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从大槐树下开始 > 第三十五章、平稳发展

第三十五章、平稳发展

    进到北平燕王府,陈良受到了朱高炽兄弟热烈的欢迎,他写的话本现在在燕王府中快速流传并广受好评,不仅王子、郡主们喜欢,就连府中的宫女太监也会央人誊录几本,没事的时候读一读,这让朱高炽几人在兄弟姐妹们跟前非常有面子。

    拜见朱棣和徐妙云以后,陈良就被哥三个给拉走了,他们讲述自己在王府的生活、学习、得到的新玩意等等,陈良耐心的陪着他们玩耍,讲故事,现在他们岁数还小正是和几人大关系的时候,陈良可是知道这里有未来的皇帝,几人一直玩到太阳落山才放了陈良出王府。

    出府前陈良去找马和办匠人们的户籍,这些手续其实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马和冲着身后的小太监一招手,小太监赶紧递上一个盒子,里边装的就是他们的身份文书。陈良也识趣的递上几张银票,这是规矩不能破,即便是燕王亲自吩咐的事情。

    离开王府天色已经黑下来了,城门早已经关闭,倒是还没有宵禁,路上的商家也在门口挂起高高的灯笼着凉招牌,陈良便和下值之后的陈兴两人一起在城中闲逛起来,经过几个月的锻炼,陈兴的气质已经完全变了,变的更加挺拔,身上有了一股军人的坚毅的气质。

    两人最后找了一家小店坐了下来,点了几个小菜弄了瓶酒,边吃边聊起来,聊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最近家中发生的事情,每个人的情况和陈兴在北平城的见闻。

    因为有宵禁时间管着,两人并没有在一起待多长时间,将陈良送回店房之后,陈兴就急急的赶回王府去了,晚上他还要当值。

    一夜无话,第二天,趁着古永义他们交接粮食的时候,陈良领着几个人走访起坊市中的布行,和他们谈一下合作。

    对于陈良他们生产的布匹,布行商家还都是很感兴趣的,新来的混纺布料使用细棉线和泗县混织,上手之后摸起来柔顺丝滑,披上身很舒服但是却显得很是低调,而毛绒布正好适合冬季里用;但是考虑到新产品不知道市场反应如何,陈良和商家商议在每户先放了一些代卖,售价由陈良决定商家从中抽成,等到有了反馈再行商议合作方式,这种方式商家们也比较认可。

    很快,市场反应就回来了,本身各个布行的掌柜、东家都是商籍,他们手里有银子但是绫罗绸缎也只能在家里穿穿罢了,但凡出席正式场合必须是布衣,冬季的时候还好一点可以穿貂儿,但也不能老过冬天不是,结果就是这些布料还没有上市就先让自己东家弄走一些做了衣服,穿出去参加一些聚会倍儿有面子。

    这就是活广告啊!很快,北平市面上所有的富商大户就都知道了最近新上市了几种布料,纷纷前来购买,然后染成自己喜欢的颜色做衣服,没用多长时间不少的富户家都有上几身新布做的衣服,价格虽然是贵了点,但是别人家有自己家不能没有。

    既然有市场那这些商人自然不会放过,都不用陈良再去推销,各家掌柜的就带着订单上门了,陈良攒了几个月的库存瞬间就被清掉了,连同库里的白布都没有放过。

    单着一笔生意,陈良就卖出混纺和毛绒布各三百匹,棉布上千匹,净赚了不下三千两银子,而且后续还有不少订单。

    看到销量这么好,陈良立马组织人扩大生产规模,不光把河西村的女人全部召集起来,也在周边村子里雇佣了不少人,古永义采购原理的车队从此就没有闲下来过,每天在河西村和北平城之间来回的穿梭,忙不停的送面粉、买粮食;送布匹买材料,让这些本来准备退休养老的老兵们,变得更加忙碌了。

    ……

    转眼就是一年的时间过去。

    这一年中发生了好多事情,

    首先是陈良和刘燕成亲了,按普通老百姓的规矩,两人定亲之后一般三个月到半年时间就应该完婚了,因为移民和建房等事情两人的婚礼生生的拖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忙完夏收终于也有空闲时间了,挑选好良辰吉日,陈良顺利迎娶了刘燕过门,当时在村里也算是一个盛况了,陈家在村里摆开流水席,整整热闹了三天,小两口也收到了无数的祝福,这让村里的女孩子们都无比的羡慕,现在的刘燕已经挺着六七个月的大肚子在到处晃悠了。

    其次是,磨房也从原来的六座,现在变成了十二座,数量翻了一倍,产量也是成倍的增长,现在河西村磨房出产的面粉在北平占据了相当的分量,每个月能带来千八百贯的利润。

    对于纺织这块陈良到现在还不是很懂,便将生产这块完全交给司制唐嫣管理,她手下现在有着河西村及周边五六个村子数百大姑娘小媳妇,每次各村的小伙子见到她都是恭敬有加;至于那些脱离燕王府的织女们现在每个人都带着一个几十人的队伍,成了小工头,陈良也没有亏待她们,都是按着最高的工钱来给结算,每个人都给在河西村建了房子安了家。

    以前村公所旁边的织坊改成专门生产新布,又在村外修建了新的厂房用来纺织棉布,当然有些需要照顾急停的女子也可以领完材料自己回家去纺织,织坊同样按价收购。

    新建的酒坊也已经可以出酒了,只不过产量有限,现在基本上都没有往外出售,全部窖藏起来,怎么也要过几年有些年份了再拿出来。

    河西村现在也比原来更热闹了,俨然有往一个小镇子发展的趋向,每天都有不少村子的人过来交布,还有雇工来帮忙干农活,这也带动了河西村的经济发展,心思活泛的村民在种田之余还做起了小生意,杂货店、小吃铺、客店等等,虽然不多但也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这一年的时间,陈良虽然投入不小,产出和效益却也还不错,除去成本、工钱,陈家自己家的库房里已经存放着超过两万两银子和千石的粮食。

    这对于陈良是远远不能满足的,从入夏以来陈良就一直琢磨着在弄花露水、蚊香,洪武皇帝这些年一直对着北方草原用兵,光在北直隶就驻兵十数万人,就在年初的时候下令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率军北征,仅三个月朱棣就俘获乃儿不花部众数万、牲畜数十万得胜归来。

    陈良就想着能试制出一批花露水和蚊香,送给朱棣和统军的将领们,如果他们用了感觉好,那比什么宣传都好使,订单肯定源源不断的来啊。

    花露水的原理陈良倒是有些大致的印象,比如酒精、蒸馏水和一些驱蚊植物的提纯物;蚊香就更简单了碳粉、木屑再加上驱蚊菊的粉末。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东西,酒精难一点不过反复提纯也是能做出来的,现在就是具体比例不知道需要反复的验证。

    最开始陈良和工匠们掌握不好比例,做出来的花露水还好,只是有花香和酒味,驱蚊止痒的效果不怎么明显,最失败的就数蚊香了,别看看着简单,实际做出来,不是味道太呛人就是不易燃烧,亦或是烧起来冒着黑烟。经过反复的试验,终于还是做出了勉强算是合格能用的,还需要再改进才能够上市出售,但是对于在军中临时使用确实足够了。

    陈良赶紧让人加大生产力度,在朱棣出征前半个月终于赶制出了一批,便亲自跟着车队押送这批产品前往北平,也有好长时间没有简单朱胖胖他们了,正好可以找他们再沟通沟通感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