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拾遗榜 > 三十二 半江瑟瑟半江红(二)

三十二 半江瑟瑟半江红(二)

    若兰听到声音也醒了,清了清嗓子,恢复了甄夫人的声音:“槐花,不要为难守城的将士们,嫠家在此,烦劳放行。”

    城里的士兵大都是甄严的部下,没加阻拦就放他们通过了。又行了十几分钟,马车停下来,槐花掀开车帘,拿了一套衣服给潘凤,潘凤这才赶忙换了衣服。

    “去军营,我要杀他们个措手不及。”潘凤气恨道。

    “稍等片刻,等严儿到了与你同去。”若兰柔嫩的小手抚摸着潘凤的脸,真如新婚的妻子般。

    又行了十几分钟,到了一处军营。潘凤出了马车,立于营门外。营内士兵发现是潘凤到来了,纷纷立正敬礼。

    潘凤暗笑几大家族之愚蠢,想内部开花,却被他逃脱,但他们哪里会想到甄夫人能够反水。

    进了营帐,潘凤让集合周围所有队伍。然后换上了之前缴获的金盔金甲。此时甄严也已经来到军营。

    “甄严,你带领一万军队给我冲进中山,我给你炮火开路,先去狱中救出高览等一众兄弟,再捉拿三大家族!”

    怒火攻心下,难免会做昏头的事,冷静之后,还是想到几个必须要做的事情——封锁消息。这个年代封锁消息相对容易些,首先包围四门,其次封锁周边所有出路,戒严。此时中山被几大家族占领的消息一定已经传到了颜良处。如果能够封锁消息,在重新夺回中山后,还能打颜良大军一个措手不及,古代战争人多虽然有用,但不绝对。一旦发生了突然袭击来个斩首行动,战场的局势会发生逆转,这样的例子虽不多,但个个是经典。

    潘凤于是在甄严带领大军出发后,又分了十组小部队向各个方向分散开来,严防通风报信的漏网之鱼。

    甄严四门包围,一门突破,城上的士兵原本就是甄严的部队,看见大军到了,都直接开城投降,免于一场战斗。只一个时辰中山失而复得,但清除三家族的工作还在继续。

    高览被救回,桂花却惨遭凌辱,甄严将凌辱桂花的人统统活埋了。

    没几个时辰,淳于瑜,许何都被抓获,但始终还是找不到沮琦的踪影。全部叛乱者都已经拿下,暂且关押在中山狱中。又经过大半天的行动,城里的秩序平稳了下来。高览建议杀了几个叛乱的罪魁,但最终被潘凤制止了。斥候回报,颜良大军据此还有70里,正在全速前进。

    耽误之急,加紧城防,城外营垒也要加固,原来比较低矮的几处城上,在下面挖沟,增加城墙高度。

    “甄严,你留守城中,继续缴清城中叛乱人马。”

    “得令!”

    “甄夫人,速速让你家中所有铁匠师傅,打造火炮,火铳,越快越好。”

    “嫠家遵命。”若兰也已经返回城中,还带着五个女儿甄姜、甄脱、甄道、甄荣、甄栀。各个貌美如花,尤其是最小的甄栀,虽然只有八岁,但生的如洋娃娃一般,大大的眼睛会说话。

    “三弟,从河间郡到我们中山有三条路,我欲在途中伏击颜良,你觉得颜良会从那条道路来我们中山?”潘凤问高览。

    “大哥,你在考我,河间到我们这里,路上有两条路,分别要经过安国或安邦,而唐河的水路也是一种选择。安国和安邦两地都是地势平坦,安邦稍南一些,要远二十几里,颜良早前应该得到了城里发出的信号,已然哗变成功,所以他定会选择最近的道路。我们是不是让高阳的二哥回防中山,这样我们的力量还大一些。”高览看来对路线还是很熟悉的。

    “张郃回防,虽然能加强我们的实力,但颜良此次带来十万之众,而张郃那几千人如果和他们打消耗战是半点便宜都得不到的,不如作为奇兵。既然我们能预见颜良会走安国,那么我们就在安国设置下埋伏。”既然有信息优势,潘凤是打算主动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你我二人现在就去安国那边看一下,哪里可以伏军。”

    潘凤于是一面命人准备应战之物,一面同高览一起出城东三十几里外的安国附近勘察地形。安国县是个五里小县,甚至都没有城墙,只是象征性的有一些土堆作为城郭的遮挡。在这里埋伏的可能性不大,县里的百姓听到大军到来的消息后开始往中山城里迁移,三十几里的路如果对于百姓来说真的要走上一天了。

    过了安国向东,有一个小山坡,长满了茂密的大树,前下有一条不足二十米宽的小河,但河水很急,如果从河间郡方向来,打算经安国县去中山,那么此地还真是必经之地,因为小河虽然不宽,但却没有真正的桥,可能是由于连年战乱,河上原本几座小桥都被拆毁了,留下了孤零零的桥头还能告诉过往的人们,这里曾经是有过桥的。颜良的军队如果通过这里,没必要再去造一座桥从对岸通过,所以只能走这里,而一边是水,一边是山,中间是路,虽然不是绝佳的伏兵之地,但似乎条件也不错,况且这样的地形更不容易引起怀疑。

    潘凤于是决定,在此地埋伏人马,又在附近一公里外的一片树林里找到一处制高点,作为炮兵阵地,想法有了,下一步就是赶快布防。此时把城中全部六门火炮都运到了对岸的炮兵阵地,并做了试射,射程是完全够的,但发射角度需要调整,于是射了几发石头炮弹之后,六门炮齐齐的指向了那一段预设好的地点。

    步兵们则拿着三十个刚做好的火铳,和两千名弓箭手埋伏在了山坡的树林里。其余五千伏兵则在山坡后集结待命。天到傍晚,斥候回报,敌人据此不足十里,转眼就到。潘凤让大家随时准备,以扬声器喊话为号,发动进攻。

    等了能有半小时,敌人的斥候已经通过了预设的埋伏,没人理会他们,等再走远些派了骑兵将这一三人小队人马吃掉。

    又过了十几分钟,隐约看到了远处有大队人马来了,此时已经接近黄昏。敌人的部队已经有火把点燃了,又过了十几分钟,队伍却在一处浅滩处停了下来。

    潘凤都盯着远处那点点火光的队伍走向,好像一只发光的火蛇,向前慢慢的爬行,然后停了下来,像在寻找猎物,又像是累了休息一下。

    他们足足等了三分钟,虽然那只有短短的三分钟,但好像经过了三年一样漫长,因为如果敌人队伍是跨过了小河,不仅他们埋伏会落空,河对岸的炮兵阵地一旦被发现,也是插翅难逃,而他们大部分部队都在这里集结,城中实在空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