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我对不起修行界 > 第五十三章 寡妇仗义

第五十三章 寡妇仗义

    油条将胡辣汤里最后的一点纸灰给刮到肚子里,算是最后一点可疑的痕迹都吃干抹净。

    反正大家都不认识,放心的拿起下一根油条接着吃热乎的胡辣汤。

    然后,就见几个官差,押着一个身材瘦小的人向着这里走了过来。

    这人有些眼熟,是个女子,待小道士仔细一看,可不是那晚上在盗洞里遇到的那个寡妇盗墓队仅剩的一员。

    虽然,盗墓在此地很常见,但也是一件隐秘的事情,而且,道光年虽然也穷,而且比不上康乾那时候,但老百姓若非实在没有那口饭吃,也不会干这一行,毕竟这也是断子绝孙的缺德勾当。

    所以,官府的虽然有严厉的盗墓惩戒,只要抓住了就难逃一死,但真正执行起来,却宽松许多,只要不是真的被人从盗洞里揪出来,也不好说你这古代的玩意是怎么来的,当然,玩意儿就没你的份儿了,却是真的。

    所以,一帮起早的人谁都知道这大早上的十有八九是抓了盗墓的倒霉蛋子了!

    现在那寡妇队的幸存者没有带什么枷锁,只是一条细铁链绑了双手,就这么被两个官差拽着向前走,似乎是在人群里穿行,偶尔有几个与官差老爷相熟的人还想凑上去打个招呼,却被官差老爷一个眼神给瞪了回来。

    然后,这些熟人自然知道有事儿发生,赶紧默不作声的远离了是非之地。

    小道士的耳朵早就不是常人可比,所以,很容易就听到了,那些官差说的话,似乎是在训斥女子让她眼睛放亮一点,找到了就可以被放掉一类的话。

    “师父,现在易容来不及了吧?”小道士把头低下假装猛喝胡辣汤,用传音的方式询问老道。

    “都大庭广众之下待了这么久了,突然换一个人的样子,周围一圈人都得起疑。”老道吹去汤里那点可怜的浮油,热热乎乎的吸溜一口,接着传音说:“再说了,黑咕隆咚,你以为谁都有你我这样的好眼力?”

    “但最怕的就是她胡乱攀咬,毕竟人的感觉是很神奇的事情,尤其是女人的感觉,我怕她觉察点什么,然后就歪打正着。”放下碗接着说:“你不能指望一个盗墓贼有什么道义、恻隐,为了活命这事儿都敢干,有什么不敢攀咬的。”

    “那趁早走吧?”小道士问。

    “走吧。”老道猛地将剩下的半碗胡辣汤都倒进肚子里,舒服的打了一个饱嗝,叫来小二,小道士付了两个铜钱,就准备离开。

    可惜,当师徒俩刚站起准备走的时候,那边的官差似乎看到了他们,匆匆向两人这边赶来,并大声叫住了他们。

    遇到这种事儿也很从容,没办法不从容,让官差起疑,就有可能吃牢饭,这就是那时候的实情。

    老道不慌不忙,从袖子里掏出两人的度牒,说一声:“无量寿佛!施主何事,留住贫道?”

    “道长何处高人?从何而来?要到何处去?可曾有什么行礼?”两个官差言语虽然恭敬,但眼睛却是狐疑的盯着师徒两人。

    “贫道扬州人,家在真武庙。”老道不慌不忙的说。毕竟这些都是写在度牒上的信息。

    “哦,那是师承是?”官差还不肯放过,找一些度牒上的细节处问问,最关键的是旁边的盗墓姑娘还没给出结果。

    虽然,那姑娘看两人人的眼神也多了一点复杂,但是,人应该还是很善良的主,仅凭猜测她还不愿意构陷无辜。

    老道对答如流,官差也无可奈何,见姑娘摇摇头,便气急败坏的将度牒甩给老道转身找别人的晦气去了。

    师徒二人很配合的做了一些义愤填膺却又胆小稳重的表情后,星星的离开了早点摊。

    然而,衙役好糊弄,那些周边的修真者却不怎么容易瞒过,已经有好几个不同打扮的人与二人擦肩而过,甚至,有贼想顺手牵羊,将小道士的百宝囊当钱包偷走,却总能被他发现。

    若在平时,偷走就偷走,反正这东西是师门传承的重宝,没事儿还会自己回来,但是眼下魔头们密密匝匝,不敢有任何惊世骇俗的表现,只要被魔头们起疑,就是一场硬战,而且还容易暴露到天下皆知。

    故而,一个武功了得,江湖经验充足的小徒弟形象就诞生了。

    “师父,待我们安全我们是否帮忙把那个女施主也救下来?”小道士问。

    “那是自然,此女心肠不坏,值得一救,但是眼前先度过这场危机更重要”老道手摇拂尘,走起路来潇洒非常。

    然后,撞了一位罕见的能够早起的读书先生。

    只见这位读书先生穿着虽然朴素,却丰神俊朗,人约三十多岁,正是人生壮年,一副长袍马褂瓜皮帽的打扮,还带着一副圆墨镜,手里拿着一把折扇。

    “无量寿福!贫道这厢有礼了!”退回身形,老道做了一个道揖!

    “道长慌慌张张,可不像个修行之人的做派啊!”对方说话了,语气彬彬有礼,言语却透着责问。

    “先生勿怪,贫道自那蓬莱仙岛而来,要到那西牛贺洲而去,参见那地仙之祖,怎奈时日只有一天故而步履匆忙,还请先生原谅。”显然现在的老道自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欺辱书生我没看过西游记不成?”这书生一听就怒了,但碍于文人形象,似乎不愿意与老道计较,拂袖打算绕开我们赶路。

    “信则有,不信则无,贫道仙缘淼淼,遇上是你的福分,可记得十年寒窗香红袖?”老道不慌不忙,故作高声。

    周围有人被吸引了,书生也停下身形。

    当然,老道最后那几个字纯属钩子,哪个书生不闷骚?谁家不想颜如玉?

    加上这书生穿着虽朴素,但是,衣着也算考究,定是有些积蓄的家族才能供出来的能人,毕竟,虽说穷文富武,但是哪个年代读书也是需要钱的,读到什么程度,完全是看的是财力,而非什么才华,至于传奇小说里才华横溢的穷酸公子,只能说因为少才会被传颂。

    有财力更容易有才华这倒是真的,至于那些个暴发户的纨绔子,与才华横溢的穷酸一个道理,少才典型,大家都是辛苦挣钱才富起来的,有几个父母会傻到不教孩子挣钱的艰辛?又有几个智障敢不努力保持现在的生活?

    所以,有钱人的子孙更会努力,更会钻营,更会为了钱拼命才是真的。

    如此,不缺钱的读书人往往都想有个添香的伴读,可是由于身份的原因,往往还都是惨淡收场,所以,老道说过,干哪行都得用心钻研,是一句靠得住的至理名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