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与你故事潭 > 第九个故事 末之也一

第九个故事 末之也一

    末一的父母在她小学五年级时便离异了,由于家庭经济的悬殊,她被法院判给了妈妈,从此和妈妈相依为命。

    在那以后,她和爸爸唯一的联系就是网络上只言片语的惦念和每月寄来的那点微薄的抚养金。

    年幼的她想不通,为什么曾经那么相爱的两个人转眼间就可以形同陌路。

    她的的日记里不再有“爸爸妈妈”这样和谐的字符出现。

    在父母还融洽时,末一常环绕在她们膝旁,扑闪着一双晶莹透亮的眼睛,好奇地问些有的没的,只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或是增加一些亲密的氛围。

    她也知道,父母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有问必答,她只是想得到在意的人的些许回应和关注罢了。

    从日常琐碎,细枝末节中,末一就早已察觉父母的和谐恩爱不过是伪装高超的假象。

    她身在局中,日渐沉沦,纵使是虚晃的温馨美好也不愿抹杀错过。

    末一天真地以为,父母如果足够理智和爱护自己,一定会不遗余力地演好一双夫妻的角色,夫妇一体,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考虑。

    可是妈妈还是决然地选择离开爸爸,她并没有新的归宿,原因仅仅因为她认为爸爸不够了解她,她也从未了解过爸爸。

    爸爸默然地顺从,没有一句辩解,甚至没有为抢夺自己的抚养权而和妈妈起过任何争执。

    末一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和妈妈生活在了一起。

    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末一比同龄人更加细腻和敏感,对于周遭事物的感受也比较独特。

    就像一个失去光明的人,听觉总是异常灵敏。

    末一缺乏完整家庭的关爱和守护,却比常人更加感性和坚强。

    她的妈妈是一位闻名国内的文物鉴赏师,在历史古籍的修订方面也颇有造诣。

    她时常被妈妈专注工作时的神态吸引,明明是四方桌台,残破的古轴画卷,年深日久的古董文物,在妈妈的一丈一量,悉心揣摩之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活力,仿佛它们是裹挟着一段时光,一个个故事而来。

    这样的妈妈流光溢彩,充满魅力,和平常很不一样。

    其实末一也曾困惑过,埋首案牍的妈妈怎么会和浪漫随性的画家爸爸走到一起的呢?

    在末一的记忆里,爸爸不善言辞,但内心柔软,富有诗情画意和想象力。

    他酷爱自然,总是融情于画,表达对万物生灵的热爱与赞美。

    爸爸的很多画稿都堆积在阁楼的杂物储存间里。

    末一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想要看看爸爸年轻时的画笔渲染过怎样的境界,便蹑手蹑脚地上了阁楼。

    一阵翻找,终于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布满灰尘的盒子。

    盒子没有盖严实,露出了画稿的边角。

    末一将盒子擦拭干净,将画稿一幅幅小心取出,细细端详。

    厚厚一沓画纸,大多是山水花鸟虫鱼,可以想见创作它们的人有多么迷恋自然的风光。

    可是画上大多没有字,看来是一个不喜张扬的性格。

    只有最底下压着的那幅画,画上有字迹清秀的题写。

    很有味道的瘦金小体,看似笔锋淡淡,实则暗藏风骨,一看就是常年从事案牍工作的人所写。

    题字的大致意思是说,浓情画意溢于纸间,不足之处就是虚无缥缈,脱离实际。

    末尾还淡淡地描绘出一只喜笑颜开的野猪,依稀可以看出是由一只陶罐演变而来,上方还附有漫画式趣语:宋元小陶猪到此一游,风光旖旎,甚惬意!

    末一不由地噗嗤笑出声来,想不到妈妈年轻时这么诙谐风趣!

    妈妈的神来之笔为爸爸那幅意蕴悠长,然生机不足的画作增添了一些生活的气息。

    爸爸和妈妈都是热爱自己的职业并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那类人,爸爸爱画,爱自然,妈妈爱壮丽史诗,爱世间莽莽苍苍。

    看似一静一动,一阴一阳,难以调合,却莫名地有共通处。

    爸爸的心里有璀璨烟火,却不动声色,妈妈还原世间万象,心间自有一片沟壑。

    本来两人毫无交集,却因一幅画勾连起来。

    末一不知道名不见经传的一幅山水画怎么会无故出现在妈妈的办公桌上,被她发现并题字,最后转交给爸爸的。

    这中间曲折,已经不重要。

    末一只是觉得相知相惜有时只需要一个契机,循序渐进,深入了解过后,发现与自己想象的有出入,信念大厦的崩塌也只需要一瞬间。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就错综复杂,你呈现在他人眼中的样子未必就是你真正的模样,你也无法苛求别人活成你期冀的样子。

    当有朝一日发现理想和现实产生出入,也就产生了离散。

    妈妈说,她喜欢投入工作时孤注一掷的自己,全然忘我。

    末一可以理解当初妈妈化陶罐为猪的用意,一方面,是鼓励作画人走出孤独的圈子,融入生活,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想为生活增加一抹亮色的愿望。

    爸爸和妈妈就像两座孤独的岛屿,因为一幅画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宇宙。

    世界上所有相遇皆是因缘际会,妙不可言。

    携手走过一段路,到达某一个站口,天有不测风云,于是挥手告别,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末一突然有点理解爸爸和妈妈分别的意义。

    有些离别,并不伤感,也不落寞,它只是代表着心境不同往日,但是往昔的一切都绝对存在。

    也许自己年幼时的想法实在自私,为什么一定要爸爸妈妈为了自己勉强维持一段感情呢?

    那样徒有其表的,尴尬得可笑可怜的伪装。

    妈妈的眼中依然有光,修复古物、鉴定珍玩,和一段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光景打交道,再继续尘世的三餐炊烟,继续热爱每一天。

    爸爸仍旧醉心自然风光,一直在路上,不断开启新的探索,他的世界里也许会出现更多人事物,也不辜负当初妈妈在画里的点拨。

    而末一呢,不再耿耿于怀爸爸妈妈是否不离不弃。

    因为她知道了,昨日之日已逝,来日之日可追。

    谁又能确定,下一个转角,不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惊喜?

    有时候,末一甚至有些欣喜于自己的敏感、细腻,总能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洞悉深入的情感。

    她想,如史书般厚重有层次感的妈妈和如浩瀚星海般写意浪漫的爸爸,就该有一个像黑洞一样深不可测,难以言喻的女儿,永远像谜一样,充满未知,好奇,不懈探究。

    她是末一,也许是出于最末端的最微不足道的那一个,却也是唯一,无可替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