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长风当歌剑当扬 > 第19章 我有作品各一首

第19章 我有作品各一首

    “经过休息,相信各位的精力也都得到了恢复,为了不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将接连进行文招会的第二场以及第三场的比试,中间不会再有停歇。”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秦梦茹又回到了戏台中央,其充满诱惑的声音传遍大堂,大堂内渐渐安静下来。

    这个时候梁霄已经回到自己的座位。

    “这第二场的比试规则是以我们万花楼为题进行创作,要求同一作品中要同时包含跟万花楼有关的人、景、情三种元素。”

    “本次比试采取即作即诵的方式,有好作品的客人可以直接在座位上吟诵,第二场比试用时为一柱香的时间,规定时间内,以作品好坏排名次,若有人创作多首作品,以最好作品为准。”

    秦梦茹将第二场的比试规则解释清楚后,便是宣布笔试开始,同时在她身后的玉儿则是将沙漏倒置过来,开始计时。

    “这规则……还真是绝了,这是要众人免费为万花楼打广告么。”

    文昊暗自嘀咕一声,这要是有人写出了好的诗词,这万花楼可以直接拿来做宣传。

    “呵呵,我已有作品,还请各位品鉴。”

    在文昊思考期间,大堂内已经有人有了作品。

    众人闻声望去,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位于座椅区最前排最好位置的罗风。

    那罗风站在那里,神色傲慢的望着隔壁桌的文昊,其中的挑衅意味不言而喻。

    “哇塞,不愧是罗家少族长,果然是文思泉涌,这秦仙子刚发布规则,才几息时间便是有了作品,当真是令人佩服!”

    “果然还是罗少族长思路更加敏捷,这第二场的规则可是不简单啊,这可不是之前那看图作诗,这是需要真正的实力。”

    听着身旁众人对自己的夸赞,罗风得意地望了戏台上秦梦茹的身影一眼,但他发觉好像秦梦茹并没有对自己有太多的关注,秦梦茹的目光反而是若有若无地瞟向文昊的方向。

    “我会向你证明谁才是有实力的人!”

    罗风望着秦梦茹那娇媚妖娆的脸庞,心中暗自发狠道。

    “第二场,我的诗词是:

    楼阁亭台不计数,

    才子佳人共欢舞;

    万花丛中匆匆过,

    一朵芬芳痴心付。”

    罗风痴迷的望着秦梦茹的身影,口中诗句缓缓道来。

    “天啊,罗少族长真的太厉害了,不仅是第一个作出诗词的人,而且诗词的立意竟然又是在对秦仙子表露真心。”

    “秦仙子真是太幸运了,竟然能得到罗少族长这么年轻帅气的才子的青睐,如果我是她,现在一定感动死了。”

    万花楼大堂里有看热闹的姑娘眼中闪着小星星地望着罗风的身影,嘴中不由得发出对罗风的崇拜。

    “罗风的这首诗第一句写的是这万花楼里有很多亭台楼阁,是为景,第二句写的是万花楼内的人,第三句和第四句中将姑娘喻作花,一朵芬芳指的是秦仙子,这两句是表达他自己虽然身处万千姑娘当中,但她只对秦仙子一人痴心,这就是这首诗地情。”

    “能够短时间内作出如此佳作,这罗风地文采还真是名不虚传!”

    ……

    这次罗风的诗词引起了台下众人地热烈讨论,不仅是因为他的诗词做的不错,更是因为其在短时间内就有作品,让众人对他的文采实力惊叹不已。

    一诗吟罢,罗风潇洒地坐下,听着整个大堂内对自己的夸赞和恭维之声,其心中自是得意之极,其不免再次转头看向秦梦茹此时地神情。

    可是,令罗风再次失望的是,此时的秦梦茹依旧没有搭理他。

    而且,罗风发现,秦梦茹不仅没理睬自己,反而是对文昊投去了期待的目光。

    “岂有此理!那小子有什么好的,不过是个会写几首诗的穷小子罢了,你就这么在意他?!”

    罗风心里感到极度的不甘,同时他对文昊的恨意更加的深刻。

    而在罗风作诗结束之后,人群讨论的声音持续了一段时间。

    奇怪的是,随着人群讨论声音渐渐安静,这会儿大家又都不约而同地望向了文昊那里。

    显然,刚才文昊在第一场地出色发挥并明显压了罗风一头的情况已经引起大家对他的重视,大家此时不自觉地将他与罗风进行开始比较。

    众人都知道,今晚的第一名将在文、罗二人中产生。

    对于此,此时竟然没有人站起来再去进行第二场的比试,大家都默默地望着文昊,等待着他的表态。

    “呵呵,既然大家都在等我,那我也不好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望。”

    面对着满堂带有各种意味地眼光,文昊大方地站起身来,对着众人轻笑一声。

    听到文昊如此表态,等待的众人立马眼里来了兴趣,个个脸色兴奋地注视着那个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笑容的少年,看他是否能再出佳作。

    “我第二场的诗词如下: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文昊动情的将这首诗吟诵出来。

    并且文昊在吟诵的过程中,目光先是看着大堂通向外面的门口,然后又是用他那饱含深情地目光从大堂内的众多女子身上一一扫过。

    当文昊诗词吟诵完毕后,凡是被他眼神扫过的女子,每个人眼里都有些泛红,文昊的诗词令她们有些心酸,绝大多数人都是读懂了文昊的这首诗的意思。

    “去年的这个时候,从这扇门里望去,只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彼此互相映衬得绯红;今日在来此地,那丽人已不知所踪,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整首诗虽然没有提到万花楼,但整首诗都是在写万花楼里的事物,此乃写景,可谓高级。”

    “人面桃花相映红,写的是来万花楼的客人以及万花楼内的女子,此乃人。”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两句看似特指某一女子,实则却是暗含了这青楼内所有女子的命运。”

    “唉,这青楼内几乎所有女子在年华消逝之后,几乎都不会得到善待,最终带着疲惫的身躯消失在茫茫人海,最后一句乃是利用对比的手法反映出现实的残酷,其中包含了作者对青楼女子的同情与当下现状的无奈。”

    “罗风的诗词虽然符合比试规定,但是他却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进行创作,虽有情义,却是小义,而文公子的诗词不仅写得好,而且诗中为弱者发声,同样抒情,文公子诗词乃是大义!”

    “不错,如此看来,此二人这一场诗词比试高低立见。”

    ……

    秦梦茹在听完文昊的诗词后,她望着台下的那些姐妹,神色一阵黯然。

    她很清楚这些姐妹最后的遭遇会是什么,奈何她也无力改变。

    甚至若不是文昊今天的一席话,她自己也有可能坠入那无限的黑暗。

    而想到文昊,秦梦茹脸上又是一阵庆幸。

    在文昊旁边一桌的罗风扫视了一眼大堂内的众多陪酒姑娘,随即满脸不屑的暗自冷笑一声:

    “呵,一群贱货而已,有什么好为她们的感慨的。”

    值得一提的是,今晚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洁身自好,这罗风愣是一个姑娘都没点,他桌前只有他和他的六名侍从,还有一桌酒菜。

    但跟罗风关系密切的人却是知道,罗风在自己家族可是极其风流,许多家族的少女都曾或自愿或被迫的为其暖床……

    众人对文昊的诗句议论了一会儿后,便是陆续有人站起来作诗作词。

    “咚!”

    很快,一道鼓声传递在大堂,一炷香时间在许多文人的诗词创作中匆匆过去,文招会第二场的笔试结束。

    因为时间限制以及规则的约束,导致文招会第二场作出符合规则诗词的人并不是太多。

    并且,这些诗词当中,无论立意还是表达都没能够超过文昊和罗风的。

    “好,接下来我们进行文招会最后一场的比试。”

    秦梦茹建第二场比试结束,随即开始宣布第三场比试规则。

    “这第三场的比试规则与第二场雷同,就是以今晚文招会现场的所见所闻作诗、词、歌、赋各一首,每个类型的作品描写的必须是同一件事物或同一个人,。”

    “第三场比试依旧采取即作即诵的方式,有好作品的客人可以直接在座位上吟诵,凡是参与之人,须至少吟诵出两个类型的作品。”

    “第三场比试用时同样为一柱香的时间,规定时间内,以作品好坏以及类型多少综合排名,每个类型的作品只能作一首,多余的以第一个同类型作品为准。”

    同样的,秦梦茹在宣布完比试规则后,还是由玉儿将沙漏从台上倒置过来,表明文招会第三场已经开始。

    台下众人在听到比试规则后,不免一阵喧闹,这比试规则真是一个比一个难。

    这第三场比试不仅规定了作品类型,更是规定了时间地点,最难的是所有作品描绘的还要是同一件事物或同一个人。

    在众人的讨论声中,一到熟悉的男子声音再度传来,众人定眼望去,竟然又是罗风站在那里对堂内之人发言。

    “呵呵,在下不才,现有一诗和一词供诸位鉴赏。”

    罗风说的话看似是在谦恭,担任谁都看得出其脸上那份傲然的表情。

    确实,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满足条件的一首诗和一首词,此时足以战胜绝大多数人。

    “第一首诗是:

    堂内红台四方杵,

    台上丽人翩翩舞;

    鼓乐齐鸣良宵度,

    纵有欢歌心归处。”

    “嘿,不错呀,罗公子这首诗的立意依然是在向秦仙子表达自己的情义。”

    “嗯,若我所料不差,这首诗讲的是在这大堂内搭建有一个红色的四方形台子,众多女子在上面翩翩起舞,在鼓乐齐鸣中这里的人在此度过良宵,即使有这欢哥我的心依旧是有了归处。”

    “诗中的归处应该就是指秦仙子了。”

    “不错,不错……”

    大堂内很多人听出了罗风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对此也都表示赞赏。

    罗风听着周围那些夸赞自己的言语,心中暗自兴奋,不过其表面上却是淡淡一笑,开始第二首作品的吟诵。

    “第二首词为:

    楼外灯,堂里明,台上早已歌舞又升平;

    台下桌,杯莫停,歌声悠悠,把酒言欢不知何以忧。

    一声弦,佳人出,迷醉人间,仙子抚琴众人静闻声;

    酒微醒,道天惊,如此佳人,唯愿度此生。”

    文昊听着这罗风的这首词,心中也不得不感叹此人的确文采出众,短时间内就能写出两首好的作品。

    “罗公子真的是太痴情了,今晚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在向秦仙子表白,当真是难得。”

    “这首词的意思应该是:楼外挂有灯,楼内的大堂很明亮,戏台上早就已经开始载歌载舞;在台下摆放有桌椅,桌前人们听着乐曲,看着表演,酒杯不停,说笑间不知什么是忧愁。此时,一声琴音响起,有佳人从门里出来,那醉人的笑容迷倒众人,她那优美的琴声让人停下酒杯静静聆听,听到这琴音,看到这仙子,我的酒也微微清醒,这样惊为天人的女子,我愿意跟她一起度过此生。”

    “嗯,这首词与之前的那首诗写的都是今晚万花楼内的情景,并且立意也都是在向秦仙子表露心意,完全符合这第三场的规则。”

    “不用想了,今晚文招会的头筹定是这文公子的了,这羡慕他可以与秦仙子共度良宵了。”

    “嘿,这可不一定,别忘了,可还有一位人选还没表态呢。”

    台下客人在议论的同时,朝着文昊的身影撅了噘嘴。

    罗风在听到人们将自己与文昊作比较的时候,其不免对着文昊的身影暗暗冷笑。

    罗风不太相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文昊能作出超越自己的诗词,因为他自己也是在得到题目后,很长时间才写出这等诗词。

    对于自己刚才这两首诗词中的内容,只有罗风知道,其实若是仔细品读便会发现,诗词中描写的现象其实都是在之前都存在的。

    像诗词中描写的戏台、歌舞以及秦梦茹的抚琴这些都是平日里万花楼都存在的,所以罗风今天下午在准备的时候,也就有了参考。

    要说今晚比较特别的,那就非秦梦茹的舞蹈莫属了,今晚可是秦梦茹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跳舞,着实惊艳了所有人。

    可是,这特有的情景,罗风刚才的诗词中却是没有,他刚才诗词中的翩翩起舞指的是台上的舞女,而不是秦梦茹。

    对于今晚的文招会,罗风是知道所有题目要求的,他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准备。

    三场比试下来,罗风共准备了六首诗和一首词。

    至于第三场要求的歌和赋,这倒不是罗风不想准备,而是他确实没有时间了。

    等罗风将以上诗词想好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若是再去准备歌和赋,不仅时间来不及,而且这两种题材也不容易短时间内写出来。

    所以,罗风只好沐浴更衣,急匆匆的赶过来,这也是他今晚来的比较晚的原因。

    而且,在罗风看来,自己准备的这些足够他今晚拿下第一名,那歌和赋有没有已经不重要了。

    在大堂内大多数人都在为罗风的文采感到叹服的时候,秦梦茹对此则是不屑一顾,一个用了一下午时间特意有针对性的准备出的诗词,不值得大惊小怪。

    秦梦茹此时的目光依旧是关切的望着台下那少年的身影,她在期待,期待那个少年会再有佳作出现。

    此时坐于台下的文昊微微皱眉,他正在心中酝酿用于第三场比试的诗词,因为是临时发挥,所以需要一些时间。

    “喂喂喂,文兄,这眼看时间就要到了,你赶紧站起来吟诵诗词啊!”

    小胖子姜洋看了一眼戏台上的沙漏,神色焦急地催促着身侧的文昊。

    在小胖子看来,即使自己已经没有机会得到秦仙子的青睐,那也绝不甘心看着自己的死对头罗风得偿所愿,所以他才会如此的关心文昊。

    小胖子想着,若是文昊夺冠,那秦仙子自然是要跟文昊去闺房夜谈。

    虽说那闺房夜谈的人不是自己,但至少那人不是罗风,而且文昊也算是自己的人,如此想来,小胖子觉得还能接受,所以,这第三场文昊必须要赢啊!

    在小胖子这一桌后方的梁霄此时也在内心矛盾地观望着文昊这边的动静。

    他是既希望文昊能创作出佳作,又担心文昊太过耀眼,再引起一些人的报复可就不妙了。

    “文兄!文兄!你咋还不起身作诗啊!真是急煞我也!”

    小胖子又看了一眼台上的沙漏,以及此时罗风那得意的表情,急的小胖子忍不住伸手推了文昊一把。

    “姜兄莫急,我已有作品!”

    在姜洋推完文昊,手还没收回来时,文昊那皱着的眉毛忽然舒展开来,轻语一声。

    然后,在姜洋那仿佛溺水之人抓住了一块浮木般惊喜的眼神中,文昊站起身来。

    整个大堂内,众人都是坐着,当文昊站起身时,明显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呵呵,诸位,在下不才,对于这第三场所要求的诗、词、歌、赋,不好意思,我有作品各一首!”

    文昊轻飘飘的话语像一锤重击般打在所有人的心上,令众人的呼吸都有一瞬的停滞。

    “诗、词、歌、赋各一首!此子还是人么?!”

    此刻,所有人望向文昊的目光中充满了惊讶、疑问以及期待……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