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天玄英雄 > 第103章 江湖各派年轻辈出

第103章 江湖各派年轻辈出

    最终第一个擂台守擂成功的事朱元璋手下大将炼气期九层的常遇春,他轻松连赢五场夺得第一个进洞探宝资格。常遇春使用的是一把木制长刀,招式竟然是军队常用的行军刀法,该刀法简单有效,招招致命,附带拼命打法。如果他用的不是一把木刀,这五场比赛至少要死三人,重伤两人,就这样还将五人全部打成轻伤,差一点就断胳膊断腿。

    接着同为炼气期八层的峨眉派的道姑玄贞和崆峒派的弟子李世昌两人都苦战五局拿下了第二三个龙脉洞的探宝资格。

    峨眉派的玄真道姑用的是峨眉本派秘传的峨眉剑法。峨眉剑法身法上讲究扭拧折叠、吞吐俯仰、翻滚杀逼;剑法上要求剑行似燕飞,剑落如风停,趋避须眼快,四两拨千斤。玄真的长剑动作严紧、衔接奇妙,充分体现出峨眉剑法“刚、柔、脆、快、巧”的特殊风格。但是由于就他一个女子,因此到他擂台上的对手实力都很强,因此她苦战五局方才拿下名额。

    崆峒派的弟子李世昌用的是崆峒门人喜欢用的的折扇,李世昌生的眉清目秀,喜欢穿一袭白衣,为人看起来风流倜傥。李世昌用的花架门的桃花扇,这种扇法是结合敦煌画上的飞天造型而创立的一门集攻击与欣赏为一体的上乘功法,造型优美,攻击巧妙,尤适于女性修炼。

    崆峒派是道教的一个分支,据传他们最早崆峒派祖师曾经得到残缺的前半部的《太极十三剑》,从而创立了玄空太极门。崆峒派玄空太极门武功技法身、步、手法以弧线为主,取太极阴阳鱼的形态,强调运动中功防,讲究动中有静、静极生动、刚柔并济,属于内外兼修的功法与道教全真派的武功差别很大,倒是跟后来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有些类似。

    由于其远离中原多年,武学技法逐渐与其他道教分支完全不同,崆峒派后期的武学几乎融入佛道儒各门武功的技法,功夫也逐渐变得五花八门。五花八门用来形容崆峒派的武功再合适不过了,崆峒派武术共有八大门,按初级到高级程度分为:飞龙门、追魂门、夺命门、醉门、神拳门、花架门、奇兵门和玄空太极门。这崆峒派八大门每门都有自己的特色,各门之间的功法完全不同,并且互相没有一点关系。让外人不得不怀疑他们是不是就是一个武林联盟,为了联手对抗其他门派从而自称自己是一个门派。崆峒派掌门秦世雄则是玄空太极门出身,而李世昌则是花架门的弟子。

    最后一个名额被一个名不见经传身穿一身白袍的散修获得,他就是炼气期十层境界的易君天。这个人在江湖上寂寂无名,之前没有任何一个人听说过这个人。散修易君天用的剑法竟然是正宗的全真剑法,将上台的两人轻松刺成重伤后,之后没人再上台送死,结果他轻松拿下了最后一个进入龙脉洞探索的资格。这各易君天实力极强,看起来比相对比较大的门派峨眉派和崆峒派的两位后辈弟子明显高出一大截,常遇春看起来比这个散修还是略有不如。

    静逸师太看过易君天的剑法后,转头看向风不清说道:“风世侄,你也看出来了吗?”

    风不清点了点头说道:“你是说这个散修易君天的剑法是正宗的全真剑法?”

    静逸师太再次看向易君天说道:“你说这是不是很奇怪,他好像并不是全真派的,但是这剑法确实是纯正的全真剑法。虽然全真派的弟子基本都学过全真剑法,但是能将全真剑法练习到如此精纯的,恐怕全真派的年轻一代也没有几个。”

    “对,火龙真人死了,张三丰已经带着他的弟子都走了,还有一个跟炸龙脉的勾结的那个年轻人也被圆慧给抓起来了。照说应该没有全真派的弟子了,这突然出来一个,确实有点奇怪。不过也算不得什么大事,毕竟全真派传承这么多年,也许某个在外潜修的全真派高人收了个弟子也说不定。这个易君天即使不是全真教的,也必然与全真教关系不浅。”风不清和静逸师太说完后,也没当成太大的事,就将这件事放在一边。

    这样擂台战的四人名单也确定了下来,刘伯温将他们叫到龙脉洞的洞口,说道:“龙脉洞内部的情况,我们完全不清楚。据我判断,这里面极有可能孕育着危险,否则不会对武者的年龄和内功境界提出要求。因此我希望你们尽量采用合作的方式,争取以取出宝藏为目的,尽量不要为了抢夺宝藏而彼此伤了和气,如果因此出现人员的死伤恐怕大家都不想看到。”

    目送十二人一同鱼贯而入进入龙脉洞后,四大高手都在洞口闭目打坐守候,防止有人盲目闯入龙脉洞,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按刘伯温预计的时间,进入龙脉洞探宝应该不会超过十二个时辰,也就是大约一整天的时间,探宝的弟子们就会出来。

    刘伯温则继续带领卫队守卫在距离龙脉洞十丈的圆圈外进行守卫,其余士兵则守候在山脚下。刘伯温也想知道最终到底能不能找到宝藏,都有什么宝藏,最终这些宝藏到底会归谁。

    其余的武林人士都被卫兵驱赶到了山脚下,多数武林人士一看没有什么可看的来,就回到了悦来客栈,继续体验悦来客栈的江湖生活。此时龙脉洞守卫圈外围仍然有部分武者比如崆峒派和峨眉派的掌门等人作为武者代表,也待在守卫外面等候,因为自己的弟子在里面,因此他们更关心最终宝藏的归属。而待在山下的还有部分未离开的十几个武者,其中就有其他几支起义军派来的探子和元朝政府安插的卧底。

    代表四大门派的三对弟子都走在最前面,带队走在最前面的事少林寺觉仁和觉礼师兄弟,紧跟在两人后面的是丐帮的两个三袋弟子全不可和都有理,天山派的贺青明和江正君紧跟其后,接着后面就是李行素和赵婉儿。

    再后面就是峨眉派的玄贞道姑、崆峒派的弟子李世昌和名不见经传的散修易君天,最后垫底断后的是朱元璋手下的大将常遇春,这次他在队伍里的位置跟他平时冲锋陷阵的位置差别很大。常遇春平时作战喜欢作为前锋冲锋陷阵,可能是因为作为武者他的经验他并不太丰富,实力也是一般,因此并没有要求做这个出头鸟。

    十二名炼气期的各个帮派的年轻弟子进入龙脉洞后,首先发现龙脉洞里温度很低,跟外面炎热的空气对比非常明显,不过由于外面很热,因此大家并不觉得冷,反而都觉得很凉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