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天玄英雄 > 第124章 定装弹和火枪战术

第124章 定装弹和火枪战术

    十天过后第一把燧发枪制作完成。李行素让铁匠打造的燧发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击锤、弹簧、枪膛、火石、火绒和火药等。在使用前,需要将装有火药的火绒放入枪膛中,并将火石固定在击锤上。当扣动扳机时,弹簧会快速拉动击锤,使击锤上的火石与钢垫块上的打火石产生碰撞,从而产生火花。这些火花会点燃火绒,火绒再引燃枪膛中的火药,火药产生爆炸,将弹丸射出枪口。

    这个燧发枪打火的过程说起来简单,这些铁匠没日没夜地连续摸索试制了十几天,才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的打火发射率,不过这个打火发射率虽然不是忒别高,但是李行素还是比较满意的。

    他测试后发现燧发枪的射击精度很低,用燧发枪进行精确瞄准几乎不可能。因此他让铁匠们直接取消了准星和标尺这些需要精确瞄准的零部件,从而简化了燧发枪的制造工序。

    他一边加快燧发枪的研制,一边开始训练士兵和指挥官判断敌人的距离,然后根据敌人的距离,报出瞄准敌人头上几个头的高度即可。这样每个燧发枪兵只要根据自己与对手的距离,然后瞄准正对面敌人的头上几个头的高度的位置就行了,

    李行素一边让铁匠们试制燧发枪,一边让士兵检验燧发枪使用效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这时候李行素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要做。

    那就是改良枪械的使用方法,一提枪械的使用方法,李行素马上想到了油纸弹装弹和排队枪毙法。

    通常火铳手给火铳装火药时,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手感来填装火药。这样就会出现两个结果,要么是装火药太少,要么是装火药过多,可以说靠估计装药就没有装药合适的时候,所以火铳的使用就变得不那么容易。

    很多士兵因此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使用火铳。通常火铳装药过少会导致子弹的威力不足,而火铳装药过多又会导致炸膛,那就更危险了。

    采用防水的油纸包装火药总是随身携带,但是由于南方的天气潮湿多雨,火药容易经常被打湿,而下雨天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天气不好的时候火铳根本就不能使用,变成一根烧火棍。而在南方天气不好使常态,天气好才是少见的天气。

    为了解决给枪支装弹药的问题,油纸定装弹就被发明了出来。

    油纸定装弹的原理很简单,是指将子弹和发射一发子弹所需的定量合适的火药用防潮防水的油纸包好,要发射的时候把纸尾部用嘴撕开,倒一点在燧发枪的药池上当引火药,然后将剩余的火药和油纸、子弹一起从枪口装进去,拿棍子捣实后就可以发射了。

    这种提前定量制作子弹的操作,由于将很大一部分工作量提起做好了,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前装燧发枪的射速,也降低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在没有出现油纸定装弹这种发明之前,使用火铳类武器是一件风险大效益小的事情,所以军队一直未能推广大量使用火铳。

    李行素让人弄来一批火药和子弹,开始让自己手下的士兵练习制作油纸定装弹。

    这个制作油纸定装弹工作很简单,首先先让士兵用燧发枪实验出最佳装药量,这个确定以后,就制作相应大小的竹筒,然后用竹筒当做量杯,量取定量的火药,然后加入子弹,用油纸包成略小于火铳枪管内径的圆柱形药包。

    李行素将自己的现在的百户命名为神机营,要给每个人都配发一支燧发枪,并且已经让他们提前制作好了油纸定装弹。

    李行素除了让神机营的官兵积极体能训练之外,还给他们制定了一个使用燧发枪的战术,那就是改良版的“排队枪毙术”。

    神机营则分成三个小队,每个小队30名火器兵,负责远程攻击。三个小队排成三派轮流开枪。每个小队的火器兵一字排开,错开时间攻击和装药,保证燧发枪的攻击持续不断。另外十个火器兵负责增援受伤的火器兵。

    李行素的这套使用燧发枪的方法,就是有名的英国的“排队枪毙战术”的改进战术,这种战术主要是针对火器的低射速、射击精度差和故障率高的弱点进行的战法的改进。

    燧发枪在欧洲诞生以后,由于射速快距离远威力大的优势,迅速地取代了传统弓箭。

    当时的燧发枪也有其明显的弱点,首先是射速低,一名受过严格训练使用油纸定装弹的燧发枪兵每分钟至多能发射2-3发子弹。

    在战场上,保持本方部队的阵型是至关重要的,部队的阵型一旦被冲破或是被渗透,立刻就有溃败的风险。以当时燧发枪的低射速来看,是绝对无法阻止敌方的冲击。所以部队必须排成紧密的线列阵型,以迎击对方的冲击。

    其次受制于当时燧发枪的低精度。在锥形带空心后座的米尼弹发明之前,燧发枪的弹丸都是圆形。圆形弹丸是无法密封住枪管的,再加上滑膛枪没有膛线,燧发枪开火时,弹丸已经在枪管中乱蹦了,等到飞出枪管,能打到哪只有天知道。

    通过测试通常百步之外的命中率就会降低到百分之三十以下。所以,要保证一定的命中率,只能采取在一个横线集中大量燧发枪同时发射的战法。

    第三受制于燧发枪的高故障率。燧发枪有一个很重要的“发射率”的问题——燧发枪有很大概率打不响。不过经过李行素的改良,这批燧发枪的发射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已经很高了。但是仍然有百分之十的时候打不响。当时装填的都是黑火药,发射时,整个战场都笼罩在烟雾中。很多时候,高度紧张的士兵根本无法判断自己的燧发枪是不是真正发射了。这就要求不仅要在有限空间集中大量的燧发枪,而且要尽可能的“抵近射击”。

    李行素发现经过自己改进的燧发枪射程能够达到500步,而一般的弓箭只有300步,不考虑射击精度,燧发枪具有明显的射程优势。

    李行素的神机营天天辛勤操练燧发枪的运用战术,他的铁匠小队也没闲着,继续打造燧发枪。他知道,一旦他的神机营打出可观的战绩,很快自己的神机营就会迎来扩大编制的时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