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三十岁开始成长 > 第一次没有回家过的春节

第一次没有回家过的春节

    2018年的第一个月,一一过得艰难极了。

    前几个星期还不算太糟,周末有一天休息,好歹有个盼头。

    六天上班再辛苦,休息那一天,自在地到处逛,或寻美食,或图书馆看书,心情也好了一些。

    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岗位上的人慢慢减少。

    一一知道这个月休了四天,已经没有休假了,高姐没有发考勤表,她想看一看下一个怎么排休,让自己有点盼头。

    老钱来拍工作照的时候,一一追问考勤表的事,他才说,先不安排过年值班的员工休息,还说,过年以后,可以尽量休了。

    这话,一一半信半疑,反正有得休就行了,若真的因为什么原因,她没休成年休假,公司也会补钱,这么大个公司,不会赖账的。

    第二天是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一一在打扫A栋10楼时,又怄气了。

    不只是因为这个地方还是那么脏,那么臭,垃圾还是堆成小山。

    也因为,刚放上去没两天的大卷纸,居然就用完了!

    昨天才放在洗手台上一瓶满满的洗手液,居然不翼而飞了!

    这是第几次出现这种情况了啊??怎么这层楼老是发生这种事啊??

    就算是有人上洗手间,扯了里面的纸巾自己用,也不至于那么夸张吧!这里顺手牵羊的人真是太多了!

    早晨,一一朝空无一人的楼道,破口大骂扯纸巾的人,骂偷洗手液的人。

    “什么垃圾?!纸巾也要偷?!洗手液也要偷?!没品!!没素质!!垃圾!!垃圾!!呸!!呸!!”

    这么骂了几分钟,一一心里也没多舒服,不知道的人,听到她刚刚愤怒的语气,还以为这层楼里有一群穷凶极恶的歹徒呢。

    为了几卷纸巾、一瓶洗手液发火,她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这样。

    这是多大的事?值得大动肝火吗?她是不是很小气?

    一一郁闷的心情,一个上午都没有缓解。

    那天开始,她感冒了,只是一点点轻微的症状,就没有在意。

    1月底,吃完公司的年夜饭,提前回家过年的同事,离职的同事,一个个走了,只剩下三个人看守物业公司,一一,方姐,小康。

    一一的工作任务更重了,一个人扛下了A栋所有的楼层卫生,还要和方姐轮流打扫商业街,以及门口眼科诊所早晚的家政卫生。

    每一天,她都是在还没睡醒的状态下开始工作,带着一身疲惫下班。

    她没有心思理会一点点小感冒,以为很快就会好的。

    熬完了一月,终于到了所有商户都关门放假的日子,也意味着留下值班的几个人,任务减轻许多了,暂时告别了忙得晕头转向的日子。

    一一进公司以来,第一次感受这种不慌不忙的工作状态,她还是把工作任务排得很满,不同的是,可以尽量仔细地做,不需要像平时那样,心急火燎地赶工,打仗似的从一层楼赶往另一层楼。

    没有人干扰,打扫完卫生不会被破坏的感觉真好,要是能天天这样,她愿意一直在这上班。

    即使有时一一自己的活没做完,被小康叫去别的地方干活,有点不情愿,总体来说这段时间,还是挺愉快的。

    一一第一次在单位过年,吃得还很丰盛,她从没在单位吃得这么尽兴,吃到最后,自己一个人吃一桌,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过年留守的人少,不吃完也得倒了,多浪费。

    吃得起劲时,一一接到了父母的电话,也收到了红包。

    “女儿啊,在吃晚饭吗?还没下班哪?”丁妈问得小心翼翼。

    一一带点不耐烦地咽下嘴里的鸡肉,“嗯,下班了啦,在饭堂吃着呢。”

    “那就好,多吃点啊。”丁妈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唠叨,只是简单嘱咐了几句。

    一一揉着突然发涩的眼睛想,妈妈打电话来关心,怎么她还会有一点不耐烦?太自我了。

    这个春节,一一没有想家。

    回想十一年前在深圳,她为可能回不了家过年是多么着急,为了买票回家过年是多么费尽心思,那时的她,根本不会去想,不能回家会怎么样。

    可是,如今的她,竟能主动选择不回家过年,曾经那么依恋的家,怎么不想回去了?是什么改变了她的想法?

    说来说去,都怪逼婚,好像她不结婚,就犯了滔天大罪,就是对父母的严重伤害,是父母急于安排她人生的心态,和她想自己掌控人生的固执,二者对撞,让温暖的家不再温暖了。

    年三十晚上,一一回到住处,室友们都回家过年了,她乐得独自清净,也有一个发现,还是在单位吃完饭回来比较好,可以马上洗澡。要是打包外卖回来吃,吃完等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再洗完澡洗完衣服,都已经很晚了,难怪没时间没精力写作。

    一一在微信上搜索写作需要的材料,点进了一篇宋朝诗词的文章,见这是一篇干货满满的好文章,马上就转发到了朋友圈,算是存了个档。

    接下来几天,她反复地回看这篇文章,又点开作者的名字,发现是个专门讲历史的公众号,就点了关注。

    作者还有微博,她又点开微博,关注了作者晴空。

    从微博的简介,她了解到晴空是一个85后的作家,目前还在国外就读硕士学位,已经写出了很多本书,让她羡慕得不行。

    人家比她还小,就能出这么多本书了,还有主讲历史的视频,说得那么精彩那么流畅,太厉害了。

    一一盯着晴空那张稚气未脱的脸,越细看,越觉得这张稚气斯文的脸庞,好像在哪见过。

    她点开脑海的搜索引擎,半年前,一年前……

    在KTV放年假那几天,她在二姨妈家上网时,搜索过青年作家,当时就看过晴空的文章了。

    只不过,当时她匆匆地扫了一眼,把那篇文章存档,就没有再去看过,忘在脑后很久了。

    她又点开百度百科里面晴空的资料,1989年12月31日生,BJ人,清华大学毕业,在官媒平台工作过三年,如今在剑桥大学深造,今年硕士毕业。

    她的目光久久地凝聚在晴空获得的一大堆演说比赛、征文比赛奖项上,起码有几十个!这个看起来幼稚可爱的小男孩,为什么这么厉害?

    要是她能和这么优秀的人交朋友,那有多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