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李六和张二虎

    高兵答应给炊事班的战士们配发武器装备,就像是战士们吃了一剂定心丸。

    就连瘸脚的老王都感觉自己像是一瞬间年轻了十岁,热血重新沸腾起来。

    战士们做起饭菜来也变得干劲十足。

    对于高兵而言。

    他这个连长之所以答应给炊事班的战士们发装备,还让炊事班的战士们参与日常连队的军事训练,正是源于他的一视同仁。

    在他看来,这些革命先烈们,无论是在前线浴血奋战,还是在敌后烧火做饭,那同样都是为抗战事业做着一份不可磨灭的贡献。

    炊事班的战士们又怎么样?

    炊事班一样不能被小瞧,炊事班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一连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炊事班可未必就只会做饭,像高兵给战士们讲的,薛仁贵当年带着火头军打仗的故事,那也未必就是虚构的。

    高兵前世参军的时候,后来破了整个连队射击比赛的记录。

    他认为自己天赋过人,再加上日夜的训练,射击技术在整个连队,他要是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但是后来,一度骄傲自满的高兵败了,败在他最引以为傲的射击上。

    而打败他的那位高手,竟只是炊事班平平无奇的切菜老班长。

    炊事班的卧虎藏龙,由此可见一斑。

    从那以后,高兵就再也没有小瞧过炊事班。

    眼前也正是如此。

    ……

    当天下午。

    一排长刘大柱返回,满脸喜色地从身上掏出两张巴掌大的证件来。

    高兵接过证件一瞧,上面大大的写着三个字——良民证。

    这是鬼子在占领区给居住在县城、乡镇内的一些民众颁发的良民证,用来证实出入城门的百姓的身份,同时为了提防八路军的渗透。

    这一套算不上有多么高明。

    在这些良民证上,由于这时期的技术问题,仅仅是写着登记百姓的名字、年龄、种族以及住址等等。

    照片是肯定没有的。

    所以鬼子并不能根据良民证直接断定持证人的真假。

    无非是事后鬼子可以按图索骥,根据良民证上百姓的名字和住址,去搜捕疑犯。

    八路军这边有时候需要进城的时候,会通过渗透进县城的敌工部的同志搞到良民证,然后持证顺利进城。

    还有的时候,八路甚至能够找到一些仿做证件的高手来仿制这种良民证,让鬼子防不胜防。

    高兵和三排长刘大柱,这次的目的地是在独立团防区西北向的西乡。

    那是小鬼子的一处运输重镇。

    也是高兵、李云龙和孔捷商量过后,决定作为蜂窝煤尝试销售的第一处敌占区。

    高兵毛遂自荐之后,这次是得了李云龙的命令,准备带着一排长刘大柱乔装成百姓混进县城,和敌工部方面的同志接触接触,顺便探查一下西乡内部的情况。

    再考虑如何打通向西乡销售蜂窝煤的渠道。

    “嘿嘿,连长,良民证儿搞到手了。”

    高兵拿起良民证,翻开瞧了瞧。

    “一个叫李六,二十五岁,一个叫张二虎,三十一岁……”

    高兵说着,想了想自己,又看了看自己的一排长。

    刘大柱笑着接过那张二虎的良民证,说道:“连长,你瞅着年龄和李六差不多,那我是张二虎,你就是李六!”

    “我是李六?”

    “对,您是李六,我是张二虎,按照年龄咱还得编个身份,嘿嘿,连长,那就委屈委屈你给我当弟弟,我是你哥,你是我弟!”

    “哥?”

    “诶!”刘大柱非常亮堂的应了一句。

    “你小子,占我便宜呢?我记得你小子比我还小一岁吧?”

    回过神来的高兵笑骂道。

    就在两周前,高兵还是一排长的时候,一排长当时还是自己的副排长。

    眼下自己做了连长,刘大柱也就顺理成章的做了一排长。

    作为自己的老搭档,高兵和刘大柱之间一向如同兄弟般的随意。

    刘大柱一脸正色地挠了挠头,笑道:

    “连长,这可不赖我,谁让你长得嫩嘞!”

    “可我就不一样了,虽然比你小一岁,看着可比你老多了,倒是更像这张二虎。”

    “你小子,想着法的占我便宜呢!”话虽然这么说,高兵却是无奈的点了点头,谁能想到,这时候长得老反倒成了优势了,“弟弟就弟弟吧,让你小子占回便宜。”

    “诶!”

    刘大柱乐呵呵地应了一声,又试探性地望着高兵,乐道:“连长……不,老弟,那咱们可得先演练演练,来,叫声哥我听听!”

    “滚!”

    哈哈哈——

    说笑过后,高兵冲着刘大柱说道:“大柱,把手伸出来。”

    “连长,咋了?”

    “别废话,让你把手伸出来就伸出来,右手!”

    “诶!”刘大柱有些不解,但还是把右手伸了出来。

    高兵抓住刘大柱的右手,然后将虎口放在自己的鼻子上嗅了嗅,随即脸色稍变,竟是模仿着小鬼子的语气轻喝道:

    “八嘎,手上有火药味儿,一闻就知道是土八路!”

    刘大柱吓了一跳,连忙缩回右手,同样放在自己的鼻子上闻了闻。

    仔细地嗅了嗅,似乎真有股子淡淡的火药味。

    “连长,你的意思是鬼子有可能通过闻我们的虎口有没有火药味儿,来判断我们是不是八路?”

    刘大柱的脑子一向转得很快,他立马明白了高兵的意思。

    高兵轻蹙着眉头,点了点头,“不得不防呀!”

    “咱们经常和枪支弹药打交道的,虎口处的皮肤被一些火药侵蚀,多半会残留一些火药味儿。”

    “前两天在团部和团长闲聊的时候,团长还说过,有些精明的老鬼子可能会通过闻咱们虎口处是不是有火药味儿,来侦查咱们的真实身份。”

    “这次咱俩乔装入城侦查,可得谨慎一些。”

    刘大柱想了想,忽地笑道:“连长,有法子,我去找些青草,捏出汁儿来,把咱们的虎口处浸泡浸泡,到时候见了鬼子伪军就说,咱们庄稼人,经常剁猪草喂猪造成的味道,应该能把手上的火药味儿给遮掩过去。”

    “这倒是个好办法,行,就这么干。”

    高兵赞同地点了点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