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生本就充满苦难 > 第二十六章 边关

第二十六章 边关

    杨琼起身走到了火炉旁坐下,橘红色的火光照耀在身上,给这寒冷中添加了一份温暖。炉子边缘烤着几个硬面饼,火炉上放着一口小小的陶釜,其中正咕嘟咕嘟的炖煮着切成块的牛肉以及几块牛骨,牛肉的香气不断的飘散着,让人闻着垂涎欲滴。

    秀莲的父亲用一根烧火棍在炉子下的灰里拨动了几下,挑出了几个黑乎乎、圆滚滚的东西。随后将其中一个最大的拿了起来,但明显刚从炉灰中取出来的这个东西着实有些烫手,纵使他常年做农活,手上有着一层厚厚的老茧,也是双手之间来回倒腾,并吹着气。

    倒腾了这么几次,终于温度降下来一些,他用手拍一拍这黑乎乎的东西,将上面的灰拍掉,露出了一层烤得黑硬的壳,随后将其掰开来,露出了黄色的心来,传出了一股略带甜味的香气。

    老汉笑呵呵的将这东西递给杨琼:“有些烫手,公子可注意些。”

    杨琼伸手接过,带着好奇问道:“老伯,这是什么东西?”

    老汉答道:“这是我们从野外地里面挖回来的野菜,我们叫做土蛋子,公子别见怪,天寒地冻的实在没有什么菜可吃。公子尝尝可还合胃口?”

    杨琼吃了一口,软软糯糯的,烤得恰到好处,吃下去让人感觉整个身子都暖和了不少,而且带着淡淡的甜味,却是比大多数的菜还要好吃。

    “好吃~”杨琼又吃了一大口,对着秀莲父女二人说道:“老伯,秀莲,你们也吃啊。”

    “好,我们也吃。”

    …

    东西不多,三人很快就吃了个七七八八,老汉取出三只陶碗,小心翼翼的给杨琼盛了满满一碗的肉汤和牛肉,然后又给秀莲盛了一碗肉汤并加了几块肉,最后才给自己盛了小半碗的肉汤。

    杨琼见此,摇摇头道:“老伯,不必如此,我们一起吃便是了,这是做什么。”说着便要将碗里的肉分给二人。

    老汉忙摆摆手:“您是我们的恩人,当然要给您吃了,我们也是沾您的光才能吃到,有一些便足够了。”

    杨琼则是不容拒绝,伸出筷子将碗里的牛肉执意分给二人。

    牛肉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的东西,毕竟耕牛可是重要的劳动生产力,三人都是第一次吃到牛肉,简直要把舌头都吃进去了,过了半晌,三人终于结束了这一顿晚餐。

    …

    夜晚,秀莲和她的父亲在杨琼的强烈要求下睡在里屋,杨琼则是在客厅中打了个地铺。

    屋外寒风萧萧,天上挂着的一轮明月更显得格外的清冷。月光下杨琼抱着膝盖,静静地坐在地上,头埋在膝盖上。

    渐渐的,那道瘦弱的身影开始有些颤抖,忽的她站起身来,走到水缸前,双手捧出一捧水来,缸里冰冷刺骨的水拍在脸上,冰冷到有些刺骨的寒冷让她颤抖的手缓解了一些。

    一滴一滴的水珠落在地上,被月光照的雪白透亮,杨琼双手撑住膝盖,微微的喘息着,只觉得胸口依然闷闷的。看着滴落在地上的水珠,她的呼吸慢慢均匀了起来。

    她转身推门走进了寒夜里,缓缓地走到了大黄身前,伸手摸了摸大黄的鼻子,大黄甩甩了尾巴,似乎在好奇今日它的主人为什么这么晚还没有睡觉。

    风吹动着杨琼的发丝,她靠着大黄有些茫然:今日杀了那十几个燕国人时,她方才惊觉,她已经来到了战场上。战场上,不是你杀我,便是我杀你,这个地方,谁也不知道明天自己会被埋在那里,甚至会不会有机会被埋葬。

    想着想着,杨琼摇摇头笑了一声,罢了罢了,反正我这命也是捡回来的,大不了还回去便是了,就当做了一场梦罢了。

    杨琼抽了抽被风吹的有些发红的鼻子,这时房门发出轻轻的吱呀声,秀莲披着一身厚实的衣服走了出来。

    “公子,外面天冷,还是回屋里吧。”

    “好,我知道了。你快先回去吧,别着凉了。”

    秀莲看着杨琼,见杨琼没有动弹的意思,无奈的先回了屋中。

    又是过了半晌,杨琼拍了拍大黄,终是起身回到屋里睡下了。

    …

    “公子,你这便要走了吗?”秀莲看着收拾好一切的杨琼,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毕竟犹如天神下凡的杨琼,就是这村子里的英雄,而哪个少女会不喜欢英雄呢。

    “是的,我要去边关参军,已经出来很久了,不能耽搁太久。况且,我留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还是早些走罢。”杨琼点点头。

    “那我们送你。”

    “这…好吧。”

    站在村头,杨琼看着送着她出来的秀莲父女和闻讯赶来的村长几人,拱手道:“诸位,不必送了,我这便走了。”

    “恩人,我们这地方没什么东西,这些还请您收下。”村长拿出一个包裹,里面装着一些牛肉和土蛋子,随后应是塞给了杨琼。

    “希望大人武运昌隆。”几人都是对着杨琼一拜。

    “谢谢诸位。那我便告辞了,日后有缘再见。”杨琼也是回以一礼,随后翻身骑上了大黄。

    “驾。”

    杨琼身影随着大黄的奔驰,渐渐消失在路的尽头。而在路的这一边,几人的身影站在原地,迟迟没有动弹。

    …

    又是走走停停数个时辰的奔驰,杨琼正怀疑今天能否到达边关的时候,远处渐渐的显露出一个黑影,杨琼精神一震,看来今天是不用露宿野外了,这天寒地冻得,若是找不到歇脚的地方,那可是会出人命的。随着越走越近,这黑影慢慢的变成了一座城关,上面清晰的写着三个大字:鸿山关!

    这城关极为雄壮,但门前守卫的兵卒并不算多,毕竟这是阻挡燕人的边关,面对武国内陆的防守自然是薄弱的多,但门口的兵卒却也没有丝毫懈怠。

    见到一人一骑来到关前,几名兵卒迅速上前将杨琼拦下:“来人止步下马!何人来鸿山关!”

    杨琼拉了拉缰绳,停下了大黄,翻身下了马说道:“在下杨琼,是来参军的。”

    …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