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文明:重生元末,我是朱重八 > 第19章 收拢(二合一)

第19章 收拢(二合一)

    士兵走到张大身前,驻足片刻就离开去了别处。

    张大重重吐出一口气;看了看身前的刘老大依旧没有任何反应,当即识趣不再有过多动作。

    “大帅,时间到了。”

    门外传来护卫的呼喊声,原本闭目养神的朱元璋竟然不知不觉睡了过去,搓了搓眼睛让自己清醒清醒;朱元璋起身道:“来了”

    接下来的筛选,朱元璋没遇见任何问题,然而筛选即将进入末尾阶段的时候,朱元璋却发现了不同寻常。

    排列的队伍还剩下不到五百人左右;不远处扎堆儿站着的是忠诚度不及45未被选中的俘虏;两群人声乱异常、杂七杂八,同时刚刚登记的那三人的忠诚度也在缓慢下降。

    朱元璋当即喊道:“暂停一下!”

    原本奋笔疾书的司务兵们停下了手上的动作,两堆儿人的讨论并没有停歇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朱元璋对身旁的护卫下令道:“叫天德带着手下的人过来一趟,要快!”

    徐达手下的军士如今暴涨到近五百人,正在不远处进行训练;不消片刻,徐达带队五百人整齐的步入校场。

    筛选过的还有未筛选的两堆人顿时鸦雀无声,朱元璋眼见忠诚度快速上升,恢复到之前的水准;事情果然如他注意到的那样,这帮人讨论的是他挑出来的人都被砍头了。

    徐达带人立于朱元璋身后,筛选继续进行;三支队列仅剩一半人员,朱元璋却见到:

    姓名:张三

    年龄:25

    武力:★★

    智力:★★

    精神:★

    耐力:★★★

    统帅:★

    状态:饥饿

    忠诚度:24

    朱元璋摸着下巴思考片刻,手指着那人说道:“你!过来这边!”

    那人面带微笑走了来;又半个时辰过去,让朱元璋颇为惊讶的是队伍末尾段居然有好几人的忠诚度都是低于30!

    朱元璋正在思考如何处置这些人,却看见张家寨主的忠诚度从原本的四十几同样降到了三十几。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心下想到却瞥见最后一人刘聚的系统面板;

    姓名:刘聚

    年龄:26

    武力:★★★

    智力:★★

    精神:★

    耐力:★★★

    统帅:★★★

    状态:饥饿

    忠诚度:57

    刘聚此时反应木僵,朱元璋连叫好几声才见他踱步走到徐达身边融入军阵。

    筛选完毕,张家寨主和那十几个刺儿头在朱元璋面前毕恭毕敬,朱元璋命徐达取来手铐脚镣一一给他们锁了起来,丢进了未被选中的人群中。

    太阳落山只剩下了半边脸;朱元璋简单地将余下将近两千人塞进了空置房屋安置。

    是夜,一间狭小的土屋内;

    “叔!”张大浑身镣铐叮铃铃的作响挪到了张家寨主身边;抬头望向头顶漆黑的小窗外:“叔!这是巧合吧?”

    张家寨主也是浑身镣铐倚靠墙壁蹲坐在地上,盯着自己的鞋尖沉默不语。

    翌日;上千青壮在邬堡外忙碌,清理杂草、松松平平被践踏出来的泥坑,扶了扶被踩蔫儿的麦苗。

    人多就是力量大,原本一片狼藉的墙外良田,半天的时间就恢复了原样;朱元璋就安排俘虏们伐木修渠、挖矿、采沙石;时不时还将表现好的俘虏提出来给工匠们打下手。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张家寨主浑身镣铐背着装满石英矿的背篓,步履蹒跚地跟着队伍向前行走,身边还时不时传来监工的训斥。

    张家寨主瞥了一眼熟悉的监工,这tm还是以前投奔他的流民,奈何心中早已没了刚开始那会儿的抵触;张家寨主收回目光继续跟着队伍佝偻着身子向前走。

    石英矿口就在邬堡城墙不远处,张家寨主跟着队伍低头向城门楼走去;却听见监工大喊一声:“停下!”

    马蹄声脚步声绵绵不绝从城门处传来;朱元璋手持黑铁长枪身着铁甲,胯下高头大马缓慢来到运矿队伍前方。

    “让他们都送完矿到这里来集合!”

    监工一脸谄媚小跑到朱元璋马下,冲着运矿队伍大声喊道:“快点儿,都快点儿!”

    军阵出城后缓缓分列成两队,运矿队伍横穿军阵;均是被这庄重、肃穆且严谨的气息给紧张到腿软。坚持越过城门之后,众人纷纷在心中叹息:“这才是男人的样子啊!我怎么就沦落到这种地步?”

    一炷香的功夫,监工领着队伍来到城门口;

    “你去找李管事要一辆木架车,我要带些人离开。”

    监工听后,小跑进了城。

    “张寨主!别来无恙;”

    张家寨主抬头看见朱元璋那颇为戏谑的嘴脸,顿时怒从心头起,不顾锁链束缚指着朱元璋说道:“朱家小儿,吾等既已臣服,安能这般辱我!”

    朱元璋表情变换瞪着张寨主说道:“既有反心,该当受辱!”

    张家寨主瞬间感到头皮发凉,全身仿佛一丝不挂被朱元璋看了个干净;指着朱元璋一动不动。

    “来人!解去镣铐,再有异动,立斩不饶!”

    张家寨主、张大以及一名头领几名亲卫顿时感到身体轻快许多,然而面前的军阵却如同万吨大山压在了他们心中,刚刚低沉的威胁声也被他们铭刻在了脑海里。

    “出发!!”

    朱元璋稳坐高头大马行军在队伍最前方;身后郭兴唐胜宗领兵紧跟在后,以作护卫。徐达、花云各自带领自己的人马行军左右两侧;中间一辆马车跟在郭兴唐胜宗队伍后面缓缓前行。

    整个行军队伍呈凸字形向横涧群山进发。

    途中早一步进山打探消息的费聚部下来报

    “沿途未见敌影,大军宽心进山”

    有了这番奏报,大军一路畅行无阻,直至大邬山脚下。

    大邬山与隔壁小山(龙眼)相邻之处形成山谷,山民们围谷建寨依山而居,山脚下开垦出的大片良田应该是大邬山民们的杰作。

    即将行至大邬山寨门处,朱元璋手掌抬至肩部示意停止行军;徐达花云驾马上前,张家寨主也下了马车。

    当初攻城大多数寨主头领亲自领兵在最前方,没有他们带头哪可能让三千流民送命打仗;就是如此大多数寨主头领也都被大炮给粉碎的稀烂。

    “张寨主,劳您大驾!”朱元璋翻身下马对身前的张寨主说到;

    “天德,军中可有大邬山之人?有的话随张寨主一同前往;”

    一炷香的功夫,徐达领了一个人走了过来。

    朱元璋竟然对这个人有些印象;正是第一个筛选出来参军的‘易二三’。

    易二三略显紧张的站在朱元璋面前,当日的儒雅青年人竟然就是大帅本尊;当真是圣人下凡救世;易二三紧绷着表情在脑海中思索着。

    却听得身穿铁甲的大帅说道:“你可是大邬山之人?吾等此番前来是接纳不是占领,让你去叫开大邬山寨门,可愿去否?”

    “是,是,愿去。”易二三紧绷的脸颊磕磕绊绊蹦出几个字。

    一会儿的功夫,易二三手持长枪领着张家寨主到了寨门之下。

    “有人吗?”易二三冲着寨门大喊一声,声音在山谷之中飘荡。

    不多时,木墙上的哨塔探出一略显稚嫩的脑袋。

    “易三哥!易三哥回来了!”稚嫩的声音在谷中飘荡,不多时寨门大开,村寨内老弱妇孺围着易二三以及有些虚弱的张家寨主。

    “俺们寨主呢?就你一人回来了?”一名精神饱满的老叟上前问道;

    “大邬山寨主死了!”见易二三欲言又止,张家寨主替他答道。

    “什么?”围着的老弱妇孺一阵骚乱;老叟接着问道:“你是哪个?”

    “我是张家大山驴儿寨寨主”张家寨主话音未落。人群中传来一声:“官人!”

    一片片妇人声泪俱下向易二三扑来,易二三长枪落地紧紧抱住扑来之人。

    围着的人群看见此番情形无不动容,更有甚者偷偷抹泪;精神老叟则是翻了翻白眼跟张家寨主说道:“张寨主这番模样?那寨外大军?”

    “我们败了,我们是来劝降的;”张家寨主叹息一声仿佛接受了这沉重的事实。

    然而周围人仿佛经历晴天霹雳,“俺家男人呢?俺家男人呢?”周围妇孺扒开相拥的易二三夫妇,用力晃动易二三想要得到答案。

    “够了!!!”老叟咆哮一声,周围瞬间安静。

    “我只知道战死的人不多,他们当中大部分都在邬岗改造;”易二三安抚妻子缓缓说道。

    “改造?”周围人小声呢喃。

    “我们司务说改造就是干活赎罪!”

    “没死就好,没死就好!”

    老叟却是眼神阴郁沉默不语。

    朱元璋带人进了大邬山寨,破小是他的第一印象;小小山寨总共也就二十几户,地形选的是好,易守难攻是真。

    两名司务兵拿着书册,在寨门空地念着名字;

    “易二三-从军,李二-重伤,张四-身死,赵大-改造.....”

    一连三十几个名字念完,有的妇孺哭喊震天,有的妇孺欢呼雀跃,有的老弱忧心忡忡。

    朱元璋自顾自在山寨转悠了一圈,正要穿过人群出离寨门之际;先前老叟突然从人群中向朱元璋冲来,郭兴上前一挡,一脚将老叟踹飞老远,老叟倒在地上抬头喊道:“还我儿子命来....”呃一声咽了气。

    郭兴丢掉手中夺来的匕首,双眼圆瞪怒目环视众人:“哼!”

    声音如同闷雷般滚滚而来,让周围众人不禁感到一阵寒意。纷纷匍匐在地,瑟瑟发抖。

    “没事!没事!歹人已然毙命,诸位不要害怕。”朱元璋尽量用温和的话语宽慰众人。

    “此间事了,该赶路了!”

    朱元璋带人出离寨门。

    队伍后方,妻子紧握易二三的双手不舍分开;易二三费力松手留下一句:“等我”就头也不回地快步跟上了队伍。

    一路无书,接连路过几个村寨基本都是这番情形;胆敢刺杀的没再看见,哭死昏倒的倒是不少。

    越过横涧山北脉,巨大的开阔平原让朱元璋欣喜万分,远方高耸的横涧南脉预示着这是一片近乎与世隔绝的宝地。

    众人越过宛若分割线的河流,到了驴牌寨的地界,远处石头垒得寨墙比他们沿路遇见的村寨逼格不知高了多少。

    张寨主自觉叫开了寨门。

    朱元璋躺倒在虎皮石椅之上,思索着接下来的该怎么消化横涧山中的诸多山寨。

    接连两天过去,外出传递消息的司务兵们陆续归来,接下来就是登田造册,最大限度的应用横涧山中间这大片良田土地。

    于此同时,元大都通惠河积水潭;

    蒲员外一脚探下船只,双脚踩在坚实的土地上心中顿时感安稳许多。

    望着河道港口往来频繁的车辆,叫来港口旁闲着的苦力前来卸货。

    “小心点!这东西可磕碰不得!”蒲员外招呼道。

    见货物安置妥当,蒲员外再度上船来到客舱之外轻声说道:“大人,可以出发了!”

    不消片刻,铁甲统领抱着铁盔缓缓出了仓门。

    一应印信交接完毕,铁甲统领身后数十个铁甲军士围绕着中心马车组成队列缓缓驶进大都城。

    蒲员外轻轻撩开马车布帘,虽然不是第一次望见元大都的城墙,但还是被其宏伟磅礴的气息给震撼,越过大都城墙;车队驶进街道,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从精美的丝绸、瓷器到珍贵的珠宝、香料,无不展示着元大都商业贸易的繁荣。

    街道上的行人络绎不绝,他们或忙于买卖,或悠闲地逛街,或驻足观赏各种表演,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见识此番场景,蒲员外打心底里觉得自己身为元人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越过繁华市井;周围气息绝不相同,一座座高门大院,恢弘的府邸大门两旁一座座威武不屈的大型石狮子。

    随着铁甲统领的一声:“到了!”

    蒲员外探出头看见“彻里将军府”的宏大蒙语匾额。

    统领附上拜帖,众人纷纷从侧门进了这座巨大府邸。

    在仆从的带领下,众人被带到偏房等了半个时辰左右。

    将军府内,一路亭廊蜿蜒,绕来绕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