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穿越成大将军之子 > 第二十三章 陛下有旨

第二十三章 陛下有旨

    大唐皇宫。

    御书房内,皇帝陛下看着面前的几位朝廷大臣,有些没有精神,一个国家的事务很多,不可能都是他一个人处理,有着中书省的几位老大人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

    可皇帝陛下没想到连一个和谈人选都要从早朝大殿商议到御书房,眼神渐渐有些不耐烦,虽然能来御书房议事的都是三品及其以上的官员,但他不想再听下去。

    “行了!”皇帝金口玉言,此话一出,本就只坐了半边屁股的几位大人,立马起身告罪,不过有一人没有起身,那就是一边的太子殿下,因为他本身就是站着的。

    太子被陛下允许进入御书房听政不过一年,现在他还没有被允许能坐听。

    唐帝一拍桌子,“就是找个人去谈判,还是别人求着的,你们一帮人还在这讨论,有什么好挑的。随便找个国子监的学生去,都能给大唐刨两块地回来。”

    礼部尚书罗余站出来说道:“陛下,礼部其实已经有了人选,只是黄大人一直不同意,这才僵持了许久。”

    “嗯?黄少文,怎么回事?为何不同意?”皇帝龙眼一扫,自由无上威严。

    黄少文就是鸿胪寺卿。

    那位黄少文黄大人也只得解释道:“回陛下,他国来使,按规定一直都是鸿胪寺负责,所以和谈一事也应该由鸿胪寺来谈。没想到罗大人要来插一手。”

    “胡说!”礼部尚书一听顿时不乐意,“黄大人,按大唐律例,他国使团来京,只是由鸿胪寺接待负责而已,但是这次和谈,我认为应该是礼部来负责。”

    太子,吏部尚书和两位中书省的两位老大人都没有说话,不管怎么样都轮不到他们去谈,今天只是来凑人数的。

    “陛下,按律就是鸿胪寺来——”

    “陛下,礼部才是——”

    轰!

    一声巨响,皇帝一巴掌拍在桌子上,争执中的两人瞬间闭嘴,连忙跪在地上,一个字也不敢说。

    “吵没完了!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争来争去,太子,你来说,按大唐律,此事是由礼部还是鸿胪寺来办?”唐帝把问题抛向李承阳。

    本来在一边看热闹的太子,没想到这也能波及到自己,笑容收敛,稍加思索便回答道:“回父皇,应该由鸿胪寺办。”

    回答的很直接,礼部尚书想要再说什么,不过碍于陛下之前的那一拍桌,还是没说出口。

    “行,既然太子也说了,那就定了,鸿胪寺来办,罗余你就不要再争了,这也不是什么要事!”唐帝说的漫不经心。

    罗余虽心有不甘,但皇帝陛下这样说,他也不能改变什么。

    “黄少文!”

    “臣在!”

    “差事朕交给你了,好好办!行了,都走吧,不留你们在宫里吃饭了。”唐帝手一挥,不再看众人。

    “是!微臣(儿臣)告退!”太子等人行礼,一起退下。

    唐帝坐在那把紫檀木和金丝楠木混合制作的龙椅上,思考着还有什么事情是没有做的,北隋、赈灾、草原、礼部……

    “礼部,礼……”,唐帝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刻吩咐道:“罗文,去把黄少文给朕找回来。”

    “是!”这位总管太监也是很迅速,出了御书房就吩咐了一位机灵的小太监,跑着去请刚走没几步的鸿胪寺卿。

    踏进刚出的御书房,黄少文差点以为陛下后悔让自己去负责谈和事宜,现在把自己叫回来是要对自己说刚刚的不算数呢。

    “坐!”唐帝手指着还没撤下去的凳子。

    黄少文看了看,还是选择了之前坐的位置,不算近,也不算远。

    “刚刚朕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这才让人把黄卿请回来。”

    听见皇帝陛下竟然向自己解释,黄少文刚挨着凳子的屁股,又提了起来,“陛下尽管吩咐,臣必当全力以赴。”

    唐帝凭空按了按手,“坐着吧,事情呢还是关于和北隋谈和的,有一点朕刚刚忘了给你说了。”

    听到这话,黄少文又想站了起来,不过凭借强悍的控制力硬生生又按了下去。

    “武安公家的公子:易安,知道吧?”

    “臣知道,而且听闻那位易安公子前面还遭遇了一次刺杀,受了伤。”黄少文把自己知道的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唐帝点点头,“对,为此我还让易将那些日子在家陪他儿子。昨天问易将,还说易安的伤已经快好了,年轻人身体就是好。”

    黄少文有些不明所以,“陛下,那易公子和这次和谈是?”

    “这次商谈,朕让你把那位易公子带上,做个副手。”唐帝说着这句话嘴角都上升了几分。

    鸿胪寺卿黄大人自然不敢不从,“遵旨,只是臣有些不太明白,不知陛下能否解答一二?”

    “咚!咚!咚!”

    唐帝的手指在桌上敲了几下,说道:“容朕卖个关子,原因过几天你就知道了。不过带上他对谈和也有帮助,刑部不是查出来袭击易安的是北隋指使的吗!可以拿这个去谈嘛!”

    黄少文不由得苦笑,心里暗道:易大将军之子被刺京城闻名,自己也知道一些,刑部所说不能完全确定是对的,陛下不会不知道,现在想来,刑部所说的可能是陛下的旨意,就是为了有个好的借口。

    “臣听陛下的,不过此事是臣自己去找那位易公子,还是陛下您下个旨意?”黄少文不知道原因,所以也不太确定该怎么做。

    唐帝思索了一下,“朕给易安下旨,让他去鸿胪寺找你。你放心,虽说让他做你副手,但具体怎么做由你安排,他只要在那露个面就行。倘若你想让他主事,朕也不反对。”

    黄少文略显尴尬,自己和礼部争了许久,肯定不能让那位易公子来摘了桃子,“是,不过那易公子好像没什么这类经验,臣应当还是会让他做旁听为主。”

    “朕既然说了你自己决定,就不会插手,只要和谈的名单上有他就行。”

    “臣明白,那臣告退!”看着陛下的手势,黄少文很懂,立马就撤。

    看着人离去,那位总管太监走上前,“陛下。”

    “你刚刚也听到了,去拟个旨,完了让孙四海去易府宣旨,朕有些累。”唐帝活动活动了身体,往御书房后走去,里面有备好的床铺。

    当今陛下勤勉治国,辛苦程度足以排的上历代皇帝中的前五,罗文这位太监总管也是从年轻时就跟在陛下身边,才深得如此信任,一些旨意也交给他来代笔。

    府里一群人跪的整整齐齐,易安也在此列,听着前面那名太监说了一大堆,只知道一件事,皇帝让自己跟着鸿胪寺去和北隋谈判。

    因为易将不在家,何宛葭就在最前面,等着旨意念完,让易安亲自接过圣旨,那位宣旨的太监连忙让何宛葭起身。

    “易夫人快请起!”孙四海很是客气。

    何宛葭也顺势站起来,“孙公公客气了,这些事儿怎么还劳烦你亲自跑一趟,让底下小的们跑一趟不就行了。”

    孙四海也是宫里的老人,熬了大半辈子,现在除了罗文那位太监总管,他算的上地位最高的几位之一。

    “去其他地儿可以,易府还是得奴才亲自来才行,您这儿可不是其他人能比的。而且今儿是陛下指定让奴才来宣旨,陛下对易府可不一般呐。”孙四海把姿态放得很低。

    孙四海这些年看到了很对陛下对于易府的态度,比一般的臣子好太多,而且能看得出陛下不仅看重易府,对于那位易大将军也有深厚的情谊,他可不敢借着皇帝的威风装老虎。

    何宛葭伸手一请:“孙公公也好久没来这儿了,已经让人准备了一些吃食,孙公公你来尝尝,不知道合不合胃口。”

    “唉哟,易夫人您太客气了,奴才们就不吃了,奴才马上就得回宫,回去给陛下复命,可不能耽搁咯!”孙四海就要离去。

    “孙公公稍等。”何宛葭招了招手,一位婢女上前来到孙四海身边,送过去一些东西。“既然孙公公忙,我就不留你,一点心意,希望能收下。”

    孙四海接过来一看是银票,还不少,脸上的笑容更盛,“那奴才告退,夫人您留步。”

    说完带着几位小太监离去。

    虽然说凭借易将的地位,不用太看重宫里的太监,但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加上两人的为人处世,易将和何宛葭还是对那些太监都很客气,反正也没付出太多。

    这时易安才把圣旨递给知忆,让她拿去放着,易家接的圣旨不少,但这玩意儿也不能随便放,所以有个专门放圣旨的屋子。

    “娘,这陛下是什么意思,让我去干谈判,我对这些可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易安扶着何宛葭玩屋里走去。

    “我也不清楚,可能和你父亲有关吧,也许是他向陛下推荐的,怎么,你不想去吗?”

    易安摇了摇头,“也不是不想去,我什么都不知道,去了也没用啊!”

    何宛葭拍了拍易安的手背,“晚上问问你父亲,而且不是让你跟着鸿胪寺好的黄大人嘛,你明天去拜访一下黄大人,有陛下的圣旨,黄大人不会不见你的。”

    “行吧,不过这事也挺怪。”易安挠了下头,“娘,会不会是因为我受伤那事,所以才让我去的,刑部不是查出回来那两个刺客是北隋的嘛?”

    何宛葭轻笑道:“陛下雄才伟略,不是那种只看小利小益的人,这个理由骗骗普通人还行,北隋来的人肯定是不会承认的。先问过你父亲吧,就算这事和他无关,但他了解陛下,这事说不定他也能知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