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风波定 > 第十七章 王府很穷吗

第十七章 王府很穷吗

    这时,丁晓领着徐福进来了。

    这徐福约摸四十几岁,下巴上留着短须,微胖,脸色黝黑。

    憨厚地笑着对姜繇行礼:

    “见过少爷,这都喝上酒了,看来身子是大好了。”

    “哈哈,我还不知道,徐叔多才多艺啊。既是咱们王府的账房先生,还会酿酒,还是铁匠世家。”

    徐福讪笑着说:“少爷见笑了,叫我徐福就是。祖上传下来的铁匠手艺,从炼制到烧铸都是会的。

    “只是父亲专门让我上了几年私塾,本来是为了记个家谱,管个账之类的。

    “得了老王爷照应,招来府上做差事。”

    叶茗解释说:“少爷,这徐福家祖祖辈辈炼铁,手艺了得。先祖是前朝著名造剑师徐夫人,为了大晟,惨遭不测。

    “他父亲叫徐谷,兄弟六个,包括他父亲,都在咱们琅琊郡的王府里当差,主要掌管王府武库。”

    “那你怎么会酿酒?”姜繇问。

    徐福道:“干铁匠的,都喜欢喝两口,酒是管制的,官家店铺里卖得贵,就偷偷酿了自己喝。

    “后来老王爷遇见了,喝着不错,就让在王府里酿了。

    “在王府里酿酒,只要不出去卖,也没人敢抓咱们。”

    酿酒耗费粮食甚巨,看来在哪个世上,都会受管制。

    当下,姜繇大致说了蒸制提纯工艺。

    找来纸张,画出大致样式。

    无非就是蒸发提纯的简单处理。

    “虽然看不太明白,但也不费事,我马上去造。”徐福将图纸收在怀里,犹疑着问,“这不会浪费酒吧?”

    叶茗和颜游也没想到这三少爷,还真说出一套办法来,虽然不明所以,但至少看着像是有模有样的。

    就安排着徐福不管怎么样,先按照少爷的办法去做做看。

    姜繇叫住他问道:

    “徐叔,先别走。你是咱府上的账房先生,我问你,咱们王府很穷吗?”

    众人惊诧。

    叶茗问:“少爷为什么这么问?”

    “你看啊,你们三位叔叔,衣服干净,但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

    “尤其是九叔,鞋子补了好几个补丁。

    “而你徐叔,两只袖子,补丁摞补丁。”

    姜繇笑着继续说:“徐叔是账房,看来管得不行啊,大家都受穷。”

    叶茗眼里闪过一道光,心想这三少爷变化也太大了,以前除了去东宫伴读,在府里就是和丁晓等,一帮差不多大的小厮、侍卫,一起打打闹闹,从不关心其他。

    今天,怎么就突然既要酿酒,又关心起这些来了。

    颜游也在想,姜繇以前,诸事一概不问,闹腾最出格的,也顶多约着太子,或者王府随便几个人,去酒馆大吃一顿。

    从那晚一语道破,盗墓是假的开始,不太一样了。

    叶茗笑了一笑,说:“既然少爷问起来,我来解释吧。”

    按大晟朝廷规矩,各家王府,按照封地大小,在封地备有从三千到两万不等的府兵。

    一旦各州县有事,当地守备军无法应付的,由兵部指定就近王府出兵。

    如果遇上战事焦灼,兵力不足的时候,再从京都禁军抽调人马支援。

    而封地在边地州县的王府,府兵一律按最高两万设置。

    自然,边地州县守备军数量也相应增加,一起抵御外敌侵袭。

    琅琊王府虽然封地在青州琅琊郡,不属边地。

    但琅琊王老王爷是亲王,一等王爵。同时拜领征东大将军。那些年,抵御外侮、平息内叛变,都是老王爷四处征讨。

    因此,琅琊王府按最高等级,常年设有两万府兵,东征西讨,立下了不少战功。

    但因此,府兵中伤残人数众多。

    如果按朝廷规矩,按军功和伤残等级,给予银两,打发回老家就是。

    但老王爷自幼从武,爱兵如子,不然心看着自己麾下的大好儿郎,因伤退役后,困顿余生。

    所以,琅琊府兵中,只要是战场上受伤或者残疾的,一律在琅琊郡封地上,拨付口粮田,就地养起来。

    伤兵们成家的,把家里人迁来,日常相互帮衬着种些地,养家糊口,每年还要发下去很多银子补贴家用。

    那些未成家的,琅琊府兵的招牌,只要伤得不是太重,也大体上能讨上媳妇,生活也很滋润。

    王爷故去后,王妃更是宽厚。

    府兵里凡是成家的,或年老体衰不愿走的,都可以把家迁过来,和伤兵一起种地,也不要地钱。

    只要每年按收成,分出一部分,交给王府积攒起来,做荒年备用就好。

    封地上现成的田亩不够了,就一起开荒,然后再分配给府兵。

    本来封王封爵,主要是享有封地的收入。这样一来,封地不仅不给王府钱粮,还要尽可能地给封地补贴。

    所以,王府从老王爷、王妃以下,都是十分节俭。

    而在王府当差的,大多是琅琊郡府兵的后代,自然是忠心耿耿。

    “所以,少爷无须担心,衣服等旧些也就罢了。但少爷看看咱府里的伙食,还是很丰盛的。

    “王妃经常说,在府里当差的,都是老兵的后代。两世为琅琊王府做差事,无论怎样,都不能亏待了他们,

    “王妃待下属宽厚,大家在府里当差心安啊。”

    原来如此。

    姜繇沉思不语。

    颜游见他闷闷不乐,大声说:“小三儿,莫要操那些心。听琅琊郡那边来的人说,老七和老八,哦,就是颜游、颜回兄弟俩,夏粮入库后,计划着带人开荒地去。

    “还有老四颜游,和老五瞿诺,这个夏季重新疏浚水道,都想了好多办法。

    “小十年没打仗了,都在想办法,多打点粮食,吃得饱了,就什么也有了。”

    姜繇知道叔叔们是不想自己在这方面费心,笑着点点头。

    已近午时,徐福赶着去照图纸蒸酒。

    叶茗等人起身告辞。

    走到院门口,叶茗悄声对姜繇说:

    “少爷,有些事先放在肚子里,谨慎一些也是好的。”

    然后行了一礼,辞别而去。

    姜繇目瞪口呆。

    看来叶茗对自己有所隐瞒,心知肚明。

    叶叔心思细腻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