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风波定 > 第四十六章 赛制

第四十六章 赛制

    太子学宫。

    左氏兄妹和太子,都在认认真真地读书写字。

    姜繇也在仔细地临摹字帖。

    一大早,太傅传话,今日朝廷临时召集议事,让他们几个先自行修习,待散朝后,再来讲学。

    怎么也写不好,柔软的毛笔实在难以控制。

    太子和左思一排在前,姜繇和左棻一排在后。

    此时太子抱着一本书,迎着头,老僧入定般,一动不动。

    这小家伙又神游太虚去了。

    而左思,端正地坐着,一字一句地细细斟酌着书本上文章,这家伙眼高过顶,待人倨傲,不怎么把我这公爵放在眼里。

    右边,左棻在认真地练字。

    昨天没特别注意,只感觉她是一个出众的美貌姑娘,今日从一侧细细地看过去。

    只见她修长的颈项,细细长长,洁白如玉。侧脸轮廓清晰,鼻梁高挺,粉嫩的脸颊,小巧精致的耳廓,一头漆黑的长发,用一条粉色的手帕简单地挽着,披散在后背。

    尤其是光洁的皮肤,没有一丝瑕疵,会发光般的,散发着光泽,整个人仿佛汉白玉雕刻出来的精致。

    姜繇有些看痴了,还真的是美啊,四大美人之一,果然名不虚传。

    可能感受到姜繇的目光,左棻转头看过来,莞尔一笑,然后继续低头写字。

    姜繇走过去,见左棻已经练习写了满满一张纸,惊讶地发现,左棻的字迹,完全不似青袂等女孩子字迹,娟秀婉转。而是结体妍丽、饱满挺拔,用笔遒劲颇有气势。

    走回去把自己鬼画符一般的字拿过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我字写得差,教教我呗。”

    看着姜繇那张“仿佛字”,左棻差异地睁大了眼睛。

    抬头看看姜繇,低头看看“字”,如果这也算字的话。

    “小叔,这是你写的?”

    “是啊,哎,不用叫小叔,叫我繇哥……”窑哥可还行,还真没想到,我这名字别有意味啊,“我比你哥哥小两岁,和你同年,叫我小哥就好。”

    太子猛地转过头来,脸上挂着鄙夷的笑,看了一眼又转过头去。

    “那怎么能行,总不能乱了辈分。”左棻脸色微红,笑着说。

    声音悦耳,有些沙沙的,带有一丝丝磁性。

    果然是人美就哪里也美,什么也顺眼顺耳了。

    “不管那么多,左妹妹能不能给我说说,毛笔字怎么写?”

    姜繇强行拉平辈分,不然呢,这世上最悲惨的可能就是,心仪的美女叫自己“叔叔”。

    左棻站起来,说:“你坐下,我看看你是怎么写的。”

    有门啊,不叫我小叔了,用你来称呼,大概也不习惯对同龄人叫叔叔吧。

    执笔总是会的,看也看会了。

    但笔落下去,就是歪歪扭扭,粗细不均。

    左棻心想,原来你基本笔画都不会?不应该啊,好像听说这个琅琊王小王子,小的时候受过伤。

    可总不至于不会写字吧。

    怪不得哥哥总是说,京城里尽是纨绔……

    左棻想着,但还是在姜繇身边蹲下来,从最基本的笔画慢慢讲解,什么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等。

    姜繇笨拙地在纸上,按照左棻说的,一笔一划地练习着。

    身边传来,阵阵少女的幽香,悦耳的嗓音轻声讲解。

    这才对嘛,仿佛达到了人生巅峰。

    练了还不到半个时辰,姜繇手脚酸软,连声喊着辛苦,跳起来不干了。

    练字最讲究一个静字,这美人在侧,实在安不下心来。

    跳起来活动手脚,左思仍是不理不睬,而太子撇着嘴,也不搭理他。

    小黄门王杞进来,小声对太子说:

    “太傅让人传话,散朝后,皇上召集几位大臣,在御书房继续议事,并且传诏御膳房,安排了中午宴饮。所以今天下午再继续讲学。”

    太子问:“昨日中午宴饮,今日继续?”

    王杞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皇上宴饮大臣,他一个小黄门可不敢议论。

    “那太傅中午饮宴,下午还能讲学?”太子又问。

    “这就不知道了,来人说太傅是这样交代的。”王杞恭谨地说到。

    “那大家就在这里用午膳吧。”

    王杞出去安排午餐,太子将手中书本仍在桌上,伸着懒腰。

    “昨天御书房午宴,商量制定了去南荒山修炼团选拔的赛制,不知道今天,是不是还要继续商量。”左思也站起来活动着手脚,似是自言自语。

    太子对这个有兴趣,扭头问他:“定下来了吗?什么时候开始。”

    “据说时间很紧,六月初五出发,所以三天后,二十五日开始选拔赛。”

    “大后天?那你们兄妹不用早做准备?”

    左思倨傲的鼻孔向上一仰,不以为然地说:“这倒不必,也不是什么难事。”

    “对,母后说过,哥哥姐姐都是七品,高手啊。”太子笑着说,“那定下来怎么选拔,你说说。”

    左思鼻子里哼了一声,不屑地说:

    “居然定下来采用团战,唉,也是煞费苦心啊,一点体面都不要了。”

    左思果然是一个文人,喜欢议论朝政。

    “团战?那是怎么战法,怎么就不体面了。”太子更好奇了,“左哥哥,你给讲讲,为啥非得去南荒山修炼,本朝多少名山大川,山河形胜之地,就不能修炼了吗。”

    左思不直接回答问题,反而问道:

    “太子,昨日听皇后说,你修炼达到凝神境?”

    得到肯定答复后,左思点点头说:“太子尚且年幼,修行就到了八品凝神境,进展还是不错的。”

    对太子,左思还是恭谨的。

    但姜繇挑了挑眉头,心想这左思,在太子面前也会说恭维话啊。别欺负我不知道,这两天每夜有青袂和丁晓陪着,总算搞懂了一些基本的修炼体系。

    这世上修炼总计分为九品,据说当世还有独一无二超品的存在,就是在浦海城的看海人。

    而一般人修炼,九品铸体和八品凝神,大家族和大的修炼门派中的佼佼者,十二三岁就能圆满,进到七品聚气境。

    聚气境是一个台阶,绝佳资质的能在二十岁左右,取得突破,升到六品练气境。

    极个别的修炼天才,能十七八岁达到六品,这样的人凤毛麟角。

    而四十岁之前,能跨越五品修魄境,达到四品修神境,就到了一般修炼者的天花板。

    三品修意境和再往上品级,称为出尘境界。

    这世上几百家修炼门派、世家,能出一名出尘境界修炼者的,仅仅几十家而已。

    太子今年十三岁,姜家皇族是这世上最大的修炼家族,族内出尘境界的修炼者,在外有名的,就足有十几名,而家族内藏龙卧虎,潜心修炼,不为外所知的高手,就不可估量了。

    所以说,太子的凝神境尚未圆满,实在说不上极佳。

    听左思继续说道:“但是……”

    来了来了,果然说话就怕但是,随时可能来个神转折。

    “但是,太子尚无法体会再上一品级修炼的困境。我朝占据中原,山川名胜众多,但也人口稠密,导致天地间灵气淡薄。

    “修炼者在这样环境下,很难从天地间吸取足够的灵气,这大大阻碍了我朝众多修炼者继续向上精进。

    “这世上,有一个灵气充盈、灵兽出没频繁之地,堪称修炼圣地,就是南荒山。而占据南荒山的南荒蛊族,与我朝屡有冲突,双边并不和谐。

    “我大晟建国六百年来,与南荒蛊族民间往来密切,但官方一直审慎接触,双方均持有很深的戒备之心。

    “而且,据说最近几年,南荒山又进一步,似乎出现灵气复苏迹象,周边山里出现很多异象。所以,这一次,朝廷做了很大努力,争取到蛊族同意接收修炼团进驻,机会难得啊。

    原来是这样,南荒山灵气充盈,更易于修炼。

    “哦,我说你们干吗跑那么远去修炼,原来有益处。”太子说着,转头又对左棻说,“路途遥远,山高林密,左姐姐可要小心,一定注意安全。”

    说罢,有意无意地瞥了一眼姜繇。

    左棻颔首,微微一笑,感谢太子关切。

    姜繇本来一边静静听着,见太子故意找机会怼自己一下,翻了个白眼。

    我不过是请教了一下写字的技巧,又不跟着去南荒山,可让这家伙找到机会来怼我,这样显得你也太小心眼了吧。

    “那团战是怎么回事?”太子又问道。

    左思轻蔑地一笑,说:“朝廷发出告示,要选拔二十岁以下修炼者组团去南荒山,据说报名的达三千多人,经过层层筛选,最后集结到京城来的还有接近五百人。

    “所以就要进行比武选拔,毕竟双方下场比赛是最直观、公平的选拔方式,当然了,还要根据修行的境界不同,继续细分,七品以上为一组,八品为一组,九品为一组。

    “采用单循环双败淘汰制,最后确定优胜的一百人组成大晟修炼团,其中,七品以上的占六成,八品两成,九品两成。

    “如果这样选拔,其实还算公平。哈哈,可惜啊,昨日朝会后,在御书房制定出来的选拔办法,却来了一个团战选拔。

    “所谓团战,就是在相同品级里,每三人组成一个团,抽签选定对手,比试三场,取得的团进入胜者团,也是共进行三轮,双败的团自然淘汰,还取了个名字,叫双败淘汰制。”

    太子和姜耀相视摇头,两个人琢磨了一番,也搞不清这团战的目的是什么。

    姜繇问:“这么多人,岂不是要比赛很多天?”

    左思道:“那倒不用。在城东军械库前的大校场,规划了十块场地。三人一个团,一个时辰内,一个场地打完四个团的捉对竞技,时间足够了,其实最多也就九场比试。

    “每天用五个时辰的比试时间,一个场地至少打完二十个团的比试,三天时间三轮比赛足够了。

    “剩下的团数量就少了,再有两天就能确定胜出的三十三个团,九十九个人。”

    太子皱着眉大摇其头,说:“慢着慢着,太麻烦了,这么糟糕的赛制谁想出来的,这是干什么啊。

    “让我说,不到五百个人,干脆就捉对比试,五天比三轮,剩下的最多两天时间,也就结束了。

    “这样多公平,都是个人对个人,谁强谁弱最公平,打什么团战,想得我脑子疼。”

    左思嘴角上扬,淡淡地笑了笑,不以为然地说:

    “如此煞费苦心,制定出来的赛制,还不是为了那些什么王子、少爷的,方便混进修炼团。”

    三局两胜,找两个高手带着,赢两场,第三场就可以不必试了。

    太子瘪了瘪嘴,刚要吐槽,想起这可是父皇制定的。

    少年人心中涌起莫名的忧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