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望宵一梦 > 第三十八章 符间往事

第三十八章 符间往事

    李知意自然不知道镜玄和杜淹的对话。此时他正盯着青色石壁上的符咒陷入了深思。

    这些符咒并非符师用来攻击之用,上面被一个叫咨壬的人写满了小字,李知意看了一两张便觉这人惊才绝艳。此人幼年便能积蓄内气,弱冠之年的修为远超同侪,其后潜心修炼,结识了世间修真者,并将他们一一击败,终于在不惑之年站在修真界顶端,自此睥睨众生,视天下英雄于无物。

    这些符纸就是他将自身修炼心得书写记录下来,咨壬将修为境界分成九个品级。

    李知意大惊,原来现今通行的修真者九品境界是此人创立。

    天下修真者,共九品。

    九品曰守拙,能够积蓄内气,将之储存于丹田胸腹之间的境界。李知意处于此种境界。

    八品曰无端,修真者本身已经显露出修炼特性,并能够将之运用于实战中。谷冬狮便是修炼到无端境时发现了自身特殊的寒冰内气。

    七品曰纵横,力量和速度等属性因修炼而得到了大幅提升,仅仅通过力战便可打败凡人的境界。刘禅便是纵横境,因此他虽看起来瘦弱,却能使用开山斧这样的重武器。

    六品曰灵犀,达到此境的修真者可以灵活使用内气,并不拘泥于招式,达到随机而变收放自如的状态。

    五品曰通幽,脱离了低级修真者的境界,也是一个重要的瓶颈,有些修真高手终其一生都无法突破此境界。书圣彦应方便是如此。

    四品曰览山,···

    三品曰格物,···

    二品曰不测,···

    一品曰入神,···

    不知为何四品之后的文字若隐若现,竟难以看清,李知意心道:看来这些符咒能根据修真者的境界,显示不同的文字。

    他也不强求,接着看了下去。

    根据咨壬的理论,人是肉体凡胎,本不能积蓄天地之气——内气。之所以会有修真者,并非他们是天选之辈高人一等,而是一种诅咒。

    李知意从未听过如此奇谈怪论,这与当今主流观点南辕北辙。修真者因为能力出众,无论在庙堂军队亦或是江湖,都有着很高的地位,所有修真者都认为自己受到了上天的眷顾,怎么可能是一种诅咒。

    咨壬下面写道,他自幼天赋异禀却饱尝世事艰辛。当时朝廷极端腐败,不知何时渐渐出现了修真者,这些人因为能力远超凡人屡屡以武犯禁,立刻引起了官府的注意,将其视为异类,曾经遭到凡人歧视,甚至被民间江湖人士捕杀。

    又过了些年头,民众不堪压迫揭竿而起,逐渐席卷天下,而朝廷早已无力应对。因此,各地豪强军阀纷纷打着平乱的旗号迅速壮大,而修真者们也因强横的武力受到了各大势力的青睐,一改之前备受歧视的地位,一跃成为了权贵的座上宾。

    大乱期间,各地豪强军阀厮杀极为惨烈,期间修真者死伤惨重,甚至到了几乎全灭的状态。此时他们才意识到虽然身怀绝技,但正是由于这来自上天的禀赋,让修真者成为了被诅咒之人。

    当时大乱持续了很久,天下分崩离析,形成了八股势力。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这样的局势······接下来的文字就渐渐看不清楚了。

    李知意看到这里明白了咨壬的意思。命运的馈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再看如今,大雍建立数百年来,修真者的地位一直凌驾于凡人之上。特别在建威之乱后,朝廷以及各地藩镇为了自身利益纷纷拉拢修真门派,修真者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竟达到了烈火烹油繁花着锦之势。如果变乱骤起,岂不是又像咨壬所写那样,朝廷藩镇以背后的修真门派为武器相互攻伐,历史的悲剧将会重演。

    看来此人应该是预测到了会有如此的形势,将往事记录下来从而希望后人能够以史为鉴,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辙。

    可李知意二世为人,知道人类是无法从历史中获得教训,少数掌权之人必然为了一己私利而挑起战争。昭武军节度使刘元济就是如此,他一心想着反叛朝廷争夺天下,利用崇庆门大肆招揽修真者,有朝一日必定为祸人间。

    李知意接着看下一张符纸,上面是咨壬的修炼法门,名曰望宵功法。

    一共九个部分,详细介绍了每个品级的修炼方法。

    李知意只是九品守拙境,因此只能看到三之分一的部分。即使如此,他也感到很兴奋,自己的修真之路终于要走上正规了。

    功法上说,九品虽然是修真的最低品级,但是异常重要。

    如果说修真者的天赋决定了修为的上限,那么在九品时期的修炼过程便决定了下限。这个阶段是修真者积蓄内气的时期,往往不被重视,实际上停留在九品的时间至少要在数年,因为要将内气压缩,从而在体内结丹,此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修炼。

    李知意看到此处大为惊诧。他虽然不懂修真方法,但是听彦书圣说过,当今的修真者,处在九品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年,因为每个人的内气储量是一定的,从没听过结丹这样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李知意突然想到自己蓄气之时,如果内气过多,便会消散,那么按照望宵功法,将内气压缩,结丹,岂不是能够在体内贮存更多内气了吗。

    他接着看下去,符纸上书写明了方法,李知意当即盘腿坐在蒲团上,开始修炼起来。

    正当李知意在石室时,亓川殿后堂门庭紧闭,刘元度坐在上首,堂下竟有十名黑衣蒙面之人。

    望宵大管事刘涛此时一瘸一拐上前道:禀告刘长老,我已查明后山栈道确实有军士和修真者守卫,只是禁地难以接近,防卫情况并不知晓,节度使大人派来的帮手共十人,我已将他们分批带上山来,目前全在堂下。先前他从二公子刘封那里拿到了刘元度的指令,信中便要求他将这些人偷偷带上山,这些人都是崇庆门派来的死士。

    此时刘长老面色极为严峻冷酷,他盯着堂下众多黑衣人道:老夫卧底望宵,绸缪多年,七日后便是最好的时机,此次行动只需成功不许失败,你等若是被擒知道该怎么做吗?

    堂下众人厉声道:杀身成仁以报昭武。

    刘元度满意的捋捋长髯,身旁刘封问道:师傅,为何要等七日后再行动。

    刘长老道:七日后便是刘禅与李知意比试之期,镜玄和各殿长老将前往演武场观看,那时后山守备必定空虚,此时行动成功机会最大。

    刘禅看了眼刘封道:弟弟,你刚入望宵门,许多事情都不知道。七日后只管看我修理李知意那小子就行,我是绝不会像你一样被他打败的。刘禅找到机会便内涵弟弟。

    刘封也不甘示弱道:若我早入门四年,如今必定已是六品灵犀境了,岂会被李知意打败,不像有些人,占着茅坑不拉屎,修炼多年才达到七品纵横。

    刘禅还要反驳,刘元度道:不要吵了,如今大事当前,都放下私怨。刘禅,这次比试,你高出两个品级,赢他自然不在话下,但是要狠狠地打因山楼的脸面,最好废了那小子的修为,明白了吗?

    刘禅单膝跪地道:侄儿明白,师傅就等着李知意跪在脚下给您叩头吧。

    刘涛也凑趣道:小人先在此谢过大公子帮我报仇。

    刘元度道:记住,你的任务就是吸引所有人的注意,给他们的行动创造机会。若是成功发现禁地的秘密,我昭武军问鼎天下指日可待!

    此时,众人也一齐喊道:昭武万岁,问鼎天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