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防拐卖小手册

    姜遇安表情一滞,用小手揉了揉眼睛,“不知道什么东西掉进眼睛里面了。”

    说完,害怕宇文念给她吹眼睛,就连忙跑到了安淑慧身边,让安淑慧给她吹一吹。

    姜自省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反应过来刚才姜遇安是看着她们娘俩的书房眨眼睛的,就知道女儿是想要做什么。

    他思索片刻,“我家遇宝聪明,总能想到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因着前些天的事情又想到了些令人害怕的事情。

    在下原本是觉得是小孩子胆子小,后来细想一下觉得她说的也有道理,倒是阴差阳错想到了些防着拐子的方法。

    正巧两位大人今天都在这里,在下就把那些东西拿出来,还请二位大人过目,到时候再看看可否将这些防拐子的法子传出去。”

    县令和宇文济齐齐点头,然后等着姜自省去拿东西,看完之后纷纷拍手叫好,尤其是女儿刚刚遭遇过拐子的宇文济。

    “想不到紫阳还有姜秀才这种真正有仁义之心的文人。”宇文济哈哈大笑道,卷着东西就要拿走,“等回了金州城,我就把东西拿给太守。”

    “大人且慢。”姜自省知道这东西还没有写完,“在下还要补充一些,等写完了必定誊抄两份,分别赠予刺史大人和县令老爷。”

    宇文济和县令原本以为现在看到的就已经无比精妙了,没想到还有更多的,二人纷纷对这份东西越发的期待起来。

    厨房来人说饭菜已经做好了,众人把老姜家两张桌子拼起来,才勉强放得下所有的菜。

    宇文济带来的好酒是他在军营之中喝习惯了的烈酒,他今天心情格外的好,喝起酒来也十分豪爽。

    巴掌大的小碗,一连干了三碗,才笑道:“痛快,痛快!”

    他是在军营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原本对这些吃食什么的没这么多的讲究,只是自从有了女儿,就总想着应该让女儿吃得精细些,所以才开始在衣食住行上用心。

    然后渐渐的就开始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张嘴挑剔得不行。

    杨二妮从吃的第一口,就眼睛一亮,琢磨着这些菜到底是怎么做的,只是很快就意识到这里面可能放了很多她没见过的调料。

    于是她只能极其享受地吃着,不再去想其他的事情。

    一桌子人中,只有姜遇安最兴奋的

    菜肴精致而美味,都是前世非常常见的菜肴,只是在这个时代,她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些菜。

    奈何自己的肚子还是太小,一样菜吃了一口就已经饱了。

    吃完饭,宇文济等人就离开了。

    在他们离开之后,杨二妮原本打算进厨房收拾收拾,却发现厨房早已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甚至里面还堆了不少精米白面、熏得流油的腊肉。

    她急匆匆地去找姜老太,姜老太看过之后,嘱咐她将这些东西全部都收好,“宇文大人是真的用心了,这件事虽是咱们救了人家的女儿,以后咱们自己却千万不要再提此事了。”

    杨二妮应了一声,把那些她不认识的调料好好地锁了起来,打算以后做饭的时候再研究研究。

    这些东西倒是让姜遇安看到了,她两眼放着精光,一样一样地给杨二妮这些调料是什么,然后流着口水道:“大伯娘,我知道这些东西要怎么用哦,今天的那些菜我也知道怎么做!”

    前世作为一个被嫌弃了十多年的“赔钱货”,她自然是从小就要做各种家务,个头才够得上灶台了就要踩着小板凳学做饭。

    今天的菜有九成都是她会做的,她也看得出来,大伯娘是真的喜欢下厨。

    “果真如此?”杨二妮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她蹲了下来,又有些犹豫,“遇宝,做那些菜是不是要用些金贵的东西?若是……”

    “大伯娘,猪肉咱们家还是买得的,那些蔬菜也是自家就能种的。”姜遇安眨眨眼睛,以后要是每天都教大伯娘一道菜,那她以后岂不是每天都有口福了!

    说到这里,她又想起来在镇里瞧见的那些卖吃食的,要么就是糖葫芦这样的小孩儿零嘴,要么就是包子馒头烧饼这样的。

    等她哪天有机会去县里瞧一瞧,以大伯娘这样做菜的天赋,说不定能靠着大伯娘的厨艺赚很多钱的。

    以前看过的穿越小说女主,十个有八个都要开大酒楼,她说不定也可以和大伯娘一起开一个。

    杨二妮不知道姜遇安的思路已经飘忽了很远,沉浸在能够学那些新菜的喜悦中,压根儿没注意姜遇安什么时候出去的。

    等她反应过来,想要问问姜遇安为什么第一次吃就知道那些菜要怎么做的时候,人早已经不见踪影。

    父女两个都坐在书桌前,一个继续撰写防拐卖小手册,另一个则是誊抄着之前已经写好了的那一部分。

    等誊抄完了东西,姜遇安开始玩了,就到了老姜家其他的孩子们每天最恐怖的时刻:背诵。

    三四五六七八九几个郎排在姜自省面前,一个挨着一个,有的垂头丧气,有的背诵熟练,就扬眉吐气地看着其他的兄弟。

    姜自省今天检查了背诵,次日在学堂就不会再重复检查已经背过的郎们,也好给其余的学生都多讲一些。

    又一阵秋风刮过的时候,整个紫阳都开始变冷,安淑慧和姜遇安的种子也都种了下去,母女二人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去山上看看他们种的药材。

    姜遇安拿着姜自省给她们两个特制的小本子,用她自制的炭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时间长了,也就少不得有人问她们这是在做什么,每每听说她们是在种植药材,就摆摆手,不再说什么。

    也有人试图劝说她们两个放弃这个想法,只是看这母女两个做得有模有样的,心中就生出些许的期盼来。

    老姜家帮了他们这些人不少,他们也是真心希望老姜家日子能越过越红火的。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天气越来越冷,老姜家其余几房也开始烧起了火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