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归齐 > 第7章:大姐夫

第7章:大姐夫

    一听到高洋这样说,司马子如便是摆摆手道:“那倒是不必了,只是………若是按照这种说法的话,是不是………你们两个,丢下了大将军独自逃命了?”

    此言一出,堂上的气氛陡然便是一转,瞬间变得肃杀了起来,虽然司马子如语气十分戏谑,但是任谁都能听出来话语深处的杀气!

    于是那中年文士便是直接一个头磕在地上大哭了起来:“仆愿一死陪侍大将军!”

    中年文士这样一说,高洋的面色便是一变,眉头不由得便是微微皱了起来,而那个一直坐在那里的崔侍郎,面对着地板的脸则也是变得雪白无人色,却依旧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那中年文士当然敢这样说,因为他不光笃定了司马子如不会杀他,更是知道司马子如实际上攻讦的对象并非自己。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中年文士和在场众人的关系也绝非一般,他叫做杨愔,如今担任侍中、卫将军。

    他倒不是高欢的心腹,而是高家年轻一代的中流砥柱。

    杨愔是个典型的神童,年仅六岁的时候,便是已经开始识文断字了,当时认识杨愔的没有不说这孩子以后一定能成大事的。

    等到杨愔十八岁的时候,因军功出来做官,官拜通直散骑常侍,可谓是年轻有为前途光明。

    结果因为他堂兄杨侃参与了诛杀尔朱荣的事情,所以被尔朱氏给惦记上了,尔朱世隆强逼前废帝元恭将杨氏满门抄斩。

    也就是说整个杨氏家族所有和杨愔有血缘关系的人,都死了。

    杨愔带着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因为外出所以才逃得一命,当天便是直接投奔了高欢,在高欢面前痛哭流涕自陈家难,可以说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杨愔这种才子本身口才就不错,再加上这遭遇也确实是惨,所以就连高欢都被说的动容伤心,当场给杨愔封了个行台郎中。

    杨愔也是命好,不仅这种情况都能逃命,之后更是一帆风顺,高欢攻打邺城久攻不下,便命杨愔写祭文焚烧,结果这边儿前脚刚烧完,后脚邺城就打下来了………

    人幸运的时候躺在家里都能天上掉馅饼你有啥法子,因此高欢直接升了杨愔的官做大行台右丞。

    但是因为年轻有为,难免的招人非议,因此经常有人打杨愔的小报告。

    杨愔此时可能还是有些年轻,不太能扛这种职场压力,所以直接决定跑路,装做投水自杀的样子衣服一丢便是化名刘士安跑到青岛海边儿教书去了。

    后来高欢打听到了杨愔的下落之后,便是再次征辟他入朝为官,这一次为了安抚他的玻璃心,高欢直接将自己的长女嫁给了杨愔为妻。

    也因为如此,杨愔实际上是高澄和高洋的姐夫,这就是杨愔不怕司马子如的原因,你司马子如的确是和高家关系不错,可你要看看,我们这可都是实在亲戚!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身边的这位崔侍郎了………

    崔季舒,高澄的贴身大秘,官拜黄门侍郎,博陵崔氏子弟,高澄的铁杆心腹。

    他的侄子崔暹最先被高澄所用,当时东魏虽然是三国当中最强大的国家,但是也同样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东魏的胡汉矛盾是其他两国都没有的尖锐。

    尤其是一些鲜卑贵族打心眼儿里瞧不起汉人,同时已经暴露出了他们最大的问题,那就是骄奢淫逸贪图享受。

    这种情况甚至已经蔓延到了高欢的老兄弟们身上,例如高隆之高岳斛律金这些这么多年追随高欢忠心无二的老臣,都有类似的问题。

    这种问题当然就不好高欢出面解决了,高欢这人耳根子软重情义,再加上如今天下未定,自然是不好先杀功臣。

    所以高家第二代自然是毫无顾忌的直接挺身而出,高澄年仅十五岁便是直接出来做事和这帮老贵族们放对了。

    高欢高澄父子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靠着这种手段高澄将他的这帮叔叔大爷们整治的是欲仙欲死欲罢不能。

    其中为高澄执行他的一些手段的,就是崔暹,可以说是高澄革新的急先锋,高澄手下的头条忠犬。

    而崔季舒是在崔暹之后进入高澄视野的,崔季舒为人做事滴水不漏,所以很快便是一步登天的直接到高澄身边做事了。

    作为高澄的大秘,这么多年他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不光从公事上给高澄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在高澄的私生活方面,更是承担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高澄身边的绝大多数美人,几乎都是崔季舒帮忙张罗搜寻来的………

    正事办的稳妥,私事办的隐秘,拉皮条都是绝色,就这种贴心的秘书,除了是个男的这唯一一个缺点之外,简直是完美的无可替代。

    所以刚开始崔季舒还不如崔暹有名,但是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崔暹便是直接当众对崔季舒行礼:“崔暹若得仆射,皆叔父之恩!”

    也因为如此,崔季舒本人的命运几乎是完全挂靠在高澄身上的,自然是极尽所能的站队高澄,几乎算是将身家性命尽数相托,你高澄就是让我现在邦邦邦给皇帝三拳我都不带犹豫一点儿的!就是这么挺你!

    只是可惜,崔季舒也没想到高澄居然会死的这么草率………

    这样紧密的跟随领导的步伐,自然是要和同事们划分清楚的,再加上崔季舒崔暹叔侄这些年一直都是高澄整治鲜卑贵族的急先锋,司马子如这些人早就已经看他们俩不顺眼了!

    面对司马子如的突然发难,高肃稍微的一琢磨,也大概的明白过来场上的局势了,因此便是又看向崔季舒。

    崔季舒依旧是保持着沉默,只是脸色看起来像是死人一样,面如土灰。

    这个时候一个让众人都感到奇怪的人开口说话了,高洋干咳了两声:“崔侍郎昔日有功,此乃天灾人祸,人孰能知之,就不要问罪谁了………”

    高洋话还没说完,一旁的高隆之便是第一次开口道:“若是因为天灾人祸,就可以丢下主公自己逃命的话,如此岂为侍君之道吗?”

    高洋抿了抿嘴,没有说话了,司马子如则是挑了挑眉,冷笑了两声道:“太原公心软了,有错不能不罚,不然日后,如何安抚众心?”

    这个时候高岳也是缓缓开口道:“不管如何处罚,总归是要先押解起来的。”

    三贵都开口了,高洋就算是想保崔季舒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便是悄悄的看向高德政。

    只见高德政微微低垂着眼帘并没有看高洋,却是似乎知道高洋在看自己,便是微微的晃了晃头。

    高洋闻言便是也只能叹息一声点了点头,于是身边几个侍卫刚要上前将崔季舒和杨愔拉下去,便见刘桃枝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站在柏堂外面拱手道:“有要事禀报太原公。”

    高洋便是摆摆手道:“在座皆为家人,桃枝欲言直言便是。”

    听到高洋这样说,刘桃枝犹豫了一下,便是开口道:“太原公府上卫士来传报,昨夜太原公身边侍卫阿改意图行刺太原公,已被拿下,听候发落。”

    此言一出,在座众人皆是震惊了,尤其是高洋,直接惊的起身了:“不可能!绝不可能!阿改是我贴身侍卫,岂会如此!”

    刘桃枝便是低头继续对高洋道:“阿改正在外面听候发落。”

    高洋便是急忙的走了下去道:“把他给我带上来!”

    刘桃枝应了一声,便见两个武士拖着一个五花大绑的人上来了,强行将他给按在了地上。

    看着满脸血污的男人,高洋一脸诧异的道:“阿改?真的是你!你………我待你不薄,你为何如此啊?”

    阿改则是一甩头发,看了高洋一眼,叹息一声道:“太原公,某一时贪心不足,受那膳奴兰钦诱使………无言复见太原公!如今事败,只求速死,别无他言!”

    说着阿改便是闭上了眼睛,刘桃枝看了一眼阿改,便是对高洋道:“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说是和兰钦勾结,两人同时发作,等兰钦刺杀大将军之时,他在城西双堂同时刺杀太原公,然后趁乱离开邺城,兰钦许诺到了梁国之后许他高官厚禄。”

    阿改苦笑了一声摇摇头道:“只是没料到太原公福大命大,居然在半路上遇到了杨侍中直接去了柏堂,天意如此,徒之奈何!”

    众人闻言便是都有些面色诡异的看向了高洋,这天道之子的戏码………

    司马子如等人互相暗中对视了彼此一眼,皆是保持了沉默,而高肃则是抬起头双眼微眯的看向那个阿改一言不发。

    高洋犹豫了片刻,方才是一摆手道:“你走罢,我不杀你!”

    “太原公不可!”

    杨愔急忙的便是开口劝阻,众人齐齐的看向杨愔,杨愔便是沉声道:“叛逆大罪,岂能如此轻易释放?如此天下之人闻之,谁人还将律法放在心中?彼时法纪败坏,后悔莫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