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拾遗榜 > 八 汜水关外

八 汜水关外

    在几人的带领下,我们回到自己营帐,这里大大小小的帐篷绵延数公里,帐篷大都很简陋,只是几根木头搭成,上面盖上一层油布防雨,四周围了一圈白布挡风。时至炎夏,天气闷热,帐篷里密不透风,这里是泗水关外,中原复地,四山环若屏,土色类坚石。青冥积霭间,古径漏天隙。夏天中午估计有三十五度以上了,许多士兵都坐在帐外阴凉处吃饭,远处有几个炊事兵正给周围的士兵分饭。

    我没有回自己的大帐,径直走向一个分饭的地方,四五十人都端着头盔排着队,见炊事兵在几个大木桶后,用大马勺向每个走过的士兵头盔里盛上一勺,我走近一看,里面是小米粥,他们叫黍,很稀,每人一勺,酱一小勺。

    “这样多久了?”我问分饭的炊事兵。

    “回将军,已经三日了,早上每人还能分上一勺稠粥,中午,晚上只能更稀些。”炊事兵也很无奈。

    “叫你们的长官来!”我想问问是什么情况。

    炊事兵先是一愣,然后说了声“喏!”就小跑的走了。

    我知道自己说的古人的话不地道,但显然他也明白了。

    不一会,不远处两个人向我这边跑过来,其中一个就是之前的炊事兵,另一人个子矮小,微胖,大圆脸,下巴上一绺小胡子。

    “下官田丰见过上将军。”小胡子拱手说。

    “你是田丰?”我诧异的问。

    “正是在下,上将军您还记得我,一年前我做参军时,向主公参一个中正收受贿赂的事,却被他们返告诬陷,当时只有将军您为我求情,才免遭牢狱之灾。后被主公贬为司粮官。”田丰哀叹道。

    “元皓刚正不阿,世人皆知也!”我随口而出,而后又有些后悔,万一说错了田丰的字,不是要丢人了。连忙转移话题:“田兄我叫你来是想问咱们军中的粮食现在如何了,我看将士们每日只吃稀饭,如何有力气上阵杀敌啊?”

    田丰看了看我身后的几个士兵,又看了看我,有些为难的表情,我明白他的意思,便拉了田丰走远了几步,“田兄此处无人,但说无妨。”

    “将军,我军到此处已一月有余,并未得到一粒粮食的补充,我多次去袁术手下那里讨要粮草,每次都是空手而归,其实其他诸侯也都如此,只有和袁家兄弟交好的诸侯才能分到粮食。此事主公也甚是为难,前几日主公也命人回冀州筹措粮食,但冀州据此旅途遥远,鞭长莫及。”

    “田兄,我就问你,咱们军中粮食还够几日?”

    “如果像今天如此下去,不出十日也就断粮了。后面我们可能要减为两餐,或许还能多撑些时日,到那时冀州援粮或许有望到达。”田丰捋了捋他的小胡子。

    “有劳田兄,我回去就和主公商议此事,一定让大家吃上饱饭!”

    告别田丰,高览带我回了我的帐篷,果然比其他的高大一些,四外都开了窗通风,还算凉快些,屋内十分简朴。正中有一张低矮的书案,不大,一米多的样子,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后面有一张简易的床。床边的帐子上挂着一口宝剑,下面有两个大木箱。左边有兵器架子,我的大斧被一旁的士兵摆在了上面,旁边还有一把大刀。右边有一个盔甲架子,书案前面放了几个四方的垫子,显然是给客人坐的。一旁小兵帮我解下盔甲和佩剑,两名小兵就出去了。

    这时又有两名小兵进了帐篷,其中一人端着一个铜盆盛满了水,肩膀搭着白毛巾,另一人端上一个托盘,里面有两个馒头,一只烤兔子一碗小米粥和一碟酱。看来将军和士兵的待遇还是不同的。这时高览还在一旁,我洗了手,把兔子一分两半,一半给了高览。又拿了一个馒头塞在他怀里。

    “将军使不得!”高览向外推让。

    “没什么使得使不得的,有大哥一口吃的,就有你高览的一半。”我拍了拍高览的肩膀。

    “谢将军!”这一次我能感受到,比之前说马首是瞻,这次他是真心感谢我的。

    我看到帐里的两个小兵都咽了咽口水。于是又把另外一个馒头掰成两半,给了两个小兵,

    “谢将军。”两人分外高兴,一个一手端着脸盆,一手拿着半个馒头,另一个双手托着食盘,里面是半个馒头,两人匆匆退下了。转身后,那半个馒头已经塞进了嘴里。

    随后高览也退出了大帐。

    这大半天,真是感觉太疲惫了,于是喝了书案上的一碗小米粥,然后便躺在床上,胡思乱想,复盘了一下刚才和华雄的对阵,在中军帐中的遭遇,见证了温酒斩华雄的过程,突然想到了一个严重的事实,我可能暴露了。这么明显的临阵脱逃,一定会被其他玩家知晓。今后可能就会成为众人追杀的对象,但今天又成功的躲过了一劫,且大帐之中并无太多想治我于死地之人,那么今天大帐之中应该不太会有玩家存在,也就是说袁绍,曹操,袁术,刘关张等都是NPC。就这样又乱想了一会,渐渐睡着了。这种感觉不像是在游戏中,反而是像在穿越的时空里,除了真实,还是真实!

    “将军!”高览轻声叫醒了我。

    “啊!”我揉了揉眼睛,还是在我的大帐里。真的在游戏中睡着了,天色已黑,高览焦急的望着我。

    “高览,何事啊?”我懒洋洋的问到。

    “主公叫您到他的大帐去。”高览回答。

    “帮我穿盔甲。”我伸了伸懒腰。

    “将军,我们去主公大帐,不便穿甲胄吧。”于是高览帮我换上了普通的军服。

    来到韩馥的大帐,帐内已经有多人在等候,我一边向各位拱手,一边悄悄向高览询问各位都是谁,高览向我小声一一介绍:左手边依次是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右手边是将军程涣,赵浮。高览示意我去右边首位坐下后就退出了大帐。古人的坐就是跪在那里,我刚刚跪坐好,帐帘一掀开,又进来一位三十岁左右的文官,身高而瘦。“各位别来无恙!”

    完了,还有比我来的晚的,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潘将军,一向可好,听说今天又打了个打胜仗!哈哈哈,可喜可贺。”如此带着敌意,正好可以借题发挥。“程将军这位是谁啊,本将军怎么不识得。”我随口问了问身边的程涣。程涣打圆场,“公与切勿说笑,潘将军此乃别驾沮授啊!”

    我迅速的在自己的头脑中检索沮授的名字,只知道他袁绍的谋士,不知道这时还在韩馥手下做别驾,此人足智多谋,又对我有敌意,可要小心提防了。

    这时屏风后一声咳嗽,大家都站了起来,我也跟着站起身来。韩馥由屏风后走了出来。

    “诸公请坐,此时召唤诸公到来是有要事相商。河间郡麴义急报,公孙瓒发兵五万,兵分两路欲夺我冀州,敌军一路前锋部队已距河间郡不足百里,另一路直逼中山郡。诸公该如何是好?”韩馥不由得一声叹息。

    “麴义将军镇守河间郡定能化险为夷,中山郡我守军不多,且无强兵悍将,主公需速速派兵增员,把守各关隘路口。”闵纯率先发表意见。

    “所言极是。”韩馥点头。

    “公孙瓒幽州多骑兵,勇猛异常,我军多步兵,且战力远不及彼,中山郡多山,易于防守,反之河间郡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主公不可不防啊。”耿武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长史所言甚是。”韩馥也表示赞同。

    “主公不必担心,我向主公推荐一人,可退敌兵。”沮授出列高声说。

    “先生教我!”韩馥似乎看到了希望。

    “主公可派潘将军往中山郡抵挡来犯之敌,以上将军之力定能御敌于外,以得胜之兵再解河间之围岂不妙哉,到那时,二位将军合兵一处北上幽州,则公孙可擒也。”沮授这是先把我架起来,然后再制我于险境啊。

    程涣,赵浮二人一同起身,“此计甚妙,臣附议。”

    原来你们都是一伙的,都针对我。

    “我冀州甲士虽众,但鲜有文武兼备之才,无双才能无出其右,定能克敌制胜,切莫推脱啊。”韩馥端起酒杯。

    难道你们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谢主公信任,定不辱主公信任。”我也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一时间突然语塞,我往日情商也不高,这种场面一时间也不知道说啥好了。

    “潘凤听令!”韩馥突然厉声说道。

    “在!”

    “命你为中山郡太守,率骑兵三千,步兵五千火速赶往中山郡抵御来犯之敌。”

    “喏!”我大脑飞快的思考着,想着该怎么办。突然想到一人,便笑着对韩馥说。

    “主公,此去中山我想向主公要一人。”

    “是想向主公讨要哪家的千金啊?”沮授又来捣乱。

    “无双但说无妨。”韩馥说。

    “司粮官田丰。”我直给道。

    “无双啊,此人才智过人,但为人过于耿直,给你不妨,但你要小心使用。”韩馥说出了田丰的优缺点。

    “谢主公!”我再拱手。

    “来来来,大家举杯,为潘将军送行。”韩馥再次举杯。

    我又喝了一杯。这种场下有下套的,有使坏的,还有老板在,面实在不自在,想想还是快点离开为好。

    “主公,军情紧急,在下现在就去准备,明日一早便启程。各位失陪了。”我起身告辞。

    “祝将军旗开得胜。”“祝将军凯旋!”

    转身出了大帐,高览在外面等候。

    “高览,速速通知下去,整理行装,备好粮草,我们要出发去中山郡。”我对高览说。

    “要打仗了?太好了!”高览摩拳擦掌。

    此时大帐里李历小跑出来。

    “潘将军留步,主公特命我为将军提点人马,分发粮草。”

    “有劳治中。”我谢道。

    “高览,你随治中清点人马,我回营整顿本部人马。对了,顺便叫上司粮官田丰,明日一早我们立刻出发。”

    “喏!”高览随着李历走了。我命身边小兵一个帮我收拾行李,一个去通知我的本部人马打点行装,准备启程。

    “你俩叫什么名字?”我问过身边的两名士兵,两人都很壮实。

    “回将军,我叫李宝,大家都叫我大宝,他叫徐奎,大家都叫他大奎。”大宝憨憨的回答。

    “大宝,大奎,以后你俩就贴身保护我。”看着两个魁梧的大汉,总归是有把子力气的,真要是遇到危险,两人总能有些用处吧。两人各拿着一支火把,忽然想起来好几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火把节,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记录下来,有机会研究研究。三人走回来时的路。回到自己的大帐后,大宝去通知各处士兵,大奎开始整理物品,不一会,几个小兵赶来一辆马车,帐内物品都打包装了车,只留了一张床。我刚刚睡醒,还无困意,便在军营四处闲逛。士兵们纷纷进进出出整理物品,炊事班打包锅碗瓢盆,督粮官们清点粮草。我的本部军马有500人,大都是步卒,每人一把长戟,盔甲只有前胸的一片。有些是金属的,但大都是长官,士兵多还使用竹子的甲片。还有50名弓箭手,每人分发30只箭。加上个人的衣物,粮食,水囊,每人负重至少50斤。50名盾牌兵,大木盾牌也有几十斤的重量。

    我询问了军中的斥候,得知中山郡离汜水关大概有一千多里地,就是五百多公里。负重的步兵每天可以行50里,那么最快也要二十天能到,这速度就算到了,估计公孙瓒的骑兵早就占领中山全境了,以逸待劳地等着我们了。

    我盘算着该如何是好,高览带着田丰回来了。

    “将军,人马点好了。都挑选的是精兵。”高览兴致勃勃的说道。

    “见过将军!多谢将军知遇之恩。”田丰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