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释厄别传 > 第64章猴王归去

第64章猴王归去

    “这猴子,真是的,受不了一点人气!”三藏念叨着,像是拿着无形的剑,深深地刺入猴子的心灵。

    猴子感觉内心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再忍受这种羞辱和侮辱,他可是要爆发了!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愤怒的火焰,仿佛要把一切烧成灰烬。

    “行了行了,你说我做不了和尚,上不了西天,那就算了吧!我回去做我的猴子王!”猴子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震动着整个山谷。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决心和勇气,完全没有之前的温文尔雅和谦虚谨慎。

    三藏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他从未想过这猴子会这样反抗他的命令。

    他想反驳,但话语像是被什么东西噎住了一样,怎么也说不出来。

    猴子看着三藏愣住的样子,内心更加确定了三藏是真的在意他。

    他再也忍不住了,用尽全力,身体一纵,瞬间就消失在了三藏的视线中。

    三藏抬头看去,只见猴子已经消失在了天际之外。

    他的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助,就像是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依靠。

    他孤独地站在原地,低头叹息。

    他悲愤交加,心中充满了对命运的不满和无奈。

    他自言自语道:“这猴子真是的,一句话不说就走了!算了算了,也是我命里不该有徒弟,不该有你这家伙!现在你一走,我找不着你了,叫也叫不应了,真是的!看来我得另外找人了!”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无奈,仿佛已经看透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他决定放弃寻找猴子的希望,让他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吧。

    这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命运和自由的故事。

    猴子的离去,让三藏明白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

    而他自己,也注定要在孤独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

    长老背着沉重的包袱,紧张地开始他的西行之旅。他紧握着锡杖,另一只手紧紧抓住缰绳,孤独地走在去西方的路上。

    突然,山路上出现了一个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件棉衣,上面还装饰着一朵花。长老一看,赶紧拉住马,给她让路。

    老太太好奇地问:“长老,你一个人在这路上干嘛呢?是从哪里来的?”

    长老恭敬地回答:“我是从东土大唐来的,皇上派我去西天拜活佛求真经。”

    老太太听了叹了口气,说:“西方佛国离这里有十万八千里路,你一个人一匹马,又没有同伴和徒弟,怎么可能去得了呢?”

    长老无奈地解释:“我本来有个徒弟,但他性格太暴躁太顽劣了,我就说了他几句,结果他就离开了。”

    老太太听了很同情,于是递给长老一件直裰和一顶嵌金花帽说:“这是我儿子曾经用过的衣物,他只做了三天的和尚就意外身亡了。我刚从他寺庙里回来,看到这两件东西真是悲痛欲绝。”

    长老感激地说:“谢谢你的好意,但我徒弟已经离去,我不敢再接受。”

    老太太追问:“他去哪里了?”

    长老有些黯然:“我听到呼的一声,他就往东去了。”

    老太太微笑着说:“东边不远就是我家,他可能去我家了。我还有一篇咒语叫做‘定心真言’,又叫‘紧箍儿咒’。你暗中记熟了,别再告诉别人。我去把他找回来,让他跟你一起走。你把这衣帽给他穿上。如果他不服从你的命令,你就默念这咒语,他就再也不敢行凶了。”

    -----------------

    当三藏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心中瞬间燃起了一团火。

    他机灵一动,向那位老母鞠了一躬,说:“谢谢您的金手指,我已经不胜感激了!”

    接着,他看到那位老母化成一道金光,消失在了东方的天际。

    三藏挠了挠头,心里暗道:“这观音菩萨是要闹哪样啊?”

    于是他急忙跪在地上,向东边拜了又拜,口中念念有词:“土地公保佑我,阿弥陀佛!”

    之后,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收拾好自己的行囊,顺手把衣帽塞了进去。

    这时,他一屁股坐在路旁,开始专心致志地诵习定心真言。

    一遍又一遍,像在唱“忐忑”一样,三藏念得热火朝天,直到那些真言在他的脑海中深深地烙下了印记。

    他拍了拍胸脯,心里嘀咕:“这定心真言,简直就是我的金刚不坏之身啊!”

    打那以后,三藏把这定心真言当作了自己的护身符,走起路来都倍儿有精神!

    -----------------

    悟空一挥手,筋斗云瞬间穿越了东洋大海。

    他轻轻地按着云头,熟练地分开水道,就像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直奔水晶宫而去。

    水晶宫前,龙王早已得知他的到来,亲自带着一群龙子龙孙出来迎接。

    悟空被迎到宫中坐下,双方礼毕后,龙王好奇地问道:“听说大圣最近日子不好过,难道是因为失去了什么?”

    悟空微微一笑,回答道:“没错,我正打算重新装修仙山,回到古洞生活。”

    龙王惊讶地问:“那你为什么又当和尚了?”

    悟空笑着解释道:“这都是南海菩萨的功劳,他劝我修成正果,我就跟唐僧去了西天拜佛,皈依了沙门,从此被称为行者。”

    龙王听后大喜:“这真是太好了!你终于改邪归正,惩创善心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离开西天,返回东土呢?”

    悟空笑着回答:“那是因为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我不得已将其打死,唐僧却一直唠叨,说我不是。

    你想,我可是受够了闷气,所以决定撇下他,回我的花果山。

    因此,我才先来见你一面,想向你借些钟茶品尝。”

    龙王连忙答应:“当然可以!当然可以!”

    话音刚落,龙子、龙孙们便捧着香茶走了过来,献给悟空享用。

    -----------------

    茶水一饮而尽,悟空缓缓地回过头去。他的眼光落在了后壁上的一幅画上——《圯桥进履》。

    悟空看着画,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龙王,这是什么景致?”

    龙王微笑着解释:“大圣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说起来还有个好玩的故事呢。”

    悟空更加困惑了:“什么又是‘三进履’?听起来像是一个搞笑的段子。”

    龙王便给他讲述了这个故事:“你知道黄石公和张良吗?他们俩之间有个故事。石公,也就是黄石老人,有一天在圯桥上失了鞋,他叫张良去帮他取。”

    “张良三次进桥下,三次帮石公取回鞋子,毫无怨言。石公看中了他的勤谨和不嫌麻烦的精神,于是决定传授他天书,让他辅佐汉室。”

    “后来张良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辞官归山,从赤松子游,最后悟成了仙道。怎么样?搞笑吧?”

    听完龙王的讲述,悟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龙王,你讲的这个段子确实挺搞笑的。如果我不保护唐僧,不尽全力去完成这个任务,那我就永远只是一个妖仙,不能得到真正的成果。”

    悟空站起来,向龙王道:“我知道了,我会尽快行动的。请你放心,我不会再耽误时间了。”

    龙王见状,心满意足地笑了。他说:“那就好,大圣你早去早回。我们都在等着你的好消息。”

    悟空点点头,身形一晃,立刻离开了海藏,骑上云彩,向着西天的方向飞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