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鲛人游记 > 四十五 长臂国

四十五 长臂国

    话说老妇人见焦仁想知道彭重山回去之后为何还是死,便连说带比划地讲解起来。

    原来焦仁所到的这个国家的人手臂与别处的不同,长得达到了膝盖,故此这里便被人称之为长臂国。这里的人不仅手臂长,寿命也很长,活到七八百岁并不是难事。只是人一旦上了年纪,自理能力就差,生活起居少不得要依靠子女。因为他们高寿,子女们便也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他们。如果仅此而已也还罢了,偏偏这长臂国是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国内粮食严重不足。如此一来国家便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国人了。于是,也不知在哪朝哪代便有了一个规定,凡是活到七百岁而没有死的人,一律得将其处死——这是国家的基本法、第一大法。颁布者说,“自然法则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咱们这法律不仅合乎天道,且又合乎国情。”于是自那时起这规定便一直延续至今。

    老妇人寿幺今年刚好七百岁,她的子女们便按照当地的习俗,在怒江边的绝情崖的崖壁上凿出了一个山洞,然后用绳子将她缚住,在当地见证官的见证下,由山顶坠到洞口,然后命其爬进洞去,再命她解开系在身上的绳子。这时山顶上的人便将绳索收了上去,而留在洞里的人便也只有在洞里等死了。寿幺虽然爬进山洞,可并不想死,不由得便在山洞里哭开了,焦仁恰巧路过听见便将她救了出来。

    像寿幺这种死法的叫洞葬,又叫悬崖葬。在有些地方没有陡峭的山崖,人们便采取一种叫做瓦罐坟的埋葬方式。其方法是先砌一个瓦罐状的坟,只留着洞口,然后将适龄的老人塞进去,不准其出来。子女们则每日送一餐饭来给他吃,顺便在洞口砌一块砖。一日日下去,这洞口便被砖封住了,而里面的人这时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其实活到七百岁还能自食其力的大有人在,像寿幺所在的村子里便有一位叫彭玉的老头子,七百岁了身体还硬朗的很,可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自然也被他的子女们送进了绝情崖上的山洞。可是等他的子女们及见证官走了之后,他便从山洞里跳了下去,然后潜水逃走了。他当然不敢回村,便跑到外地去了。他还谎称自己没有七百岁,后来竟还谋到了一份差事,替一大户人家看门。哪知事有凑巧,三年后他本村的一个猎户卖狐狸皮卖到了这家,认出了他。这人为了得到几两银子的赏钱,立刻跑到县衙把他给举报了。县令一听大吃一惊,立即派人将彭玉抓了起来,一面又紧急行文上报朝廷。皇上得知此事非常震怒,即刻下令将彭玉处以极刑,并将他的肉剁成肉酱制成包子卖,以抵他这三年来的嚼食;同时又降旨将彭玉的子女及见证官都抓到大牢里去,就连雇用他的富户也受到了牵连。这是寿幺村子里的事,她自然知道,所以当她从山洞里出来后,得知焦仁要到唐朝去,便想也不想的表示要跟着去就是这个缘故。

    听完寿幺的话,焦仁震惊的无以复加,忍不住道:“你说的是真的?”寿幺虽然听不懂她说的话,但从她的表情也猜到了她说的是什么,便用力地点了点头。焦仁却还是不大相信,说:“这世上哪会有这样的规定。再退一步万步说,便有,彭重山还没到七百岁,他的子女们还有赡养的义务,总不至看着他死都不管吧?”

    “你是心肠太好了,看不到人心的恶,不然你也做不了菩萨。”寿幺苦笑着说道。

    “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你们的心难道不会痛吗?”

    寿幺听她说“你们”,这自然也包括她了,不由得羞恶之心萌发,涨红了脸辩解道:“这都是国家的规定,我们有什么办法呢。”随即又加了一句:“这还不是没有吃的,逼的么,不然谁会这样做?”

    焦仁本想说:“可是,你说的不对。我们那里的食物也极其匮乏,人的寿命也长,甚至比你们还长一二百年,可我们那里并没有你们这个规定。在我们那里,甚至连死刑都没有,更不要说子女杀害父母这种行为了。你们这听起来就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她什么也没有说。一来语言不通,交流起来颇有困难;二来,这是他们国家的规定,即便要说也是跟他们的皇上说。可是,她并不想见她们的皇上,因为这会耽误她到唐朝去。只是这样一来她岂不要带着老妇人到唐朝去了?

    她年纪这么大,身体又不好,这带着她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可是要不带她,难道看着她死?那么,去见她们的皇上吧?只是这见了又说什么呢?难道说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显然行不通。再说,如果皇上也拿粮食说事,她又怎么说?

    想到粮食,她忽然就想起玉匣子里的无忧树枝条来。

    “咦,我不是带着几根枝条么,我看这里的气候和天府国也差不多,不如就在这里扦插扦插。只要扦插活了,这粮食的问题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一解决,这事不也就好办了?这无忧树的产量又高,只要两三棵便能养活一个人,而且管理又粗放,便是老人、小孩也能照顾得来。对,就在这里扦插。我便要带到唐朝去,等这里的扦插成活了,再带些枝条过去就是了。

    只是我又不是这里人,到哪里去扦插呢?也罢,不是说彭重山的子女们不肯照顾他们的父亲么,我便住到他家去,在那里扦插,顺带再帮帮他。也算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想着她便用手势同寿幺进行了如下一段对话。

    “你刚才说彭重山回去后无人照料,所以我想去帮帮他。你要是愿意,可以先跟我到他家去住一阵子。”

    “你不是说要到唐朝去吗?”

    “当然要去。可我刚才听你说彭重山这么可怜,心有不忍,所以打算再帮他一下。”

    “这样的事在我们这里不知有多少呢,你帮不过来。”

    “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可,可我不敢去。我怕那里的人认出我来。”

    “你蒙着脸呢。”

    “这不保险。”

    “可是这到唐朝去不知有多远呢,你身体又不好,走不了那么远的路,所以我认为你最好能先到他家去住一阵子,养养身子再说。在这段时间我再想办法把你的事解决一下。若是不用跟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岂不更好。”

    “能不去当然好了,可我不是没有办法么。”

    “你们这里主要是没吃的,只要有了足够的食物,这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不就是吃的太少了么!”

    “我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你?”

    “你不是一直喊我菩萨嘛,怎么,这会又不相信我了?”

    “我,我当然相信你的话了。”老妇人言不由衷道。

    “你放心好了,我有办法让你们的皇上废除这第一法的。我们先到彭重山家里去,到了那里你只要不出门,也不见任何人,便不会有事。我救了彭重山,刚好他又行动不便,想来不会出卖我们。”

    见她主意已定,寿幺便一百个不愿意也不好说什么了。

    “好吧,菩萨,我听你的。”

    “你不要叫我菩萨,我听着怪别扭的。你就叫我焦姑娘或小焦好了。”

    “可你明明就是菩萨呀。”

    “即便是,你心里知道就行,不必人前人后的喊出来。”

    “是,焦姑娘。”

    “那我们现在赶紧走吧。希望还能撵上他们,不然就有得找了。等会见到彭重山,你便把我的意思转告给他。”“好的。”寿幺说,已然加快了步伐。这且不提。

    且说彭重山上了独轮车后,忽然想起子女们对待病中福至的态度来,心不由灰了大半。他们老两口五十个子女,当时还只是要求他们轮流照顾一下他们的母亲,他们都还有怨言,如今他不仅要他们照料,连吃的也要他们给了,这能有好日子过吗?

    “哦,我回去干什么,不如就在山上让野兽吃了的好。”他自怨自艾地想。

    其实不光彭重山的子女们如此,放眼整个长臂国,没有几个子女不是这样对待父母的。国家的第一大法摆在那里,而人的本性又是自私的、贪婪的,那谁还不把它发扬光大呢。对此,你还不能有任何微词,只要略略一提,子女们便会振振有词,说:“大自然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有什么好说的。再说,国家的法律亦是如此,你要是不服就去告吧。”你果然去告了,官府会说:“这是你们的家事,自己解决去。”这话说的还算是好听的了,要是说:“你做上人的任务已经完成,血脉也得以延续,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俗话说老料老料,老了就撂。”你能搬石头砸天去?

    且说彭重山正在心灰意冷之际,焦仁和寿幺已从后面赶了上来,寿幺便替焦仁说了她的意思。彭重山见她还要帮助自己,真心感动,便以菩萨呼之。又连忙说自己家里的房子多得很,她们随便住哪一间都可以。

    几个人到了彭重山所住的山洞,焦仁抬眼一看,只见这山洞宽百米,深二百米,山洞里面建有好几栋木头的房子。这些房子原是彭重山一大家子的人住的,只是后来子女们娶亲的娶亲,嫁人的嫁人,都陆续搬离了这里。如今这山洞只剩了彭重山一人。

    一行人进入洞内,大家合伙将彭重山抬到床上安顿好,寿幺便问彭重山的儿子们住在哪里,要去告诉一声。彭重山黯然道:“告诉也没用,他们不会来的。”寿幺道:“你现在这个样子,总得请一个郎中,我们对这里又不熟悉,知道上哪请。哦,我知道了,你是担心没钱看病,是不是?我们不是说了吗?要在你这租房子住。你有这租钱了还怕他们不来?”彭重山道:“你们救了我,我都没得报答,如今你们要在这里住,我还能收你们的租钱?”

    寿幺指焦仁道:“她是个大菩萨,说给一定给的,你就收着好了。”彭重山见此便只得说了儿子们住的地方。寿幺便对推车的汉子道:“小哥儿,劳烦你一下,请你从前山走,到彭家冲他儿子那里告诉一声,好吗?”那汉子得了一大笔银子,心中高兴,这时虽觉得有些绕远路,但还是答应了。

    到得山下,只见山冲里有二三十户人家,汉子便就近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恰好出来开门的是彭重山的长子。汉子便将来意说了,长子听完便要上山瞧瞧去,他媳妇忙道:“怎么什么`好事’都找你,你老大就活该倒霉?不许去。”长子道:“瞧你说的,人家又不认识咱。他不过从山上下来,咱们又是顶头的一家,哪里就是你说的那样,特意找咱了呢。”他媳妇便道:“谁知道你老头子是怎么对他说的。不是我多想,你家老头子做事就是不公平。你认为这是碰巧,我可不这么认为。碰巧,他怎么不碰巧喊五十弟,他不就住在咱对面么?再说了,我就不信这世上有这么好的人,不仅救人不要报酬,住他房子还把租钱!他那房子白送人住,人家还怕半夜里倒了压死人呢。再说了,咱也活了好几百年了,你看咱这深山老林里啥时来过外国人?老头子不知有什么事要做,又怕我不让你去,便编出这么稀奇古怪的事来诱你去。”

    长子道:“我不过是上去看看,你就有这么多说的。要是没事我马上回来就是。”他媳妇道:“依我说,别管他有事没事,你都别去。老头子又不是只有你一个儿子,让他去找别人好了。咱们地里的庄稼也该除一除草了。还有,豆子也该种了,咱家一大堆的事做都做不完,哪有这闲工夫去。”

    推车的汉子听他两个絮叨个没完,便不耐烦了,道:“话我已经带到,去不去是你们的事。”推起车子便走。长子踌躇了一会道:“我去看看吧,没事马上就回。”说着便往外走。他媳妇在后面喊道:“我知道我的话你不听,你要去好歹也喊上个人跟着呀,不然咱们白出了力气,他们倒又认为咱们得了什么便宜呢。”长子想想也是,便去喊五十弟弟,哪知他又去赌博了。这时正好四十九弟走了来,他忙约了他一道往山上来。

    二人上了山,见到彭重山,问起来,老头儿果然摔坏了腿。长子便问道:“果然是一个老妇人和一个外国姑娘救的你?”彭重山点了点头,长子又说:“听说她们还要租咱这房子?”彭重山又点了点头。四十九子忙道:“那她们人呢?”彭重山不答,而是叮嘱道:“她们说给房租,你们可不能要啊。”四十九子道:“她给咱们,咱们为什么不要?不要白不要。”彭重山道:“他可是救了我的命呀。”四十九子嗤之以鼻道:“爹,你这老了,怎么倒讲起良心来了?你见咱这里有人讲良心的吗?”彭重山便叹了一口气。四十九子又道:“爹,我知道你不好要,这又不是你去要,是我们去要。”彭重山道:“你千万别说,不然我这张老脸就没地方搁了。”四十九子道:“谁会看不起你,人家只会说你精明。”彭重山道:“这说精明还好吗?”四十九子道:“只有你认为不好,人家听着可都是赞扬的意思呢。”

    彭重山道:“不管它赞扬也罢不赞扬也罢,我只不准你们要这钱。”四十九子便有些恼火,说道:“爹,我可把丑话说在前头,这钱你要是不要,想叫我们出钱看病,我可是一个子儿也没有。”彭重山只觉气往上冲,唠唠叨叨道:“你说说,你这是给了我多少粮多少子儿?”四十九子恼羞成怒道:“那你巴巴地叫人喊我们上山干什么?”彭重山不知道带信的人是怎么对二人说的,便不好接话,气吽吽的把头扭过一旁。老大见状忙插话道:“爹,你别生气了,我们不要。四十九弟也不过是随便一说罢了,哪就真要了。”彭重山见这话还中听,便转过头来说道:“我知道现在就是这么个世道,能讹便讹,讹不成也没什么成本,所以人人都把算盘顶到头上打,可是这姑娘的确是个天下少有的好人,你们要是还讹她,那老天都会看不过眼。”

    “好了,好了,你说你叫我们来有啥事吧?”四十九子道。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我这里还有十斤米,不管你们兄弟当中的哪一个,只要他愿意照顾我,他可以拿五斤米回家去。我呢,人老了,又不干活,一天吃一顿也就够了。等吃完这些我也就好了,能自己动了。”老大便道:“爹,你这是伤筋动骨,一时哪能好。这点粮食哪够吃这么长时间。”彭重山道:“若不够,你们给我添点野菜树皮什么的,这样也就能多吃几天了。其实我一直都是这么吃来着的。”

    长子道:“你现在是病人,要补身子。”彭重山道:“你就照我说的做就是了。再说了,即便是活着,也好好的,到了七百岁不也是这么着?”长子道:“爹,你别这样说。不是说`好死不如赖活’嘛,你放心,我们会替你想办法的。救你的人现在在哪里呢?我们这就去谢人家,然后再来说你的事。”彭重山便道:“我刚才跟她们说我这里的房子都要倒了,喊她们注意一点,挑一个好点的住。这时只怕在找房子呢。”长子便道:“那我们就过去了。”说着便站起来往外走。四十九子也只得跟了出来。彭重山犹在屋内叮嘱道:“你们过去看她们要什么,只要我这里有的,你们尽管搬过去。”长子便在外面答应了一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