圈圈的涟漪将洁白月光浸润蕴化成浅浅的光斑,随着微风摇曳着。

    “好浓郁的灵气!感觉灵气黏稠得都要化形成灵力了。天呐这是什么地方,简直是修炼者的理想之地啊!”

    公伯贤不禁在内心感叹道。

    “叮叮──”

    又是一阵风铃声,是从湖中心传来的。公伯贤循声望去:

    “咦湖中心居然有一小片陆地,刚才我居然没有注意到,声音应该是从那里传来的。”

    公伯贤身影一动,几个呼吸间就来到了湖中小岛。

    说是小岛,其实不太妥当,因为实在很小。可是略显诡异的是,这“小岛”上居然有一副骨架。

    公伯贤绕着骨架走了一圈,谨慎地打量了一番:

    “这是什么兽骨?看体型像是某种巨大的猫科,颚骨颇大,利齿突出,生前咬合力应该无比惊人。”

    “这尾骨...一、二、三、四、五、六...六根尾巴?!怎么会有六根尾巴?”

    公伯贤在脑海中飞速回忆了一遍藏经阁中的《万兽录》,并未找到任何类似的神兽。

    公伯贤闭上双目,催动周身灵力,感知周遭天地:

    “没错,这里灵气如此雄厚,全是拜这兽骨所赐。若在此修炼,速度甚至不会比素石带来的效果慢。这番际遇,我得好好把握!”

    生性冷静的公伯贤此刻也有点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至于什么风铃声,藤蔓门,山影形成的阵法,不重要了。

    其实他也试图想捡一块兽骨带回六星阁,但是兽骨上有一层结界,他无法解开,也无法触碰,遂放弃了这个念头。

    调整呼吸,公伯贤闭上双眼开始修炼。

    周遭的灵气原本还是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着,突然在公伯贤头顶上方形成漩涡,灵气像水流一样奔腾着向漩涡中心流去。

    浩瀚成海的灵气被公伯贤尽数吸纳,顿时全身经脉都充盈起来。

    “太好了!这样下去,突破指日可待!集中心力!”

    修炼中的人,很容易忘却时间。

    公伯贤不动如山地坐着,他模模糊糊觉得可能过了三个时辰。

    这三个时辰,周围的灵气并没有因为他无止尽地吸收而变稀薄,反而似乎变得更加浓郁。

    起初公伯贤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样,可后来过于浓郁的灵气像是变成了胶状物,公伯贤不得不用力去吸纳。

    可是在体内炼化炼化粘稠的灵气也变得困难起来。不知不觉中,公伯贤竟有些疲累。

    “可能是身体吸收灵气到达瓶颈了吧,要不先休息一下。”

    心中这样想着,公伯贤不再吸纳外界灵气,并开始调动经脉中的灵力,往丹田运转。

    “怎么回事?!”

    公伯贤发现体内灵力也滞胀住了,像黏在经脉上一样,极难调动。

    有些愕然的公伯贤忽然想起了什么,一阵寒意袭来,他赶忙睁开双眼!

    只见面前兽骨上布满了细密的黑色水滴,水滴缓缓滴下,连成一片。自己坐着的岩石上也布满一层薄薄的黑色液体的薄膜。

    而小岛周围整片湖水,全都变成了黑色!

    湖面上,淡淡的黑雾正在成形,一点点地逼近小岛。这,公伯贤脑海一片空白,这难道是,暗潮?!

    公伯贤这下有些慌了,虽然他没见过暗潮,但是却听说过不少暗潮的传闻。

    传闻中遇到暗潮的修炼者,几乎很难幸免于难。

    沾染上黑色黏稠液体或是吸入黑色雾气,体内的灵力就不可能调动起来了。不能调动灵力的修炼者,和普通人无异!

    公伯贤试图起身,可是身下沾染上了黏稠的液体,使不上力。

    他下意识用手去撑地,手上也沾上了黑色黏液,这下更难起身了。

    “不行,不能死在这里!”

    眼瞅着湖面上的黑色雾气已经成形,将湖面笼罩了大半,面前的兽骨已经完全被黑色黏液覆盖。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公伯贤喉咙中闷闷地嘶吼了一声,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终于挣扎着站了起来。

    大口喘着粗气的公伯贤站在小岛上,若是平时,逃离这座小岛简直和呼吸一样简单。

    可是此刻身处暗潮中心的公伯贤,一丝一毫灵力都无法抽调,无法腾空,无法飞行,面对整片黑色暗潮湖泊,根本无计可施。

    “怎么办?”公伯贤火烧火燎。

    “离开这里必须穿过这片湖,可眼下无法飞行。只要我一脚踏入这黑色湖水,一定万劫不复,怎么办?怎么办?!”

    “叮叮──”

    绝望之际,那风铃声再次响起。

    不过这一次,风铃声不是来自于这湖面,而是从远处的树林里传来的。

    公伯贤抬头望去,只见暗潮黑雾的尽头,一片幽暗的森林中,走出一人。

    那人身形修长婀娜。月光下,着一袭赤色裙衫,眉目清秀,透着一股淡然的眼神,手握一柄微微发光的短剑。

    来人正是公伯贤的师姐,秦辰的母亲,秦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