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三十岁开始成长 > 苦恼和开心并存

苦恼和开心并存

    2020年的上半年,大众的热点,都围绕着新冠疫情,一个个调侃,在家躺到地老天荒,不要出门走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说实在的,要是躺到地老天荒能有钱赚,一一当然想,但现实是不可能的。

    2月底3月初,疫情的警报还没解除时,物业公司大楼的商铺,又一个个回来上班开工了,员工们也恢复正常的工作。

    一一嘴上说忙点也不错,有钱赚多好啊,可她就是怀念前段时间,大楼几乎没有人的日子,可以自在地在办公室进行细节打扫,可以自在地构思想写的文章和故事,不会像平时一样忙得不可开交,也不用忍着看到脏污的恶心感。

    那愉快的一个月到底还是结束了。

    一一就晴空这事,对自己进行反思,她的观点是否一定就是正确的?又为什么一定要去强迫别人认同?

    要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就要先做到去理解别人,不要看到别人跟自己观点不同,就不高兴,就想反驳别人。

    她去跟那几个网友常聊的微博群,尝试继续沟通,却发现自己已经被移出去了。

    谁把她移出去的?一一给好几个人发了私信,都发不出去,他们已经把她删了。

    剩下一个还没有删她的,也不想理她,“你这个人太主观了,别人说什么都听不进去,我不喜欢这样的人,不聊了。”

    “我什么地方主观?能不能说一说?”一一这两句话也发不出去,人家说完就把她删了。

    这天晚上,一一快一点了还睡不着,心里一股闷气实在消不掉,太难受了。

    意见不同,是多大的错?她还没说他们曲解她,又尽量去理解他们了,他们倒是怪她主观了,她能不气吗?

    月光从窗外照进来,照着隔壁床睡得很香的小艾,也照着苦恼烦躁的一一。

    她在想,自己怎么就老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顺着别人会失去自我,坚持自己又不能被别人认同,两种做法都会让人不快乐。

    她已经在床上翻了好半天,把枕头立在床头,靠在上面发呆,想了太久脑袋胀痛得很,可睡意不知在哪耽搁了,迟迟不来。

    她在微信对话框里输入自己的心情,“坚持自己的想法,有错吗?为什么会有人看不惯?”

    输完以后,她下意识地按了发送,才看到是海景的微信。

    发给他干什么?三更半夜打扰人家,太失礼了吧。

    她想撤回,手机偏在这时候卡住了,用了两三年的它有些老化,内存太多让它速度缓慢。

    等到手机恢复正常,已过了五六分钟,想撤也撤不回了。

    她懊恼地闭上眼睛,海景看到她的信息,会不会当她是个神经病?

    她不想让海景对她有不好的看法,可发出几分钟的信息就像离弦的箭,收不回了。

    接下来的整个春天,她不仅忙,要命的事,她还没完没了地上火,用不着吃什么油炸烘烤之类的刺激食物,只要喝水少了,每隔几天,她就会来一次牙龈发炎。

    第二天又是一个忙碌的周六,不知哪来的狗,把楼梯当厕所,搞得一地脏污,一一用一块破布,忍着恶心清理干净,把破布塞进垃圾袋,扔到垃圾房。

    在网上遇到的那些黑子,就像是这打扫卫生看到的脏污,时不时冒出来,叫一一恶心又厌烦。

    就算收拾干净了,那令人不适的场景,还会在脑海里残留好久,直到被其他场景慢慢冲淡。

    她只能这样告诉自己,别想了吧,对于黑子,总不能一个个把他们从网上揪出来扁一顿,就像她不能阻止没素质的人乱扔垃圾搞脏厕所一样。

    黑子们闹得最凶的这段时间,微博群一向贬低晴空最起劲的小旺,却转变了态度,反而为晴空说话,写了一篇晴空没可能买奖的分析文。

    一一对他的印象一下子好了起来,转发了他的分析文,把小说中以他为原型的反派角色,模板换成了删她的人中的一个。

    她试着不去想海景会不会回复,就当她没发过好了。

    可聊天记录在那里,不删掉,看到都发窘。

    一一准备删了发给海景的倾诉时,海景却回复了她:

    对不起这两天有点忙,现在才有空。

    生命中有些人,合不来就让他们远离吧,没有人会得到所有人理解。

    能理解你的人,是不需要苦口婆心地说服的。

    海景的回复,一一翻来覆去地看了千百次,太有哲理了,从未有人跟她说过这些话。

    玲玲难得联系一一,说有个朋友艾米的公司拍个风景的广告,让她当背景中的行人。

    这可真新鲜,一一以前就想做群众演员,终于有机会尝试了。

    她问了艾米公司的地址,提前去找地方,那附近是高科技园区,离一一住的地方不太远,就两三个公交站。

    拍广告的前一天,艾米联系了一一,说明天下午会派司机去接一一。

    “不用麻烦了吧?”一一受宠若惊,自己只是当背景的群演,不至于需要专车来接。

    艾米回复,“要的,到时候为了你的安全,还要把你送回去。”

    一一那一天心情都特别好,下班快速地换了粉红外套和牛仔裤,这衣服虽不高档,也算她的衣服里比较漂亮的,她不过是当背景的群演,不需要穿太好,平平常常才更真实。

    一位20多岁中等身高的男孩,在停车场等一一,她上了车,不知怎么的觉得这个人长得有几分像晴空。

    坐车前往广告公司时,一一看到微博有两句话,生而不凡,各自有光。

    各自有光?会是她和晴空吗?一一手指点在晴空的微博头像上,没有打开,她怕那些黑子,怕又忍不住要争论,破坏了好好的心情。

    下了车,她看到广告公司前面围着一群人,应该就是群演了,她加入他们,等候着安排。

    几个场景很快拍完,到了晚上八点多,一个气质高雅的女子向他们走来,“大家辛苦了,我们为大家准备了晚饭,吃完再回去吧。”

    一一知道这就是艾米,和她打了招呼,聊了几句,和其他群演走进放盒饭的房间。

    旁边的女孩问一一,“这个汤你喝吗?”

    一一看桌上的汤不多,就对女孩说,“谢谢,我不喝。”

    艾米也来了,问候了在这里吃饭的所有群演,叮嘱他们建个群,回家后报平安。

    “今天辛苦你们了,回去后好好休息,下次要是再拍广告还会找你们的。”

    一一又坐上了来时的车,一回去,就在朋友圈发了感想,“今天我拍广告啦!”

    洗完澡出来,她看到七八条点赞,除了丁爸丁妈姨妈表哥玲玲,还有海景。

    一一有种莫名的欣喜,这广告会不会让她在海景眼中,增添那么一丝丝的光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