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天玄英雄 > 第56章 杨通贯靠苗军起家

第56章 杨通贯靠苗军起家

    这扬州一战之后,周围的起义军和民众加入张士诚的军队的热情激涨,大周军队的人数迅速增加到超过八万人,实力比之刚到高邮之时,相差超过数倍。至此元朝军队在南方已经难以再发动大规模的剿灭起义军的行动了,只能依靠地方军阀武装来牵制抗衡当地起义军的势力。

    张士诚攻占了扬州后开始加固城防,经过简单休整之后,派遣张士德率领两万大军渡过长江拿下镇江,准备进攻常熟。没想到杨通贯接到元朝政府的命令,率领两万苗军前来堵截,双方人数相近,在常熟城外激战多日,两军相争勇者胜,打仗素来不要命的苗军确实战斗力高上一筹,最终张士德的大军不敌,退回长江以北。

    仅此一战,张士诚也知道暂时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进攻江南地区,因此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江北地区,开始在江北招募士兵,训练军队,增强自己的实力,巩固自己的根据地。

    至正十五年二月,杜遵道、刘福通等人在亳州拥立韩林儿为皇帝,国号大宋,年号龙凤。

    年中,朱元璋的老丈人郭子兴病逝,宋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郭子兴的妻弟张天祐为右副元帅,干女婿朱元璋为左副元帅。名义上郭天叙位置最高,朱元璋位置最低,但是由于朱元璋手下的主要军事将领都从家乡带来的嫡系,并且能征善战,滁州和和州的军队,又多是由朱元璋招募收编的,朱元璋事实上已经成了这支队伍的主帅。

    名义上的军中之主郭天叙自然很不高兴,经常跟舅舅张天佑玩一些阴谋诡计,想重新拿下军队的指挥权。不过朱元璋并不想跟他产生冲突,毕竟他是自己老丈人的亲儿子,在队伍里支持的人也不少,一旦正面冲突,就会造成队伍分裂。

    元至正十五年九月,郭天叙和他舅舅张天佑主动要求进攻江北重镇集庆路也就是后来的南京应天府,他想通过拿下集庆路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且准备在拿下集庆之后在南京应天府称王。郭天叙想法是非常好的,朱元璋也不能不让他去打。不过他早早就在郭天叙手下安插了自己的一伙人负责监视郭天叙,如果他真的要自立为王的话,就干掉他。

    杭州守将福寿连忙求救,元朝廷连忙派遣杨通贯跟随江浙行省右丞阿鲁赶去救援,杨通贯的苗军强悍无比,打仗不惜命,争着抢首功。结果杨通贯的苗军大败郭天叙、张天佑统帅的红巾军,由于不久前投降的陈野先临阵叛变,最终郭天叙和张天佑战死,陈野先也被朱元璋派去监视郭天叙的人乱箭射死。

    杨通贯就是以后被元朝廷以“克全忠义”而赐名的杨完者,字彦英,系“飞山蛮”十峒首领杨再思的后裔,老家湖南道武冈路绥宁县赤水,生活在苗族人聚居的西江苗族古寨。

    这个西江苗族古寨里有一个当地非常有名的帮派,就是五毒门,这个五毒门的门主是号称“金凤毒王”的金凤耶卡。五毒门擅长养蛊放蛊,被中原武林称为歪门邪道。但是实际上由于苗族内部巫医不分,很多养蛊的巫医都是医生,他们养很多蛊虫是为了治病,在他们看来一切病痛的来源都是毒,而以毒攻毒是最好的办法。

    五毒门前任门主是金凤毒王的师父“医毒双绝”王重九,他是王重阳的双胞胎弟弟,也是独孤求败的三个徒弟之一。王重阳后来创建了道教全真派,王重九没能继承独孤求败的武功,反而继承了独孤求败晚年研究的医学,他后来来到苗疆通过跟苗疆炼蛊结合,最终在医学的成就远超他的师父独孤求败。王重九收过三个徒弟,分别是金凤耶卡、胡青牛和养女王难姑。

    杨通贯就是五毒门外门的一个小头目,在养蛊和毒功上成就非常一般,但是内功修炼相当不错,现在已经晋级筑基期。

    此人为人阴毒,嗜杀成性,他与地方上的一群地痞无赖拦路抢劫、打家劫舍、啸聚山林成为土匪。因为杨通贯此人城府极深、有勇有谋,又懂权谋欺诈,竟被一群土匪无赖推选为首领。

    元至正初年,反抗元廷统治的声威日盛,农民起义高涨,很快徐寿辉、张士诚、韩林儿、郭子兴等已各占一地,农民军力量日趋壮大。

    杨正衡、杨通贯父子于是以杨通贯当初所训练的那些土匪军队为基础,扩充兵马,同时从五毒门的外门中招募了五十多名年轻力壮的外门弟子作为军队主力,很快组建了一支以苗民为主的数万人的军队,从而以农民起义军的名义成为一支地方军阀割据势力。

    杨通贯的一切军费开支全靠抄掠。抄掠,就是把百姓的所有财产,粮食,布帛,畜牲,只要是苗军有用的,悉数刮净。苗军所过之地,寸草不生。除了财物要全部刮净外,人也要掳尽杀光。老弱病幼残包括长得丑的,全部杀掉,青壮者则掳为军奴。女人长得漂亮的或者皮肤白嫩的,便脱离不了被霸占的命运。

    至正十二年,红巾军徐寿辉的队伍攻陷武昌,接着又攻陷岳阳,元朝廷风雨飘摇,统治阶级的政权行将覆没。由于起义军的位置距离北方元军主力较远,于是元朝廷急忙谕令当地州官联合当地附近的军阀势力勤王镇乱。

    元朝万户陶梦祯正在湖广两地组织军队镇压起义军,听说杨通贯一伙土匪武装有势力,就想利用这伙土匪进攻红巾军,于是他就派人以元朝皇帝之名前去招安。

    杨正衡、杨通贯父子口口声声说祖辈“飞山蛮”十峒首领杨再思受过元廷封赏,自己父子怀有记恩之情,决定听从元朝封赏为国平乱,其实他们的苗军本质上跟农民起义军完全不同。

    农民起义军是因为受到元朝统治者欺压,不得已站起来以推翻元朝统治为目的。而杨正衡、杨通贯父子的苗军势力完全是趁着战乱,天高皇帝远,无暇顾及他们的机会,成立自己的军阀割据势力。

    杨通贯此人野心很大,有很高的权利欲望,自然不能满足这种地方军阀的地位。他领导的势力一旦得到元朝廷的认可,马上摇身一变就能变成地方大员军事将领,自己的军队自然就成为勤王灭寇的朝廷军队。

    陶梦祯一看这帮土匪人多势众,当时就任命杨正衡为千户,以杨通贯的苗军为前锋,挺进武汉,一举收复武昌,苗军顿时声名大震。元朝廷对杨氏父子大加封赏,杨正衡加封为潭州路同知,很快就升任湖广右丞,其弟杨正仁被封为湖广都元帅副使,杨通贯被封为湖广副都元帅。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通贯的叔侄弟兄,有一个算一个也都一并加封。

    当年秋天,苗军兵分两路,一路大军由湖广右丞杨正衡统领,大举进攻粤西,另一路大军由湖广副都元帅杨通贯统领,开赴江浙一带,平定起义军。

    杨正衡其人依靠儿子弄到个湖广右丞的名头,本事不高却自视甚高,本人又自不量力,率军孤军深入起义军占据的地盘,最后自然寡不敌众,又因缺乏粮草,结果全军覆没,杨正衡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

    元至正十三年,杨通贯率领的苗军随湖广平章阿思兰沿长江而下,顺势进入江淮地区,准备进攻合肥。随着苗军军力的逐渐强大,此事又引起元朝廷的不安。于是元顺帝强令苗军暂时停止军事行动,并命令淮东都元帅余阙监视杨通贯的动向,如果发现苗军有造反的意图,马上将其剿灭。

    此时先后参加起义军的张士诚势力和朱元璋的势力迅速崛起,元朝廷迫不得已重新启用杨通贯的苗军。就是这支杨通贯领导的苗军在五毒门外门弟子的率领下悍不畏死,将张士德率领的大周军队和郭天叙、张天佑统帅的红巾军打的大败。

    杨通贯的苗军一时之间成为人见人怕的无敌之师,因此很多势力较小的地方军阀势力都投靠了杨通贯,跟着他的军队一起镇压起义军,杨通贯的苗军势力不断壮大,一时之间风光无比,成为起义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