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瞎眼说书三千年,满堂听客皆帝王 > 第123章成为一个被征服的人

第123章成为一个被征服的人

    “启禀皇上,是蒙武将军的旨意。”

    “据说赵王偃派人来向我示好,要将赵国改为云中郡和代郡,改为附庸。”

    “从今往后,我奉你为皇帝,为你效力。”

    使者带来了一个有趣的信息。

    赵偃,赵偃!

    你还会怕吗?

    只是,只当一个郡主和一个郡主,似乎有些对不起你。

    我已经下决心,要你做一个汉人的国王。

    为大秦开拓新的领土!

    心中窃喜了一阵后,他挥了挥手,让使者们出去领取奖品。

    他继续埋头看着桌上的奏折,揣摩着秦国各大帝国的动向。

    现在大秦的整体实力,还算不错。

    气势也很足。

    从函谷关退伍的五万将士,再到长城边缘的十万将士,全部换掉。

    她和秦国的人,正忙着做着春种。

    用退役士兵取代混混,效果比想象中要好得多。

    政府的命令,也变得更加顺畅。

    不管是中央,郡县,都有自己的命令。

    他把所有的利益,都分配到了农民身上。

    不过,现在还不够多。

    借用犁头,便是最好的示好。

    这还差得远呢。

    所幸蒙恬带领的“大秦商队“一路高歌猛进,已经将整个河套地区的牛群、马、驴子等运输到了内地。

    这也是暂时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已经下令让太守在河套一带选择良田,并在这里建立了一片牧区,用来饲养野驴和野牛。

    然后按照大学士所说,将驴与马交配,繁殖出一群耕种的骡子,让农民耕种。

    这可不是白来的。

    要么用贡献点,要么用金钱购买。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资金,我可以借给你。

    甚至还能从大秦银行那里借钱。

    总而言之,要让农民们为他们所渴望的牲口和耕牛买单。

    不能白给。

    大秦可没有那么多闲工夫。

    大家都要拿出自己的本事,拿到对应的报酬。

    赢政顽固地相信,一个民族的腐败就是因为他的懒。

    这是一种远超奢侈的奢侈。

    在他看来,贵族能奢侈一把也是一件好事。

    如果愿意出钱给工匠和农夫,哪怕再奢侈,他也会支持。

    金饼放在黄金地窖中,是不可能孵化的。

    只有这样,他的钱,就能得到无穷无尽的金钱。

    好吧,这样的宝物,只有他一个人能拥有。

    一一国王陛下。

    但是,必须要倡导节俭和勤奋。

    这是为了农民,为了工匠,为了平民。

    不是他不想让农民和匠人生活得更好。

    只是普通人的抵抗力实在是太弱了。

    一旦发生了什么灾难,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他们就会被灭族。

    百姓就应该多攒些银子和粮食。

    粮食越丰富,他们的话语权就会更大,薪水也就会更高。

    在自己的家族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谁还有勇气和男人讨价还价?

    现在的赢政,对百姓的关心也是与日俱增。

    没有别的原因。

    他一直被秦军的秦军特种兵追杀,拿着耙子、木棒,帮助他们的百姓所震惊。

    没有食物的平民,才是最恐怖的。

    他们才不管什么君临天下。

    国家的名字,他们并不在意。

    他们只是为了吃东西。

    即使秦军是赵国最大的敌人,他们也会追随秦军,对赵国的王公贵族展开追杀。

    将王族和贵族逐出皇宫。

    被驱逐到了偏僻的云中郡和代郡,在那里勉强度日。

    他可不想看到自己的国家沦落到这种地步。

    他也不想看到,秦家的人,竟然帮助一个外来者,屠杀了王族。

    因此,必须要想方设法让农夫、工匠们有饭可做。

    规则!

    他要立下规矩,让子孙后代知道,哪怕是天崩地裂,也要保证子孙后代的安危。

    甚至可以屠杀整个秦国的贵族。

    想到这里。

    当他看到朝中重臣递来的折子时,他的目光就好似一头饿虎盯着一只小绵羊。

    他的口水都快从他的嘴里掉下来了。

    孟望上奏折子,要出兵攻齐,发誓要在六个月之内拿下整个齐国。

    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他们说要为王分忧,为一统天下做贡献。

    只是她的眼睛有些不对劲。

    蒙武,蒙毅,蒙恬,都是我的得力助手。

    你身为一个曾经的祖父,如果带兵出征,那大秦一半的军队都要被你老蒙家掌控?

    愚蠢!

    但是,像他这种蠢货,还是很多的。

    这两个人,都是将军。

    看着秦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枯拉朽一般,让他们羡慕不已。

    赵高则拿着一把杀猪刀,在田亩上巡视,众将领唯恐自己的封号会毁于一旦。

    想着赚些贡献值也是情有可原的。

    只是,时机不对。

    让赵高自己折腾。

    当他们感觉到赵高的利刃,吓得瑟瑟发抖的时候,他们就会更加听话了。

    赵高的这份折子,给人一种很好的感觉。

    将甘家的领头人和赢家的那一段都罗列了出来。

    他们互相串通,折磨着农民。

    他将责任推给了夫家。

    赢氏王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也有罪名,已经有三个以上的赢家被判刑,跟随郑国修运河。

    这让郑国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郑国渠在两个多月内就能完工。

    刚好是夏天浇水的季节。

    又罗列了朝中百官私吞田地之事,但因改革未能完成,仍无羁留。

    这样一来,群臣就会加快秦法的修订速度。

    这说明他的眼光很毒辣。

    他们都是垃圾,可以回收,然后被送到运河里。

    也清楚,可以利用他们,让他们将田亩的事情,扣在自己头上,强迫他们做事。

    这让赢政很是欣慰。

    在答复的过程中,他还特意用了一个“好”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很是满足。

    一把好剑。

    只是使用的频率很低。

    得罪了所有人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即使是商鞅这样的大人物,也免不了被绞死的命运。

    但他并没有在意。

    区区一个赵高,还不足以让他动容。

    宰相吕不韦的折子写得很好,既看了看黄金的格局,也说了金行的风险。

    在折子上,他反复叮嘱:不要急于扩大金行的覆盖区域。

    他决定,先试一试。

    再来瞧瞧金行在咸阳一带的经营状况。

    消除了所有的危险,然后在郡县推广开来。

    否则,他们一动,整个国家都会陷入危险之中。

    另一个问题就是。

    一-五铢钱还不够。

    当年的农民和匠人,连吃饭的机会都没有,根本没有什么可花钱的。

    这些铜板都是由有钱的家庭来保管的。

    今时不同往日。

    秦国国王撒了很多的银子,贫民的口袋也越来越大。

    而在三个国家中,还要运送大量的铜币,使得咸阳一带的铜钱日渐稀少。

    这件事一定要尽快处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