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风波定 > 第四十八章 少卿裴锴

第四十八章 少卿裴锴

    进了皇宫,迎面是一个巨大的广场。

    尽头矗立着高大巍峨的太极殿。

    太极殿后面,才是御书房,再往后就是后宫了。

    太子在前,姜繇等人跟在后面,急匆匆的走着。太极殿前这个广场,着实有些大,正午的阳关下,姜繇走的气喘吁吁。

    看太子匆忙的步态,大概事发突然,有些慌乱。

    姜繇跟上两步,小声说:“太子,你走路的样子真帅。”

    太子迟疑了一下,满面狐疑地问道:“什么意思?”

    “唉,从后面看你走起路来,两条腿都是撇开的,昨晚一定很用功。”

    噗呲,太子笑了,心情一下放松下来,嘿嘿笑着说:“小叔,这个时候,也就你还能想着这些。”

    突然姜繇急促的说:“你怎么来了?”

    太子纳闷,问:“我怎么来了,小叔不知道吗?”

    姜繇急忙说:“啊,没事,想起其他事儿。”然后放慢脚步,落后众人几步。

    太子翻了翻白眼,继续埋头疾走。

    姜繇看了看四周都拉开了一点距离,压低声音说:“小玉?你不是不在我体内了吗。”

    心理感应到小玉娇滴滴说:“呵呵,主人,你心里默念,我就能感应到,不用说出来啊。人家这不是想你了,早晨就又藏进来了。”

    姜繇心里默念:“假的吧,骗人呢。”

    “嗯嗯,才一滴血,不够恢复啊,所以还得进来温养。没事儿,多吸收几滴血就好了。”

    “在皇宫,这里可是高手很多,在我体内,不要紧吧?”

    “主人,就以为我是普通小怪兽啊,放心,没人能看出来。”

    “哦,那就好。”

    此时,御书房前,三十几个宦官、内侍等服饰的人,蹲在地上,宫中带刀侍卫在周边围拢着。

    这是出了什么案子,惊动了这么多人。

    还没到御书房门口,姜繇就闻到一股浓烈的酒香。

    小玉也闻到了:“好酒,这味道很好闻啊。主人,要几坛回去吧,”

    “哈哈,放心,咱有。”

    这么熟悉的酒香,怎么会不知道,这绝对就是自己进献的白酒啊。看来这酒被皇上喝了,哈哈,估计很快就会有反馈。对这个酒的成色,还是很自信的。

    小玉继续说:“啊,太香了,被黄先生救过来,几百年了,就没喝到一口好酒。”

    这小白狐,其实是只老狐狸,爱喝酒的骚狐狸。

    “主人,人家小玉……”

    得,忘了屏蔽它了。

    这时从御书房内迎出来一名官员,头戴黑色冲天冠,身穿黑色官服,腰上挂着一条玉带。此人白面无须,丹凤眼,通心鼻,十分俊朗。

    那官员迎着太子,行了揖礼,轻声说道:

    “下官宗正寺少卿裴锴,恭迎太子。”

    看上去这裴锴脸色微红,身上有淡淡的酒味,估计是也参加了中午御书房的宴饮,应该喝的不多,神志仍是十分清醒,

    这裴少卿继续说:“皇上已回后宫歇息,命下官在此向太子说明案情,太子请入内。”

    姜繇和左氏兄妹跟随太子进入御书房,王杞、青袂等在外守候。

    记忆中皇上的相貌很模糊,以前大概很少见到,见了也是人数众多的场合,远远地看见。

    御书房内一侧,摆放着十几个圆凳,几人围着太子坐下。

    太子皱着眉说:“是出了什么案子,你详细说说。”

    少卿裴锴说了大致经过。

    今日御书房午宴,是一时兴起,并没有预先安排。

    早朝散后,负责本次南荒山修炼事宜的宗正寺宗正、安平王姜瑶光,召集几位大臣,来到御书房,按照昨日议定的选拔方案列了条陈,拟定了告示,请皇上确定,即时对外昭告。

    事情很简单,昨日商议的已经十分完善,大家传看了告示,这件事情也就算定下来了。

    随后又对时下关注的夏粮入库,秋粮栽种,水文气象等时政,君臣之间进行了充分而广泛的交流。

    最后达成一致认识,形势一片大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今日来的都是皇上近臣,君臣融洽,又闲聊了几句,见已临近午时,皇上赐御宴,与众臣同乐。

    宴中,中书令徐存,提起大晟开国时的国师苍仓子,传下来一套“金瓯永固杯”,杯子上不仅镶金嵌玉,而且刻画了弯弯曲曲无人识的图案、线条。

    据说其寓意江山永固,所以本朝历代帝王,均深藏宫中,很少示人。

    在座的诸位除了安平王,其他人都未曾见过。

    今日适逢盛世,请皇上拿出此套杯具,让大家一睹真容。

    皇上自然不会轻易地驳了面子,差人立即去广储司取来。

    结果迟迟不见回信。

    过了许久,皇上觉得在群臣面前失了面子,责大内总管太监安好,亲自去取。

    不一会,大太监安好,慌慌张张抱着一个巨大的锦盒,跌跌撞撞地跑来。

    库里仅有一空盒,一套“金瓯永固杯”凭空消失了。

    皇上勃然大怒。

    当即就要下诏,责成贵要司进宫办案。

    当时皇上和在场的诸位大臣都喝高了,浑浑噩噩,但宗正寺少卿裴锴,因不善饮酒的,所以喝得不多。

    他出来劝阻皇上,说这是内宫出的案子,如果交由外臣来处置,势必要有大批人马进驻内宫,人来人往多有不便。

    再说皇后为内宫之首,此一环节也不得不考量。

    这样大张旗鼓地办案,对内,皇后颜面有损;对外,皇宫内部事务,纷纷扬扬地传出去,对皇家颜面有损。

    最后进谏,请皇后督导,由太子来主办这个案子。一来呢,太子办案内宫,不会有什么顾忌;二来太子去年已行冠礼,是时候适当的参与实际事务,也是一次锤炼。

    皇上应允了,此时已不胜酒力,回内宫休憩。

    其他大臣大多也是酩酊大醉,纷纷打道回府。

    而裴锴则留下来,知会太子。

    看着裴锴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恭谨温良的举止,按他说的经过,整个事情看起来合情合理的到了这一步,但姜繇感觉有些异样。

    有哪里不对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